董氏儿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董氏儿科/董幼祺 董继业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9
ISBN 978-7-5132-0071-4
Ⅰ.①董… Ⅱ.①董…②董… Ⅲ.①中医儿科学 Ⅳ.①R2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38786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铁建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29 插页1.5 字数512千字
2010年9月第1版 2010年9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0071-4
*
定价 5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 64065415 010 8404215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目  录
张 序
虞 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家学渊源
第二部分 学术思想
一、主要学术思想与观点
二、推理论病,推理论治
三、临证辨治,九点为要
四、诊察儿病,望诊为首
五、调治儿病,毋忘脾胃
六、外感热病,择途逐盗
第三部分 临床经验
一、常见病
发 热
呕吐
腹痛
积滞
疳积
泄泻
便秘
夜啼
夏季热
二、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口腔疾病
三、传染病
麻 疹
风疹(风痧)
幼儿急疹(奶麻)
水 痘
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猩红热
百日咳
痢 疾
急性传染性肝炎
伤 寒
【病案举例】
四、寄生虫病
蛔 虫
绕 虫
五、消化系统疾病
厌 食
急性胃炎
肠梗阻
肠套叠
六、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高热惊厥症
反复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肺 炎
迁延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哮喘
七、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
营养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八、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九、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
癫 痫
夜 惊
遗 尿
智力低下
抽动秽语综合征
性早熟
十、结缔组织疾病
过敏性紫癜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十一、皮肤疾病
脓疱疮
荨麻疹
湿 疹
十二、五官科疾病
鼻 炎
鼻 衄
扁桃体炎
口腔溃疡
鹅口疮
十三、外科疾病
腹股沟斜疝
第四部分 汤药应用
一、小儿用药六字诀
二、治嗽十三法
三、桂枝汤及类方在儿科临床上的运用
四、麻黄汤在外感热病中的运用
五、小柴胡汤的运用
六、苓桂术甘汤的运用
七、二陈汤类方的应用
八、涤痰汤的应用
九、运用止嗽散的经验
十、运用生脉散的经验
十一、应用保赤散的经验
十三、干姜、细辛、五味子的运用
十四、川椒治痿
十五、运用三棱、莪术的经验
第五部分 温故求新
一、《伤寒论》经方之儿科应用
二、温病学说的深究和运用
三、《小儿药证直诀》学用探研
四、《幼幼集成》临证致用
五、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之运用
第六部分 诊治心得
一、理胃煎治疗小儿湿热型胃炎
二、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三、对小儿外感温热病中几个证的认识
四、小儿“治病求因” 发微
五、小儿迁延性肺炎治验三则
六、小儿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头痛症治验
七、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治疗痰热型咳喘
八、气机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七部分 医话絮语
一、育儿须知
二、浅谈中医的“营卫气血”
三、中医之神似与形似
四、“诤医” 小论
五、诊余絮话
六、却老全形唯合道
七、漫谈小儿冬令进补
八、秋季小儿咳喘之防治
九、小儿小溲短数论
董廷瑶教授题词
上海市委原书记陈丕显题词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题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教授题词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张奇文教授题词
四川省名中医王静安教授题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汪受传教授题词
上海中医文献馆原馆长王翘楚教授题词
上海市儿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徐蔚霖教授题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王庆其教授题词
董廷瑶教授
董廷瑶教授百年大寿
董维和教授
董维和教授
张 序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受到全国人民爱戴和业内人士敬重、我曾经相知相识30多年忘年之交的董廷瑶(1903~2002)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8年了。为纪念这位德艺双馨、誉满全国的百岁中医儿科界的泰斗,从去年冬天开始,董氏儿科的第六代传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董幼祺(董廷瑶之孙)主任医师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约,整理出版七代相传的《董氏儿科》一书。庚寅春节刚过,董幼祺教授给我寄来了40余万字的书稿,由此,我对已故恩师董廷瑶老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一切仿佛是在昨天。利用诊余时间,我重温了董廷瑶老师1983年8月编著出版的《幼科刍言》,及由董老的学生宋知行、王霞芳二位沪上名医于1990年12月出版的《幼科撷要》两本传承董氏儿科和董老师经验的书,一气读完,受益良多,感慨万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以师带徒”的传承教育在中医中药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董氏儿科祖传七代一脉相承的经验,值得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
我与董老相识在20世纪70年代。那是1979年5月18日至25日,我与董老一起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学术会议,同住西苑饭店。当我得知出席会议代表中有我心仪已久的董老时,感到由衷地高兴。借用会议休息时间我找到了董老。那年我44岁,他老虚龄76岁,与我现在的年龄一般大,长我32岁。我见他身材魁梧,精神矍铄,说话底气很足,对人彬彬有礼,和蔼可亲。正如首届国医大师已故名医张镜人教授在2001年12月于“董廷瑶学术思想研讨会”的开幕式时写在我的本子上的诗中言道:“先生之貌腴而清,先生之术专而精,腴而清兮寿无限,专而精兮利民生。”初见面时,由于董老说浙江鄞南话,时而掺杂上海话,我说的是山东寿光话,彼此交流十分困难。他告诉我 ............

书籍插图:
书籍《董氏儿科》 - 插图1
书籍《董氏儿科》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董氏儿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