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原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经络腧穴原始
柳少逸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经络腧穴原始/柳少逸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
ISBN 978-7-5132-2410-9
Ⅰ.①经… Ⅱ.①柳… Ⅲ.①经络—研究 ②腧穴(五输)—研究 Ⅳ.①R2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30459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双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23.375 字数 563千字
2015年5月第1版 2015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2410-9
*
定价 5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目 录
张 序
总 论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源流
(一)先秦及两汉时期
(二)魏晋及隋唐时期
(三)宋元及明清时期
三、经络的组成
(一)经脉
(二)络脉
(三)经筋和皮部
四、经络的基本功能
(一)通表里,贯上下,源于整体观念
(二)行气血,营阴阳,在于溉濡脏腑
(三)溢奇邪,通营卫,成于辨证论治
(四)审调气,明经隧,基于形神统一
(五)参天地,应日月,法于天人相应
五、经络的临床应用
(一)阐述病理变化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临床治疗
六、腧穴的分类与功能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三)腧穴的作用
(四)特定穴的作用
(五)腧穴的定位方法
七、腧穴的配伍与处方
(一)配伍准则
(二)配穴处方方法
各 论
一、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二、奇经八脉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跷脉、阳跷脉
(六)阴维脉、阳维脉
三、十二经别
(一)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二)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三)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四)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五)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六)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四、十五络脉
(一)手太阴络脉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厥阴络脉
(四)手太阳络脉
(五)手阳明络脉
(六)手少阳络脉
(七)足太阳络脉
(八)足少阳络脉
(九)足阳明络脉
(十)足太阴络脉
(十一)足少阴络脉
(十二)足厥阴络脉
(十三)任脉络脉
(十四)督脉络脉
(十五)脾之大络
附:胃之大络
五、十二经筋
(一)足太阳经筋
(二)足少阳经筋
(三)足阳明经筋
(四)足太阴经筋
(五)足少阴经筋
(六)足厥阴经筋
(七)手太阳经筋
(八)手少阳经筋
(九)手阳明经筋
(十)手太阴经筋
(十一)手厥阴经筋
(十二)手少阴经筋
六、十二皮部
张 序
20世纪60年代,余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柳吉忱先生同为山东中医学会理事,学术交往甚密,故其子柳少逸大夫执弟子礼问道于余。然真正成就师生之情,是在余从厅长的位置退下来,悬壶百寿堂时。作为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名誉院长和教授,余常去学校做学术讲座,而少逸大夫亦得暇来潍城侍诊,录余之诊籍,备撰《张奇文诊籍纂论》。
少逸大夫习医之初,吉忱公即以清·黄元御“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训勉励。少逸大夫躬身杏林,治学严谨,以博学、精思、屡试为其特点。其于《伤寒论》的应用研究,有《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伤寒方证便览》付梓。其感于“业医难,习医尤难,教人习医更难,著医书而教人习医,尤为难乎其难”,一部《伤寒方证便览》历时二十余载,凡五易其稿而付梓。其学研《内经》,有《<内经>的古中医学——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经络腧穴原始》之作。而《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一书,也早在1992年,其主持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象数医学研讨会”之前成稿。二十几年间,宗欧阳修“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之训,删繁就简,三易其稿。近几年又整理其父吉忱公、蒙师牟永昌公及余之诊籍,开始撰述《柳吉忱诊籍纂论》《牟永昌诊籍纂论》《张奇文诊籍纂论》。少逸大夫文字功底和国学基础深厚,其幼承庭训,长有师承,学验俱丰,故于2005年,余邀其共同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于是少逸大夫放缓了其他手头的工作。《续编》前后已出版了三辑,历时六年,内容之宏富,篇幅之巨大,可想而知。少逸大夫日间要忙于诊病、教务,余也忙于济世悬壶,文字均成于夜深人静时。殚厥心力,余因劳累曾多次住院,而少逸也患目疾,皆劳心耗神所致也。
甲午之春,少逸来潍,带其《<内经>中的古中医学——中国象数医学概论》《五运六气三十二讲》《经络腧穴原始》书稿,邀余为之序。阅其书稿,感其非寻常摘句凡俗之作,乃发皇《内经》之旨,汇古今医家之研,集己学研及临床应用心得而成。其著乃为尊经不泥古、创新不悖经的精细之作。
少逸大夫根据其学师陈维辉先生中国数术学的三大核心理论——太极论的道论、三五论的数论、形神论的象论,结合《内经》中已基本成熟的气(道)-阴阳-三才-五行的主体论思想,于1987年提出了“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体系”,并著有《中国象数医学概论》。1992年2月应邀去日本进行学术交流。同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了“中国象数医学学术研讨会”,大会肯定了柳少逸关于中国象数医学的概念,及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为学术思想的象数医学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络腧穴原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