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简侯中医儿科外治备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武简侯中医儿科外治备要
WUJIANHOU ZHONGYIERKE WAIZHI BEIYAO
武简侯◎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武简侯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武简侯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0
ISBN 978-7-5132-1999-0
Ⅰ.①武… Ⅱ.①武… Ⅲ.①小儿疾病—外治法 Ⅳ.①R27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9844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泰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1.125 字数 229千字
2014年10月第1版 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1999-0
*
定价 2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目 录
内容提要
弁 言
第一章 新生儿的处理概述
成熟儿和未成熟儿
生后洗浴(净拭皮脂)
洗涤口眼
清除黏物
挤去魔乳
扎断脐带
开乳解毒
第二章 诊察大要
望 诊
闻 诊
问 诊
切 诊
第三章 保育大要
抱 持
安 静
襁 褓
睡 眠
日 光
喂 养
运 动
清 洁
第四章 一般应用疗法
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二三日
小儿风痰闭塞
小儿痰嗽
小儿胸有寒痰
小儿虚脱大证
小儿忽尔手足厥冷
小儿胸口饱闷
小儿为风寒所中
小儿喉肿
通治小儿五脏蓄热(亦治丹疹,宜除蓄热)
小儿有风寒积滞
第五章 新生儿疾病
不 啼(假死属之)
不 乳
吐乳吐不止,吐涎
眼闭不开
脓漏眼
胎赤眼(或作血眼)
胎烂眼
噤口 锁口(马牙) 撮口
胎 黄
胎 赤(附:胎弱)
胎 寒
脐 风
脐 湿
脐 疮
脐出血
脐 突(附:脐疝)
脐 烂(与脐湿参看)
脐 肿
胎 惊
胎 疝
胎 痫(可与胎惊参看)
鹅口疮
重龈 重腭(附:悬痈)
口疮 口糜
重舌 木舌
多 啼
夜 啼
小便不通
大便秘结
大便不通
二便不通(大小便血)
连 舌(附:舌筍、痰包)
吐舌 弄舌
盘肠气痛
初生面红
初生壮热惊掣(附:初生鼻塞)
硬皮证
解 颅
囟 陷
囟 填
肤裂出血
毛孔开张
肾囊和阳物缩入
足趾向后
手足蜷缩
天柱骨倒
肚皮青黑
吐沫不乳
第六章 乳儿期疾病
滞 颐
乳 积(乳滞)
口 疮
客 忤
瘛 疭
搐搦症(抽风)
伤 风
两眼肿赤
肛 结
痰 迷
内伤发热
头 热
面 赤
足 冷
乍寒乍热
丹 毒
疳 痨
诸 疳
脚 气
泄 泻
第七章 幼儿期疾病
急惊风
慢惊风
慢脾风
夜 惊
痞 积
脱 肛(附:肛痒)
肺风痰喘
佝偻病(鸡胸、龟背)
雀 目
目外障
大小便不禁
食 积(附:吐泻)
腹 胀
五 软
小儿阴肿
阴囊肿坠
阴
多汗 盗汗
猝 死(中恶)
蛔虫症
蛲虫症
夜 尿
第八章 儿童期疾病
咳 嗽
鼻 塞
鼻 鼽
鼻 衄
黄 疸
哮 喘(西医名支气管喘息)
腹部痞块(西医名大脾症、黑热病者)
水 肿
遗 尿
第九章 时行疾病
百日咳(鸡咳)
痉 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 疹(附:急疹)
丹 痧(猩红热)
风 疹
隐 疹
白 喉
水 痘
痢 疾
霍 乱
痄 腮
疟 疾
流行性感冒
小儿瘫痪症
第十章 一般外科疾病
胎 毒(附:胎垢、胎风、胎剥)
产下无皮
胎 瘤
黄水疮
天疱疮
湿 疹(附:红丝胎疮)
发癣 黄癣(秃疮)
胎疮(附:胎癞)
猴疳 猴袋
月蚀疮(耳后生疮)
瘰 疬
鼻 痔
小儿痔
疣 目(瘊子)
本书主要征引和参考书籍
后 记
此书为余创作,系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而写成的,不但医家宜用,即一般普通人民,亦可按法使用。比用内服药治病,无流弊而多速效,子孙其宝之。保存勿失、利人利己,勿作寻常书稿观可也。切嘱,切嘱。
武简侯手书
内容提要
武简侯(1892—1971),名国良,字简侯,江苏泰州人。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其一生著述宏丰,编撰医稿约200万字。
本书为武简侯先生晚年之作,因其有感中药内服不如外治稳健而多效,故专留意古今各家外治诸法,录而存之。又因儿科疾病,不同于大人,故将儿科外治单成一书,专门予以介绍。小儿疾患,虽因饮食、风寒外感者为多,但因先天、胎毒者亦有,由于生后处理失当、调护不周而引起身体衰弱与疾病者亦不少。因此本书先设新生儿处理概述、诊察大要、保育大要等章,为事先预防之计;以后如发生疾病,则按症施治,故设一般应用疗法一章。有特别病证者,有一般病证者,有属于初生、乳儿、幼儿不同时期之病者,故单列新生儿疾病、乳儿期疾病、幼儿期疾病、儿童期疾病、时行疾病、一般外科疾病等章,病机兼采西医学说,治疗则网罗前人各种外治经验,间附其个人经验,供医家、病家参考。本书适合中医医师、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弁 言
古代医家,治疗儿科疾病,特辟儿科一门,与大人异治者,以其全体组织机能,均未健全,因之往往所生之病,不同于大人,即使所生之病相同,亦不与大人同其药物、药量。在乳儿尚须乳母服其大半,仅以少许给小儿饮之。张景岳云:“小儿诸病,若屡用药饵,则脏腑阴损,多变败症⋯⋯至于离乳之幼儿,虽能服药,亦仅取少量而已,多服则伤及身体,此治小儿病用药物疗法之大较也。”东西洋各国儿科学家,同以药物治疗小儿各病,然比诸中国小儿科医法则远逊(日人渡边熙博士说)。最近我国各医家所编著之儿科书籍,其于辨证治疗、处方、用药,尤加精审,而犹有谓尽美未尽善者。其言曰:“药物疗法,不若针灸之优越。”(日人《针灸学各论》)。又有谓,针灸疗法,尚不如推拿者,其言曰“小儿口不能言(称为哑科)脉无可凭;脏腑未充,药物不能任受;其骨骼尚脆(称为芽儿),针砭尤非易施。误用医术,便伤生理。独推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武简侯中医儿科外治备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