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用_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 权依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桂枝汤
肾气丸(汤)
葛根汤
柴胡桂枝汤
乌梅丸(汤)
风引汤
补中益气汤
半夏散及汤
芍药甘草汤
苓桂术甘汤
统血汤
小青龙汤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桃仁承气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甘草附子汤
麻黄加术汤
四物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竹叶石膏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防己黄芪汤
人参养营汤
桂枝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炙)(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擘)(12枚)。
【用法】 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并喝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盖被取微汗,不可使汗如水流而更伤其阴,病必不除。若一服微汗出,病愈,则其余之药停服。若不微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主治】 自汗,恶风,头痛,体痛,脉浮缓等。
【方解】 本方为资汗源以发汗而解除风邪,达到营卫自然调和之方。卫气主司汗孔的启闭,卫气出表则汗孔开,卫气入里则汗孔闭。今风邪伤卫,致使卫气不能入里而汗孔开,营不能内守而外出,故自汗。因而形成了卫阳不能为营阴之使,营阴不能为卫阳之守的营卫不和的病理现象。这时若因自汗而不发汗,则风邪不能解;若因风邪在表而发汗,则有自汗而发汗的虚虚之戒。故不用其他发汗方剂,而用桂枝汤资汗源以发汗,使风邪解而不致更伤津液。面面周到,其善于用方者若此。
方中芍药酸苦微寒,固在内之营阴;大枣味甘,佐芍药以和里;甘草甘平和中,合大枣稀粥和养胃气,为发汗之资;生姜味辛,宣肺气而上焦开发,卫气得到补益;桂枝辛温,温通阳气,发汗解肌,去在外之风邪。使卫气随风邪解而能入里与营气相和,则汗孔随卫气之入里而闭,其汗自止,各症自愈。
【应用】
1. 后头痛 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这里所指为外感性头痛。外感性头痛,因其疼痛部位不同,亦应分别论治。若因风邪侵袭太阳经,致使经气不舒作痛,虽无汗出、恶风等症,也可用本方治疗,使风邪解,经气舒,则头痛自愈。
2. 坐骨神经痛 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此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以后者为多见。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主要是间质神经炎,它和受冷、病灶感染等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其邻近组织结构的病变所引起,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肥大性脊柱炎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本方主要是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之疼痛,其自觉症状为腿有增长或缩短的感觉,而本方用于腿有缩短感的患者。治疗时,在本方内再加附子以温阳驱寒,加重芍药、甘草量以濡筋缓急,取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之意。
3. 疮疡 疮疡是气血瘀滞所形成,祖国医学有“诸痛疮痒皆属于心”之说,因心主血脉,故属于心。症见疮疡溃烂、色青,久不收口。若患于小腿后部者,亦属太阳经脉循行之途径,故可用本方治疗。
4. 项强痛 项强痛是感冒病中常见症状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是风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风为阳邪,阳邪盛则津液受伤,不能濡润筋脉,而形成短缩强直。症见项部强直疼痛,脉沉迟,是风邪入里之象征。治疗时,可用本方以解除风邪,再加花粉以解热生津。风邪得解,筋脉得濡,则项强疼痛自除。
5. 目斜视 目斜视是风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症见目向内斜视,也可出现复视。治疗时,可用上方加葛根以散风邪、疏通经脉,因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之故。若得病时短者可服三至五剂,时久者应多服。
6. 舌斜 舌斜系属风邪为患。症见舌斜,言语不清。舌为心之苗。治疗时本应从心经施治;但心为脏,恐藏邪而不出。所以可从心之表太阳经施治,以引邪外出。故用上方治疗,其意同上。
7. 痫证 痫证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疾患,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暂短的脑功能异常(如意识障碍、肢体抽动),有反复发作性。本病的病因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一为先天遗传,一为情志刺激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精神、饮食及先天等因素有关。从脏腑来说,主要由于肝、脾、心、肾脏气失调,导致一时性的阴阳紊乱,气逆痰壅,蒙蔽清窍,而突然发作。症见全身或手足抽搐颤动,或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硬。治疗时,若先抽搐而后仆倒不省人事者,则可用上方加防风、竹叶,息风清热。风息热清,则逆气可降,痰壅可除,阴阳和调,诸症可解。
8. 背痛 背痛是一种临床常见之症,现代医学也无专治之法。祖国医学认为,也属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以本方散风邪,再加葛根以疏通太阳之经脉。风邪散,经气通,其痛自愈。
9. 下腰部胀痛 下腰部胀痛,是风湿侵袭太阳经脉所致。治疗时,用本方加白术、茯苓以散风邪,祛除寒湿,其症自愈。
10. 眼疾 此处所指眼疾,主要是瞳孔中有蓝雾而影响视力。瞳孔属肾,蓝为水色,故本病是由于心阳不足、肾水上泛清窍所致。所以用本方加重桂枝量,扶心阳以制水邪;加附子以温肾阳。心阳复则水邪不能上泛,肾阳温则其水自伏。
11. 喘证 喘是呼吸系统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多与过敏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肾相关,遇冷感寒常易诱发。症见恶寒、怕风、鼻流清涕,呼吸喘促者,可用本方散风寒,加厚朴以宽胸,再加杏仁以降逆气。风寒散,胸得宽,逆气降,其喘促自平。
12. 腹痛腹胀气上冲 此腹痛腹胀气上冲,是指由于手术后肠粘连所引起,多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常见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是气机不畅。治疗时,用本方加重桂枝量以温通气机。气机通畅,痛胀自解。
13.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因腹腔内压力增加或腹股沟韧带薄弱,而突出于浅环所致之病。它可分为可复性和钳闭性两类,此处所指是可复性疝。症见腹股沟部有肿物突起,可为双侧,也可为单侧;于劳累或站立后发作,而休息或用手托扶可以还纳;除有下坠不适外,常无其他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是阳虚阴盛所致。治疗时,用本方去芍药之阴加附子,以温阳化气。
病案举例
例一:王某,男,26岁,兰州市人,工人。1978年12月13日初诊。
患者突感左腰臀部疼痛,并呈线条状向下放射至腘窝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似有条筋缩短一样牵制性痛,伴有麻木、困重感。患病已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方新用_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 权依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