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1章 概论
第一节 著作简况
一、书名含义
二、成书背景
第二节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二、学术沿革
三、广义伤寒的病因与病机
四、辨证体系
五、基本治则
六、组方用药
第三节 版本研究
一、重要版本
二、宋本《伤寒论》目录与重点
第四节 注家选介
一、魏晋时期对《伤寒论》的收集整理
二、唐代对《伤寒论》的研究
三、宋代对《伤寒论》的整理研究
四、金元时期对《伤寒论》的研究
五、明代对《伤寒论》的研究
六、清代对《伤寒论》的研究
七、当代对《伤寒论》的研究
第五节 学习方法
一、认识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认识《伤寒论》的基本特点
三、认识《伤寒论》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
四、认识《伤寒论》方药的配伍与运用规律
五、熟读和背诵《伤寒论》的重要条文
六、注意条文的前后对勘与纵横比较
七、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八、正确对待后世医家的注释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3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4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5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6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7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8章 辫霍乱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第9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洽
一、原著精读
二、小结
伤寒杂病论
刘彬 编著
==================================
青苹果数据中心
Green Apple Date Center
(www.egreenapple.com)
第1章 概论
第一节 著作简况
一、书名含义
什么是《伤寒论》?其实际含义是什么?这是困扰不少初学者的常见问题。
说白了,《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
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导致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本书之名为什么如此专注于“伤寒”呢?
这就需要从当时的气候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认识。据著名气象物候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描述:东汉时期,我国气候趋于寒冷,有几年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三国时曹操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不结果,气候比汉武帝时寒冷。曹丕到淮河广陵视察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公元366年,勃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3年全部冰冻,冰上可以来往车马及几千人的军队。那时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4℃。由此可见张仲景所处的时代气候是比较寒冷的。再者,当时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政治最黑暗、动乱发生最频繁、经济破坏最严重、卫生防疫最糟糕的战争年代,人们生活在战火与饥荒之中,流离失所,颠沛惊恐,缺衣少食,饥寒交迫,就更加易于遭受寒凉病邪的伤害。以此推测,当时的外感病因尤以寒凉病邪为甚,故以“伤寒”命名,是有一定根据的。
感受寒凉等病邪就容易产生疾病,这固然是人们对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粗浅认识。但“伤寒”二字,还有没有其他更多更广更高更深层次的特殊含义呢?
有!但这仍然需要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医药认识水平来探究。追溯秦汉时期及其之前的“伤寒”概念,可以发现“伤寒”几乎是多种发热性疾病的同义语,当时将各种各样的外感热病统称之为“伤寒”,此即《素问·热论》所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也记载有“伤寒”的病名及症状。当时大都从外感风寒立论,治疗多行温法。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诊籍”就明确提出“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可见当时中医临床确已使用汤药来治疗伤寒热病了。由于伤寒热病的猖獗流行,这使当时医家必须重视对该病的研究,其在医学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上升,所包含的实际内容逐渐扩大,其理论系统也逐步趋向成熟。汉代著名医家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关于伤寒热病治疗的论述。众多医家的探索与经验积累为张仲景的研究奠定了临床治疗与理论著述的基础,而张仲景对“伤寒”的认识则更为系统而深刻,他已经将“伤寒”的辨证论治推向了中医临床医学的一个阶段性高峰,《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学说较之《内经》、《难径》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而“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如果将当时诸多医家对“伤寒”的认识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伤寒”的认识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伤寒”二字在不同条件下还有其不同的特殊含义,至少可以说有“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备急千金要方》引《小品方》云:“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云:“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又云:“伤寒、时行、温疫,名同一种耳,而本源小异。”由此可见,“伤寒”是当时世人对各种外感热病总合的雅称,社会上也流传着“天行”、“瘟疫”、“时行”等不同称谓。
狭义伤寒是专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论·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云:“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即是指狭义伤寒而言。
《难经·五十八难》中描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前者“伤寒有五”是广义伤寒的概念,泛指多种外感热病,意即“广义伤寒”包括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各种病症。后者“有伤寒”是狭义伤寒的意思,意即5种类型之中的一个病症,也就是5种外感热病中有一 ............

书籍插图:
书籍《伤寒杂病论》 - 插图1
书籍《伤寒杂病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伤寒杂病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