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魔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写在前面代序:谈谈搭讪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在某国某地的网络热点,要想在另外一个国度和地区成为热点,一定需要某种变换,简单的复制和拷贝很难达到相同的效果。我曾经持续追踪过台湾地区的网络热点,把它和大陆网络热点做比较。尽管台湾和大陆文化背景类似,而且人种也没有差别,但是很少看到两边的热榜上有什么重合。日本电车男是一个经典的网络案例,它的经典之处在于背景设定是跨文化的:1.所有国家的网虫都有不同程度的自闭。2.对于异性的渴慕和胆怯是人之常情。3.帮助他人是人类普遍的道德观点。4.窥探隐私是人类共有的好奇心。当一个宅男在电车上发现一款心仪的女子,但是他的性格让他不敢开头搭讪,于是他的内心为欲望所折磨而感觉无法消弭的痛苦,最后只能上网求助。于是,这种人人都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状况,使得每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产生了“移情”,觉得电车男就是自己,电车男的现在就是自己的曾经。所以,每个人都出谋划策,相当积极地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同时也合情合理地窥探了一个人的隐私。这事发生在日本,最后被拍成了电影。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会是怎样?当中国的BBS上照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因为根据过往的经验,凡是直接克隆事件,很少能获得成功的。因为人们已经见识过这个故事,而且对结果已经有了预期,因此无法产生足够的好奇心,维持事件的热度。它一定是以另外的形式爆发出来,而基本的设定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是这种形式的改变却满足了当时当地人们的需求。我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确信它一定存在,一定会发生。当我发现豆瓣网上的搭讪学小组的时候,我几乎完全可以确定它就是电车男成功的变体。前往搭讪学小组的人都是网友,他们/她们如果在现实中有高强的人际交往手段,那么他们大概没有时间去上网。在小组里,总有什么人以相同的方式报道相同的事:自己在什么地方遇见了什么人,对方是多么吸引自己,但是自己根本没有勇气上前说一句话。这种渴慕稳定而持久地存在,一如胆怯。渴慕有多么强大,畏惧和胆怯也就有多么强大。小组里有一堆人在针对这种问题提供答案和分析,大家得以分享他人隐私,并且从中学习。现在比较一下搭讪学小组和上面电车男的背景设定,它们高度一致,只是搭讪学小组满足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好为人师。所以,当它开始被曝光以后,在一周之内它的成员暴增了1300多人,达到了4400人。站在我的角度,我更愿意站在网络传播的角度上分析这件事。但是,不等于说它除此而外不存在别的观察角度。可以从心理、人性、社会学的诸多角度观察它,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网络传播之外,我个人支持这样的小组存在。因为脸皮厚一点,总比压抑成变态要好。搭讪一千个人,总比追到了一个就不放手,用刀子和硫酸保证不变心要好。
绪论:关于搭讪学四年前的傍晚,我和哥们在东四十条某饭馆吃完饭,走在正在改建的破烂街道上。突然,我停下脚步对他说:“那个便利店里的女孩很眼熟!”哥们问:“哪儿有便利店?”我带他往回走了十米,指着路边的一个泛着白色灯光的小店说:“你知道那个正在结账的女孩是谁吗?”哥们傻了:“是谁呀?”我:“春节时小林请咱唱歌,坐你旁边的那个女孩。”哥们惊了:“不会吧,你肯定?”我:“不肯定,但我得去问问,你等着。”在哥们惊异的目光中,我走上前去,叫住了那个从便利店走出的女孩。话说其实不认识的我都能生磕,所以接下来的过程易如反掌。女孩很得意自己在男人心中如此难以磨灭,跟我开心地聊了十分钟,然后我把已经看呆了的哥们叫过来,三人相约次日再叫上她的同伴一起去唱歌。告别女孩之后,哥们对我的崇拜之词如黄河决口,“你丫跟那姑娘说话的神态、动作太自然了,就跟你们他妈的认识了十来年似的。”那算是我的搭讪本事第一次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我这哥们是卖润滑油的,公司常年的销售冠军,什么样的客户都能搞得定,什么样的男人都能成朋友。我经常向他请教的问题就是“你跟人家都聊什么呀”,想来这也是如今搭讪新手经常问我的问题。并且,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此一致“聊什么不行呀”。不过话说回来,直到现在我也没学会哥们的本事,但哥们也没学会我的本事。他就是挣钱挣钱再挣钱,先搞定男人,再拿着钱去搞定女人。所以最戏剧的场面就是:他带我去夜总会,坐在一堆小姐中间,他活跃我沉闷;我带他去逛公园,陪在两个女孩旁边,我活跃他沉闷。也许我们都属于极端的人,所以才成了不同领域的行家。由此给我的启示是:搭讪学,如果它是门学问的话,跟成功学是有区别的。我对搭讪学的理解是:这是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你的第一印象快速结识、吸引陌生异性的学问。第一,是日常生活,不是不见真人的网络,也不是已经带有社交意图的夜店或者相亲会。第二,第一印象包括的仅仅是外形、衣着、举止和谈吐,而非其他,比如开一辆法拉利对等公车的MM说:“我送你一段?”或者像李敖那样把自己的书塞到MM手里,然后说:“认出了吗?我就是作者。”——这都不算搭讪,这叫仗势欺人。第三,只是结识和吸引,因为第一印象只能做到这些。真正的相知相爱靠的是内在和缘分,不是“学”和“术”所能操控的。第四,一定要随性和随意。反之,为了认识一个在星巴克工作的MM,一周去喝七次咖啡,最后生人变成熟张。过多的“设计”,也不是我心目中的搭讪。综上所述,虽然给搭讪下定义难免有点儿大尾巴狼的嫌疑,但却是随着搭讪行为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事情。一直以来,我对所谓的全民搭讪运动其实都怀有一丝担心。那种仅凭勇气加技巧,却完全不考虑自身水准以及对方反应的搭讪很容易演变成骚扰和纠缠。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门与人相处的学问。作为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个体,当我们采取一种策略进入其他女性的生活时,不仅应该考虑如何得到那些可能接受我们的对象,同时也要关心那些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魔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