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语
郭祯祥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美术教育协会主席、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创始人及主席
思维为美。
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修订)课题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
《道德经》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解释不一,我认同如此解释:天地最初是混沌一体的,其后逐渐分化,趋于具体,并以名命之。教育亦复如此。最初的教育乃于生活之中以综合之形态存在,随着知识的分化,学科的出现,教育也逐渐分科化。中国周朝的“六艺”和西方中世纪的“七艺”皆为大分化之教育形态。
分化是解决“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困窘之良方,而且推进了学科向精深发展。其缺陷则是将原先完整的知识图景碎片化,破坏了知识的完整性,不仅降低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因为解决问题极少运用多学科知识,降低了人的创新能力,因为很多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学科间的交互与融通之中。此外,还原至生活情境中,也极少有单一学科的存在,因为不同学科常常是相互嵌入和勾连的。随着知识细分化现象日甚,弊端也就愈发突显。职是之故,对综合性的强调和追求成为当代知识界的“共识”,自然也形成了当代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
在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性一直受到关注,在分科的美术、音乐课程之外,还另设了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即使在美术学科内部也设置了一个名为“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修订甫毕的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则主张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地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事实表明,中国大陆的艺术教育在态度上是认同“综合”和“跨学科”之类观念的。为了与这本书的用语保持一致,且体现“主动”的意味,在以下行文中我需要用“统整”一词来包容“综合”和“跨学科”的含义。
但从现实看,迄今为止,我们“统整”之效果不彰,综合性艺术课程的“领地”全面退缩,实施者寥寥。究其原因,不在“观念”而在“技术”,对一些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统整的过程中,美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主导,还是参与?在追求统整效应的时候,如何保持美术学科相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统整的具体程序和方法是什么?什么样的师资能胜任统整教学?又应该如何培养具有统整教学能力的师资?
我需要说的话大致就是这些了,欲寻找统整的纾困之法,请读者诸君到陈怡倩教授的这本新著《统整的力量》中寻找,相信会有所获,不虚一读。
杰夫·基赛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团队—美国国家汉德福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核心成员、美国富城市艺术委员会主席
今天,我们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不断挑战传统方法的极限。人类经常需要从全新的经验、思维过程、研究领域中吸取新的观点,拓展创新并超越传统的方法。结集这些创新观念和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融合科学、教育、艺术、生活等各个方面。那些来自于多元教育背景的个人和团队,将会是未来提供最具创意和创新成果的主力。而这种对多样性的需求,无疑凸显了新一代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必须尽早体验STEAM统整教育的重要性。
伯纳德·达雷斯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象征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若要解决大多数的问题,我们必须创新;若要创新,我们必须成为一个具备系统性和破坏性思维的人。怡倩的书提醒我们,统整课程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力量。
汤姆·安德森
美国艺术教育学会前主席、美国艺术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为生活而艺术创始人,参与美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制定
统整课程是“为生活而艺术”的核心,因为艺术不能只为艺术而存在,而是透过美学的框架,与人类、相关事物进行沟通。在理想的情况下,艺术支持其他学科,同时也被所有学科支持,以培养学生在艺术上、学习上以及生活上的成长与成就为目的。为此,我极力推荐本书。
林静秋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研究专员
统整课程的学习是21世纪人才养成的基础。陈教授以生动的个案与深入浅出的系统化论述,来引导读者认识统整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想认识当代教育趋势的家长、教育工作者、研究学者而言,本书是一本非常珍贵的重要典范。
胡牡丹
马来西亚少儿美术教育协会前主席、马来西亚启页艺术学院院长
课程设计看起来像每位老师在教学前一个必需的过程,陈教授对课程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一项一项说明,并且以大量的课程实例和图表相配合,以期读者和使用者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的第七章《学生的心灵状态》。在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年代,我们不应当只关注孩子手部的技能和脑部的智慧,更重要的还有孩子在课程中的心灵状态。我强力推荐《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陈琼花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专任教授、前副校长,中国台湾大叶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本书以宏观而细腻的视野阐述当代艺术教育的哲理与实务,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国家政策规划者所必须阅读参考的重要图书。
洪詠善
国际美感教育专家
随着人类知识领域的扩张,专业学科的系谱边界渐渐模糊。跨界与学科整合的思潮让艺术、社会、科学、数学等学科,得以在生活
中不同层面建构联结,以人类独有的思维与想象力,理解世界,与自然并进而谋求改善与解决之道。课程是桥,联结着教学者、学习者与其共享的学习课题,“统整”让学习场域与能量延展加成。本书之出版对于艺术教育师资培育、在职艺术教师专业学习,以及许多学校正努力发展跨领域、科目统整性主题、专题、议题等探究课程之伙伴而言,可说是珍贵且实用的礼物。
张宝雯
中国香港教育大学荣誉院士、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前会长
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课程统整的理念,实践及案例兼备。近年来,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关注STEM
〔1〕

教育,陈博士以多角度分析艺术在STEAM统整课程中的角色,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参考。
王丽雁
中国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教授、前国际美术教育协会亚洲代表
本书涵盖的主题相当全面,除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统整课程的意义与架构外,还涉及课程规划的方法、学生心灵状态、STEAM艺术科技统整课程等议题。本书的说明深入浅出,所援引的文献资料,除了经典著作,也涵盖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 ............

书籍插图:
书籍《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 插图1
书籍《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