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产业园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卷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3章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卷
第4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5章 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新集群的理论基础
第三卷
第6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状况
第7章 国内外服务外包园区创新集群的经验借鉴
第8章 中国服务外包园区的发展趋势
第四卷
第9章 一般创新集群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述评
第10章 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新集群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的提出
第五卷
第11章 研究设计
第12章 访谈资料译码
第六卷
第13章 概念模型
第14章 数据与实证分析
第15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七卷
第16章 服务外包产业园集群创新能力的内涵
第17章 服务外包产业园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18章 案例研究
第19章 服务外包产业园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第八卷
第20章 研究总结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外包已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并影响着各国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延伸国际价值链,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马秀红,2007)。作为最具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速,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加快,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地。但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园仍停留在产业集群层面,如何加快推进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化发展、利用创新集群优势来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成为重要议题。
1.1.1创新集群: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新定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大量涌现,并有相当多的产业集群日益成长为创新集群,促使国家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的产业集群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种工业园区,各地产业间也自发形成了大量的产业集群,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大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只是一种产业集聚过程,并非“集群化”。从理论上讲,也并非所有的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或培育成为产业集群。因为从产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如紧密的产业关联、社会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发达的中介组织和网络、完善的产业配套、合作竞争和互动机制、适宜的创新环境等。因此,政府实施“集群化”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规划和政策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而不是在那些没有条件的地方刻意创造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概念能改变人们关于发展传统产业的思路,即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不走所谓福特式的大公司和长流水线的道路,而是通过大量同类相近或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某一地域集聚而形成所谓的“规模效应”。同样,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来说,创新集群不仅体现在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而且表现在创新活动的集聚。可以说,成功的产业园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集群。
一般而言,创新集群是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等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具有集聚经济和大量知识溢出特征的技术——经济网络。一个国家的经济也由一定的创新系统构成,即各种各样的产业集群。这意味着任何国家的创新系统都应包括规模各异的产业集群创新,创新集群可看成简化的国家创新系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有的学者认为,“简化的国家创新系统”(Reduced-NIS)有两种解读,一种是缩减规模的国家创新系统(Reduced-scale NIS),另一种是简化形式的国家创新系统(Reduced-form NIS)(肖广岭,2003)。但创新集群不等同于国家创新系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国家创新系统中有政府参与(如官产学联盟),国家创新系统运行主要靠公共政策调节;创新集群中不一定有政府参与,创新集群发展主要靠市场调节(钟书华,2008)。区域创新系统的性质介于创新集群和国家创新系统之间。通常小的区域创新系统趋同于创新集群,大的区域创新系统趋同于国家创新系统。现有的经验和案例已经表明,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技术溢出和创新,形成创新集群,由此增强集群的创新能力。这种集群竞争力和集群创新能力,构成了集群所在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由此可见,创新集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不仅可以加深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创新网络、创新经济等的认识,而且可以改变中国政府包括服务外包产业园在内的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1.1.2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化:承接全球服务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近年来,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非核心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到成本比较低的国家(地区),日益扩大的服务外包市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Gartner咨询公司的数据,世界服务外包交易总额从2004年的304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323亿美元,全球服务外包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8%。其中,全球ITO(信息技术外包)业务额由2004年的192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442亿美元,增长了26.7%;全球BpO(业务流程外包)支出则从2004年的1113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575亿美元,增长了4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7)。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经历了近5年的最低增长,全球IT服务支出呈现-0.4%的负增长,业务服务支出增长也达到历史最低点,仅增长2.42%。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和需求的增加,2010年全球ITO和BpO市场规模增速逐渐回升,并将使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回归较快速增长通道。2011年后,全球信息技术服务(ITO)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IDC预测,2010年-2015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将以年均4.28%的速度增长,从5856.0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服务外包产业园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