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产阶级的法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有产阶级的法律
LAW OF THE PROPERTIED
刘 星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有产阶级的法律/刘星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ISBN 978-7-301-12741-4
Ⅰ.有… Ⅱ.刘… Ⅲ.法学-文集 Ⅳ.D9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42192号
书   名:有产阶级的法律
著作责任者:刘 星 著
责任编辑:恽 薇
插图设计:
装帧设计: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2741-4/D·1865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law@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 62752015 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117788 出版部 62754962
印 刷 者:三河市新世纪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12.75印张 173千字
     2007年10月第1版 2007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目 录
作者简介
“法律审判”背后的谱系




读《听来的故事》 ——掀开现代性法律的另一面



从《水浒》的翻译看



有产阶级的法律 ——新游学纪闻在美国(一)



意识形态的分裂 ——新游学纪闻在美国(二)



小额官司 ——几类思考的理路






“法学家”在近代
民国法学家的“一种生活”和其法学




村学乡学 ——一种乡村制度的话语构建




域外沉默权一瞥



法治·分权制衡·法律现代性的困境——从菲特烈大帝过问阿诺德案说起




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






法律科学?




美国人手里的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职位 ——德沃金的革命



法律话语与法律活动的关系 ——以中国的叙事为例










十一
索 引
中 文
外 文
作者简介
刘 星
北京人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早年服兵役
后当建筑描图员
研读法律多年
在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
出版有
《法律是什么》
(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西窗法雨》
(2003年法律出版杜)
《法学作业》
(2004年法律出版社)
《一种历史实践》
(2007年法律出版社)等著作
发表论文若干
礼让:我看过不少林肯当律师时的故事。审判到了的时候,他找不到法院,而且不只一次!
史努比:要是这样的话,生活倒变得简单多了。
——《史努比全集》
这本书的所有文章,都是研究性的,力求法律的深入理解。
首先,应当说,法学研究的功能大致有如下几个:其一是实务性,也即思考怎样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展开实用的思路,辨别方法,剥离可能,提出建议,检视结果;其二是理论化,就是在思考具体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法律的较为抽象的层面凸显出来,用一般的叙述展开分析,提示想象空间,进行知识分类,推进认识,形成话语传统;其三是批判性,也即实施反思,从正常理解的法律的对立面进入,将内在的深层态度问题揭露出来,也即追问立场,然后暗示“应当”。当然,法学研究的功能可能还有其他……
本书的文章研究,有一点的实务性,多一点的理论化,更多一点的批判性。这就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在人们熟悉的法律实践中提出问题,层层考察,由简入繁,最后着重地提示研究者的“批判意识”。
自然,现在,中国的法治(法制)建设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法律的期待是热烈的,这也是正确的,惟有此才是清醒。中国面临重要的乃至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问题很多,思想分化,的确需要制度上的务实努力,使得中国现代化建设尽可能地统一发展。所以,欲提“批判意识”,似有不妥。很多人都说,什么事情先做起来,然后再多想一层,这对法律建设是重要的,否则拖了后腿,于人于己无益。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次的中国法治(法制)事件的出现,比如,近些年的“四川二奶继承”案、孙志刚案、刘涌案、李慧娟案、佘祥林案、邱兴华案,包括“一个馒头血案”,还有养路费的征集、物权法的审议通过,等等,无一不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似乎显得中国的许多事情是“摇摆地”向前发展的,是一部分人“战胜”另外一部分人的结果。这反映了什么?不想想,也不行。单纯地说,这是人们对法律调整对象的争论,是对政治经济利益的分配的争论,法律仅仅是个手段,法律本身无可厚非,这样,可能还是将问题简单化了。另一方面,法学的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需要多想,否则也恰恰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性的“身份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将“务实性”往“理论化”上推,然后将“理论化”往“批判性”上推,是有用的,而且是不可逃避的,这意味着需要将法律本身的内在立场问题揭示出来,对其深入讨论。而准确地说,这不会影响法治(法制)建设的向前推进,恰恰是为了其更为健康的推进。
还要说的是,“批判性”,不仅是“批判”,其也是某种意义的“知识推进”,因为,如果对法律多了一层理解,将其中深层内容不断地揭发出来,实际上也是积累认识;如果予以系统的理论编织,这就是“知识化”。这种知识化,自然也有助于实践。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在引导我们,尽管,我们总是在社会实践博弈中进行选择。思想,尤其是激发性的思想,更尤其是来源于反思的思想,具有强烈的支配欲望,即支配实践,支配身边的生活,试图改造自己甚至改造他者;如果思想不是这样有时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解释同一个生活圈子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动策略。因此,来自批判性的知识提炼,可以产生“警醒”“、同情”“、关怀”,当然还有“谨慎”,进而有助于实践。这些,对法律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的文章,大体来说是这个意思的展开。
其中几篇文章,讨论 ............

书籍插图:
书籍《有产阶级的法律》 - 插图1
书籍《有产阶级的法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有产阶级的法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