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做家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编委会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有月 王悦 王琨 李娟 刘俊
孙汉洲(主编) 时明(助理) 周晟
宗蓓 唐峰 崔晨香 潘易
序
第一编 父母之道1 亲情教育 利家利国
2 率先垂范 行而无言
3 平等沟通 教子良方
4 面对子女 学会宽容
5 千金买邻 注重环境
6 培养目标 因材而定
7 无为而治 上上之策
第二编 为人之道1 勤俭节约 永恒美德
2 迁怒无辜 乖戾违理
3 逆耳之言 有利于行
4 听人之言 更观其行
5 小事不忍 则乱大谋
6 恶小不为 善小为之
7 因人废言 不明不智
8 问心无愧 无忧无虑
9 君子固穷 穷且益坚
10 保护环境 注意生态
11 改革创新 敢为人先
12 义利富贵 取舍有道
13 骄傲吝啬 徒有其才
14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15 关爱别人 犹如爱己
16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17 小节不小 注重礼仪
18 有功不居 远离自诩
19 虚荣之心 罪恶之种
20 他人是非 背后莫议
21 患不知人 人方知己
22 众好必察 众恶必察
23 君子之道 成人之美
24 见义勇为 才能言勇
25 正直无私 以直报怨
26 成功之道 贵在有恒
27 独立不迁 和而不同
28 闻过则喜 虚怀若谷
29 行动重要 言谈次要
30 难得糊涂 大智若愚
31 评人论事 不拘一格
32 灵活通变 不拘教条
第三编 为学之道1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2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3 友直友谅 亦友多闻
4 学问学问 贵在多问
5 学思结合 相得益彰
6 真理在握 不让于师
7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8 人本精神 轻物重人
9 读诗博识 可群可怨
10 察察小慧 类无大能
11 流水易逝 时不我待
12 君子不器 成就通才
13 不厌不倦 敬业真经
14 三人同行 必有我师
15 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
16 求学之道 贵不为谷
序
“家长”,这是一个人人做得,人人难做的“头衔”。当今如何做家长,成了家长们头痛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事实却常不尽如人意。为了教育孩子,不少家长殚精竭虑从事“家教事业”,到头来不仅效果不大,反而“心头有痛”,有时亲子关系陷入僵持以至适得其反,大失所望,心血付之东流。
有鉴于此,探讨家教良策的专著频频出版,旨在为家长指出一条“终南捷径”。孙汉洲先生作为孔学专家,于此多有感悟。他发现,一部《论语》也是一个家庭教育宝库。于是,他从中精心选取了五十多个与家教相关联的专题内容,联系古今,引申发挥,汇集成书,命名为“跟孔子学做家长”。
这本书继承与创新并重,从现代家教的角度审视孔子思想,为家庭教育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不敢说,该书是一剂包治家教百病的良药;但我们敢说,该书会使读者于“山重水复”之中蓦见“柳暗花明”!
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向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我们在这里也不妨说:“要想做一名好家长,必须汲取孔子的智慧。”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这里不妨说:“半部《论语》可齐家!”
总之,《跟孔子学做家长》是一本向孔子汲取家教智慧的好教材,诸君不妨一读。
第一编 父母之道
画面上老子居左面右,孔子居中,其弟子居右面左。孔老之间复有童子一人。孔子躬身,双手似捧贽礼,神态虔敬。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1 亲情教育 利家利国
亲情,是人类感情的精华,是对亲人的纯真的“爱”,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发源地。孔子提倡的“孝悌”即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善事父母等长辈,并与兄弟等同辈人友好相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些,家庭必定能安宁和睦,社会必定能安定团结,国家必定能长治久安。
前几年,专家们搞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国、美国及日本的青少年。调查内容很简单,要每个人写出心中崇拜的10个人物。统计结果表明,美国、日本青少年的答卷中前10名多列入父亲或母亲,而中国青少年的答卷中,父母却“榜上无名”。这种结果,引人深思。或许有些人要问:“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没有比我们更爱下一代的了,可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却得不到回报?”我们说,这并不奇怪,这正是我们忽视“亲情教育”的结果。
亲情,是人类感情的精华,是对亲人的纯真的“爱”,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发源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力提倡亲情教育。在他们眼中,亲情教育是人类生存的一大智慧。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所说的孝弟(悌)二字,是对亲情的具体阐释。所谓孝,指的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善事父母等长辈。所谓悌,指的是与兄弟等同辈人友好相处。一个家庭,如果做到这两个字,就会“稳定团结”了。当然,“孝悌”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它对社会、国家的稳定作用也不可忽视。这一点,孔子的认识是独到的、深刻的、超前的。正如孔子所说,一个人在家庭中养成了“孝悌”的良好道德习惯,在社会上就会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长辈和上级,不去干犯上作乱的事情。纵观历史,很难找到一个亲情淡泊的人能够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同理,一个人重视亲情,便有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基础。一部爱国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精英的爱家庭、爱亲人的历史?岳飞是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也是一个事母至诚的孝子。朱德作为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元帅,却魂系母爱,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充满了赤子深情。林觉民血荐轩辕,为推翻清朝政府甘洒热血,然而与妻诀别的遗书却字字意长,令人肠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投身革命,四海为家,然而与妻子杨开慧告别时,却“眼角眉梢都是恨”,即使在杨开慧牺牲27年后,国事繁忙的毛泽东也没有忘情亡妻,挥笔写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的感人词句……
惜乎,目前我国在亲情教育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少数人心中无“孝悌”二字,所作所为,连禽兽都不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跟孔子学做家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