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前言 与大历史对话
序章 黄仁宇小传
长沙白茉莉:少年黄仁宇与他的家庭
戎装马革:军校及抗战时光
赫逊河畔谈历史:求学在美国
波折的荣誉:《万历十五年》现象
第一章 从大秦到西汉:历史进三步,退两步
秦始皇:左手艺术胆魄,右手魔君铁腕
“文景”: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汉武帝:如此精明,却又这般愚暗
个性司马迁与反个性班固
“影子帝王”——霍光
一个书呆子的经济改革
第二章 装在旧瓶里的东汉王朝
公元25年的一场“救市”
宫廷里两个阴暗的“物种”:外戚与宦官
公元169年:坏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踩着儒学做大官,世间已无读书人
第三章 寻求破局之法的魏晋南北朝
统一在权力资源重组下完成
欲望出轨,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一段癫狂的黑暗史
北伐:一场毫无收益的短线投资
淝水之战:两种命运在血色岔口中展开
拓跋氏:刀锋上寻找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 隋唐何以如此多娇
阳谋圣手隋文帝
隋炀帝:死在“资本扩张”路上的官二代
贞观之治:高山仰止的幸福标签
寂寞于她,只是个笑话
第五章 是谁制造了大唐的拐点
李杨之恋:好梦由来最易醒
安史之乱:权力炒家超限战
藩镇之乱:权力博弈制造“后安禄山时代”
黄巢:原来不过是插曲
第六章 盛装下的苍凉:两宋风云
赵匡胤:一个不老实的厚道人
澶渊之盟:金元政治换来百年安静
王安石与他的财政商业化运动
靖康耻腰斩了大宋繁华
买公田:贾似道破解金融难题
第七章 元帝国:狼性征服却黄昏已现
成吉思汗:十三世纪领袖的全球化
“以退为进”,忽必烈成为最大赢家
“征伐日本”的非正常死亡
元顺帝:生存之后才能生活
第八章 大明朝的死弯儿
一个农民改变国家性格
朱棣创造多元化利益链
郑和下西洋:国力的透支消费
朱瞻基在逆境中转型
一场失去控制的货币战争
第九章 大败局:万历帝与颓唐的晚明
“温水”中的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和一个国家的财政突围
海瑞:模范人生从清官开始
戚继光:“特立独行”的孤独将领
李贽:在沉闷时代寻求终极快乐
第十章 读不懂的清朝
吴三桂:一半是孤寂,一半是悲凉
清初盛世:牛市在青春期到来
乾隆和他失去推动力的朝代
1800年:大衰退的前夜
悲剧,从自以为是开始
国运在甲午战争中崩盘
第十一章 跌宕一百年:彷徨中寻求破局之道
自强运动:留着“辫子”干现代化
百日维新:书生围坐对枯棋
义和团:时代铸成的坏脾气
民国:俎上肉与自由歌
蒋介石:新势力的成长困惑
第十二章 人性的六张面孔
孔子:国民性的启蒙领袖
孟子是充满感情的“革命党”
曹操:爽直可爱真小人
竹林七贤:放荡不羁不是他们的宗旨
司马衷:悲剧中的喜剧人物
刘子业与萧宝卷:垃圾时代的垃圾股
 版权信息
书名: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作者:王忆城
出版方: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1月 1日
ISBN:9787643071797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前言 与大历史对话
2000年1月8日,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纽约的一所医院,享年八十二岁。就在黄先生去世前,他还跟太太格尔看了场电影,颇具某种宿命的是,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他和夫人谈论的正是身后事。他说:“老年人身上有这么多的病痛,最好是抛弃躯壳,离开尘世。”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从事后的眼光来看,似乎都充满了冥冥的注定,从黄仁宇先生一生的行迹来说,同样如此。如果以他开创的“大历史观”的视角而言,从1938年7月他考入中央军校的那刻起,他与历史本身就结下不解之缘。按照黄仁宇先生自己的说法,只有放长眼光,才能透彻个人在时间洪流中的翻腾的姿势与态度。因为经历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仁宇先生本人也已指出:“要解释明白的则是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
不可否认,在史学界黄仁宇先生是个“异数”。这倒并非因为《万历十五年》的缘故,实际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与费正清教授的合作中,因费注重分析,黄注重综合,前者为历史研究的主流,后者则多少有些极端。使得黄先生所谓“不务正业”、“歪门邪道”的评语就已弥漫学界,费先生宅心仁厚,不会传如此闲话,而是好事者多言。自1982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出版以后,对黄仁宇先生的各种无端指责更是甚嚣尘上。
宽厚者说其为“历史界的琼瑶”,只叙个人情感,而不重历史考据;恶毒者则直接谓其“下里巴人的精神游戏”。毋庸讳言,在进入有系统的学院式的历史训练之前,黄仁宇先生是有名的历史学家中“唯一一个进大学以前有过漫长的,非学院生涯、底层生涯的人士”。黄仁宇先生接触历史,无疑是半路出家。然而正是由学生、兵士、军官、留学、打工的经历,才使黄仁宇先生比起一般的学者,对历史背后的事件真相有更深入的理解,正因如此,在他对历史事件的阐述中,才能发别人所不能或无视的观点,才能写出《赫逊河畔谈历史》、《中国大历史》、《放宽历史的视野》和名声远播的《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先生所谓的“大历史观”,虽以“大”称,但如《万历十五年》开头所叙“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一样,黄仁宇先生以“私人学者”的身份鸟瞰历史,不作通史,只用显微镜式的描写手法分析历史的剖面,有机地融合了正史和野史,使读者在漫漫而繁杂的历史事件中看透一般规律。
研究者尽可以从“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文字清新俊朗”、“学识严谨史观博通”等方面来探讨黄仁宇先生成功的原因,但是就刚才所言,实际上黄仁宇先生最大的成功,是为史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窥视历史的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感谢黄仁宇先生在1979年3月27日的“失业”,因为此后先生便以著述为业,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大历史”观下为他的读者寻找出细节之下的微言大义。事实上作为一个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有着自己的幸运,时代与经历让黄先生同时拥有东方和西方的视角。一如著名学者方舟子博士在他的《悼念黄仁宇先生》一文中指出的:“黄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他 ............

书籍插图:
书籍《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 插图1
书籍《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