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倪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
影响统一的主要因素:地理条件
文化凝聚力不可夸大
中国社会演变的动力:均田制
中国古典的政治模式:官僚主义
第二章 中国历史发展的轮廓
制度与文化的奠基:从周公到孔子
确定中国历史的主调:第一帝国
社会的重新整合:长期的分裂
尝试货币改革的失败:第二帝国
收敛与退缩:第三帝国
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革命:中国长期革命
第三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封建制度的确立者:周公
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
计划经济的原始风格:李悝变法
第四章 第一帝国——秦汉(上)
开创中国政治的早熟:秦始皇
并非商人参政:汉武帝
外戚的最高典范:霍光
第五章 第一帝国——秦汉(下)
毕竟是书生:王莽
最成功的人士:刘秀
瓦解汉朝的工具:党锢之祸
第六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上)
乱世枭雄有局限:曹操
以军统民的失败:西晋
长期分裂的确立:淝水之战
第七章 长期的分裂——魏晋南北朝(下)
与自然力量对抗:南朝北伐
中国再统一的工具:孝文帝改革
文教体系的产生:分裂中的积极因素
第八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上)
不了解自己的地位:隋炀帝
帝王将相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史学家的为难处:武则天
沉重的隐患:开元盛世
第九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中)
两种体系的冲突:安史之乱
新旧交替的代价:藩镇割据
推动历史的工具:黄巢
政治与国防重心的东移:五代十国
第十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下)
权力的重塑:赵匡胤
财政税收商业化:王安石变法
农业国家的现代化困境:贾似道买公田
第十一章 第三帝国——明清(上)
文化冲突的尴尬:忽必烈
彻底的“复古”:朱元璋
被夸大的改革:一条鞭法
明清无“资本主义萌芽”
第十二章 第三帝国——明清(下)
弥补中国的缺陷:清军入关
中央集权的巅峰:康乾盛世
不明智的退缩:闭关锁国
第十三章 长期革命
长期革命的准备阶段: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
高层与低层的脱节:辛亥革命
悲剧性的过渡人物:蒋介石
创造新的低层:土地改革
第十四章 世界资本主义
商业系统=资本主义
简单化的数字管理:威尼斯的经验
进取与保守的统一:荷兰的兴起
改造英国的高层:光荣革命
附录
附一 黄仁宇小传
附二 黄仁宇学术著作概述
附三 黄仁宇现象
附四 参考书目
前言
我私下认为,自己与黄仁宇先生是有缘的。早在大学时代,就有老师向我极力推荐他的《万历十五年》,结果,我的学士学位论文带有了很浓厚的“黄仁宇风格”。几年前,参加对黄仁宇先生作品的翻译,结果成为我最早出版的译著。而现在,则是撰写《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当然,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是一回事,对他的“大历史观”进行剖析,构之于脑海,诉诸于笔端,却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我真的理解了黄仁宇先生么?关于他的历史观,关于他的思想,甚至是关于他的生平,我的理解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事实真相?
关于对黄仁宇先生的评价,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记得前几年,在台湾影响颇大的《中国时报》组织了一场《与大历史对话——黄仁宇研讨会》,并分别安排了专题演讲与综合座谈会,“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各抒己见,互相争鸣,成为史学研讨会的一大奇观。有学者说,随着《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出版,“不仅显示出黄氏以财政制度解析社会结构的史家慧识,更蕴含着黄氏多年苦读全套《明实录》巨帙的心血结晶。那些总喜欢批评黄氏“空疏”的学者,若能早些看到这部明代财政专书,可能亦不会如此“勇敢”。当前的中国史学界,学者们研究的视野愈来愈狭小,出版的作品也愈来愈细屑,历史的价值已经被大量纷繁而琐碎的史料所淹没,史学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黄仁宇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把握着“关怀人生,指导未来”的史学终极目标,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娓娓道来,孜孜不倦。
本书的写作,如果能推动对黄仁宇先生的研究,或者能更近一步促进对中国史学的反思,就是笔者最大的心愿了!
作者
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第一章 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
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打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听黄仁宇先生讲中国历史,在脑海中必须有一个清楚的概念,那就是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是什么。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一般哲学意义上的世界观、历史观,都很虚无缥缈,没有办法讲得清、道得明。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大凡真正的历史学家,必然会有自己对整个历史的看法,有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和看法,又会不可避免地浸润到他的历史著作中去。黄仁宇先生也是如此,只有真正了解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史学思想。
黄仁宇先生是一个经历丰富而又坎坷的历史学家。他出身戎马,早年四处奔波的军旅生活,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底层情况,对于中国社会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其后赴美求学,徐了获得不少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实际体验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黄仁宇先生也自称,他的历史观是与众不同的。正是由于有了开阔的视野,其文章才能经常察人所未察,言人所未言,慧眼独具,发人深思。
那么,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是什么呢?这就是他所反复指出的“大历史观”。即必须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综合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和比较,来探究历史的真实面目,发现其中的规律,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黄仁宇先生所关心的,是那些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他欲通过历史研究而探求的,是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所发生的那些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将会决定中华民族未来走向的因素。
在黄仁宇先生看来,虽然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却是下面将要论述的几个方面。
影响统一的主要因素:地理条件
中国在公元之前,而且自嬴秦之后,以统一为正轨,实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撑着。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地理条件对人类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所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因为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倪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