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近代史/吕思勉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1
(吕思勉文集)
ISBN 978-7-5447-5986-1
Ⅰ.①中… Ⅱ.①吕… Ⅲ.①中国历史—近代史 Ⅳ.①K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78148号
书  名
 中国近代史
作  者
 吕思勉
责任编辑
 陆元昶
特约编辑
 赵瑜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译林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邮编:210009
电子信箱
 yilin@yilin.com
出版社网址
 http://www.yilin.com
印  刷
 北京鑫海达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毫米 1/16
印  张
 22.75
字  数
 360千字
版  次
 2016年1月第1版 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978-7-5447-5986-1
定  价
 36.80元
译林版图书若有印装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
出版前言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先生毕生从事文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用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两部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多种专门史。同时他也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探索,《中国近代史》就是他早年探讨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成果。
《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五种。
《中国近代史讲义》是作者早期在上海光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代史的讲义,只编到“清之亡及民国成立”,后来又补写“民国以来之政局”和“民国以来之外交”两章。主要论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具体过程,同时进一步分析并指出清政府本身的腐朽反动是招致外力侵略的原因。
《中国近世史前编》着重写了早期近代史中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英俄等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穷凶极恶的侵略,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对当时的腐朽反动的封建统治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
《中国近百年史概说》是作者在抗战时期的讲演稿。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光华大学沪校停办。吕先生于1942年8月回到故乡常州,应游击区青云、辅华两校邀请讲学。其时课本缺乏,为了教学上的需要,编写了这本近百年史概况,从明末西力东渐讲起,直到北伐胜利,完成全国统一为止。
《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内有商业篇、财产篇、征榷篇、官制篇、选举篇、刑法篇、学校篇共计七篇,足以弥补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之阙失。
《日俄战争》写的是日俄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及其结果。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战争爆发的原因是日俄两国争夺侵略中国的果实,战场主要在中国的东北,战争的结果是日本胜俄国败,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本书在内容和行文上不免带有时代色彩,有些地方沿用旧的观点、术语,和今天的用法有出入,特此说明。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
出版前言
第一编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一、绪论
二、中西交通之始
三、传教之始
四、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五、清代之盛衰
六、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道光以前烟禁
八、烧烟及中英战事
九、江宁和议
十、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十一、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十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十四、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十五、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各国立约交涉
十八、革新之渐
十九、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二十、英人《芝罘条约》
二十一、法越之役
二十二、英缅之役
二十三、英谋西藏
二十四、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二十五、港湾之租借
二十六、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二十七、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二十八、清末外交情势
二十九、改革政体之动机
三十、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三十一、民国以来之政局
三十二、民国以来之外交
第二编 中国近世史前编
一、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二、入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三、中西的初期交涉
四、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五、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三编 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一、总论
二、中西交涉之初期
三、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四、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五、变动中之中国
六、国民政府之北伐
第四编 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一、商业篇
二、财产篇
三、征榷篇
第五编 日俄战争
一、东北形势总论
二、日俄开战之原因
三、日俄战前之交涉
四、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五、日俄战事上
六、日俄战事下
七、日俄和议
八、日俄战争与中国之关系
九、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十、结论
第一编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一、绪论
《史记·六国表》曰:“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此为研究历史当略古详今之注脚。盖事易见而理难明,自谓能明原理者,往往所执仍系实事,事已过去而犹欲强而行之,则泥古之祸作矣。世之侈谈皇古以及理想太高者,其不可用即由于此。然则历史知识信莫贵于现世矣。
史事前后相因,又彼此皆有关系,欲强分之,正如抽刀断流,不可得断一事也。欲求其原因,非谓全宇宙皆其因不真,欲求其结果,亦非谓全宇宙皆其果不确也。然事之真相难穷,而人之知识有限,就凡人识力所及,原因结果,要不能无亲疏之分,然则举吾侪认为与现在有直接关系之事,搜集而研究之,夫固未为不可也。所谓近世史者,其义如此。然则近世史当自何时始邪?
中国历史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羲、农、巢、燧利物前民,文化由来,遐哉尚矣,虽书阙有间,传说要非尽虚诬,此为自草昧入文明之世,一也。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史公作记,始于黄帝,惇史留诒,盖自兹始。斯时部落林立,异族错居,以累代之尽力经营,而林立者始渐合并,错居者始渐同化,至于嬴秦,遂胥 ............

书籍插图:
书籍《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 插图1
书籍《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吕思勉文集:中国近代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