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吐蕃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早期的蕃部落
第三章 吐蕃统一前青藏高原上的
第四章 吐蕃王国的建立
第五章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诸部
第六章 噶氏专权时期的吐蕃
第七章 赤德祖赞时期的吐蕃
第八章 赤松德赞朝吐蕃的对外扩张
第九章 赤松德赞朝佛教在吐蕃的传播
第十章 赤德松赞时期的吐蕃
第十一章 赤热巴巾时期的吐蕃
第十二章 达磨赞普及吐蕃王国的分裂
第十三章 吐蕃王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十四章 吐蕃社会风情
第十五章 吐蕃的文化
附录:吐蕃赞普世系
前言
吐蕃史(六世纪至九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得到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吐蕃时代表现出了一种虚心而坚韧的学习精神,致使周边文化对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盛唐文化、天竺佛教文化、中亚游牧文化,无不影响到了吐蕃。从典章制度、宗教经典,到服饰礼仪、饮食习惯,吐蕃在文化上的引进是多方面的。吐蕃文化的发展引人注目,从纵向的藏族史而言,其成就是辉煌的,若从横向比较,也是大放异彩的。吐蕃时代为藏族文化打下了丰厚而坚实的基础,虽经历了吐蕃末年的大动荡和大战乱,但文化传承的命脉并未全部中断。敦煌藏经洞出土了丰富的藏文文献,其中多为吐蕃时代的遗物。
吐蕃的历史,历来受到藏族学者的重视,《弟吴佛教源流》、《娘氏教法源流》、《巴协》、《王统世系明鉴》、《贤者喜宴》、《汉藏史集》、《西藏王臣记》、《如意宝树史》等书最具代表性,其中,《贤者喜宴》收录有吐蕃史方面的原始资料,如赞普的诏书等,受到吐蕃史研究者的推崇。敦煌藏文吐蕃历史文献,包括《赞普传记》、《大事记年》、《大相世系表》等,虽非鸿篇巨制,但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敦煌吐蕃历史文献经过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其大部分内容得到了正确的解读,使我们今天对吐蕃历代赞普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敦煌吐蕃文献中的法律、医学、礼仪、赋税、驿站交通等方面的文书,也一一被解读,使吐蕃社会的面貌逐渐在我们前面展现开来。敦煌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数量最多,包括佛经、论、仪轨、密宗经咒、祈愿文等,反映了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对理想人生的渴望。还有藏译禅宗文献、中土伪经等,证明佛教从印度东传的同时,又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也包括向西的传播。大量佛教文献的存在,既是研究吐蕃佛教的第一手资料,又是研究吐蕃文化交流、语言文字、书法等方面的重要资料。目前,随着敦煌藏文文献的全面整理出版,吐蕃佛教文献的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外,吐蕃藏文简牍、金石铭刻等文献的价值自不待言,在吐蕃历史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
吐蕃崛起于高原,并向四周扩展,随之与唐朝间有了多种联系,诸如联姻、战争、往来、商贸等,吐蕃的历史也受到了中原史学家的重视。《通典》、《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著作中,有大量的吐蕃历史的记述,对唐蕃关系的记载尤为详尽,吐蕃的对外扩张战争也主要见之于汉文史著。再加汉文史著注重年代,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时间等背景交待得较为清楚,这些著述在研究吐蕃史时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整理、校注汉文吐蕃史资料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人们学习、研究吐蕃史和汉藏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便利。
随着汉、藏文历史文献的整理或翻译出版,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吐蕃史方面的研究著作、论文亦不断问世。这些研究成果,使原本模糊不清的吐蕃历史越来越显得明晰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吐蕃史上仍有不少未解之谜,文献中存在的那些含混不清的记述,还不能给予满意的解答。甚至,像松赞干布这样杰出人物的生卒年尚无一致的结论。总之,没有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而有些问题有可能永远也没有答案了。
这部《吐蕃史稿》草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2005
年底,作为西北民族大学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纳入了出版计划,遂对原书稿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改,吸收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但基本框架没有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吐蕃历史作了概要性的叙述,力求涉及吐蕃历史的各个层面,使读者能对吐蕃历史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希望读者有兴趣阅读。并借此机会,向当年帮助我抄写稿子的历史系和藏语系的同学,表示深深的谢意。本书编辑李树军先生认真审阅书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
过去与现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掌握吐蕃历史知识,有助于我们审视藏族文化的渊源流变,发展脉络,并从中汲取营养,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2006
年
10
月
于西北民族大学
第一章 吐蕃人生活的自然环境
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以一定的共同地域为基础的,而一个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对其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远古的人类文化具有与生存环境的相适应性,如河谷地带的农耕文化,草原上的游牧文化,森林中的狩猎文化,莫不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当我们探讨吐蕃的历史文化时,不得不对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加以考察。
第一节
沧海变高原
藏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的统治区域也主要在青藏高原上。藏文史籍中,说远古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如《贤者喜宴》云:“上部阿里三围形如湖泊,中部卫藏四如状似沟渠,下部多康三岗如同田地,所有这些地区都淹没于大海中。”
古代的藏族先民不知从何得知了他们生活的大地原来是海洋,而且这种说法还一直流传下来。那么,海洋因何又变成了陆地了呢?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佛教史家们宣称,因大悲观世音的祈祷,海水渐渐退去,陆地显露出来。不过,这种沧海变桑田的传说得到了地质科学的证实。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高原神奇的面纱在逐渐地揭开。据地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吐蕃史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