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老年佳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编委会
本书是教育部课题青年基金(项目号:10YJC840008)阶段性成果
本丛书由复旦大学“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主编
梁鸿 刘欣
编委会
(以姓氏拼音为序)
陈家华 顾东辉 梁鸿 刘欣 彭希哲
瞿铁鹏 孙时进 王丰 王桂新 周怡
序
对上海老年人社会资本的研究显示,社会环境对社会资本发挥效力有重大影响。毋庸置疑,社会资本的本质对于人类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其规律,从而引导老龄化社会健康运行,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然,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任重而道远。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研究社会资本的新视角,这对于加深理解社会资本有积极的意义。
社会资本由各种网络、规范、关系、价值以及那些非正式的制裁所组成,它们一起塑造着整个社会,包括社区交往的质量和水平。社会资本,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在群体层面,都对那些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本书试图了解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来源,并对老年人日益显现的需求进行调研,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老年人在社区社会资本构建中扮演更为活跃和积极的角色;此外,本书还就社会资本的差异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探索。
以往我们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常常着眼于形形色色的社会资本的定义,对其进行理论辨析,似乎我们的研究仅仅是对我们所说的这些词句进行排列组合,之后再对其进行按部就班的测量即可。但是,本书作者着重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详细的核查比对,从而探寻社会资本——对于中国的老年人来说——具有哪些具体的特性,又造成了何种影响。事实证明,个体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其造成了迥然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资本对个人福祉的作用。
人们经常盲目地追求社会资本,好像社会互动越多,对个人越有益。但是人们却似乎忽视了:不是所有的社会联结都能给人带来归属感或是自我控制感。此外,我们曾一度认为,老年人的社会联结——包括与亲人、朋友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联系——越多,对其自身越有益。本书作者却发现,一般来说,那些社会参与较多的老年人会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但是,那些能够让他们聚集起来或参与到社会之中的因素也对这个过程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内地,那些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的老年人,更能和主流社会保持积极的联系,从而也不易有被边缘化的危险。那些参加各种组织——不论是官方组织还是草根组织——的人,在使用诸如社区凝聚力、社区网络等无形资源时享有更多的便利。当然,这些老年人,即便是独居老人,在享受此种资源时也可能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这种参与必须是实质性的参与,仅肤浅的“会员身份”的社会联结是不能起到作用的。
事实表明:这些老年人通过对社区生活的积极、实质性的参与,对周围的人群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信任感,同时也对自己所在社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从而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该书也让我们了解到,诸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生地或祖籍以及政治归属等因素也会对老年人的社会资本以及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所影响。
黄于唱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2015年1月1日
前言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加速老化,老年学的理论和实务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在西方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性地阐述了老年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发展长期照顾、居家养老、老年医学、老年社会保障政策等实证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的同时,开始探索活力老龄化(active aging),例如探索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的生活福祉(well-being)和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以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衡量标准的变化等。同时,学者们也致力于研究社会和政府应如何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精神的需求及帮助老年人追求理想的社会角色等。这些研究从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物质生活的关注转移到对老年人精神层面的关注,这充分表明了随着经济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不仅是老年人个人的追求,也是整个社会的诉求。
社会资本是一个集概念和理论“于一身”的学术词语,近二十年来在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广受青睐,根本原因便在于它包罗万象,集合了“社会支持”“社会融合”“社会凝聚力”“公众规范”等诸多学术概念的本质特征,这些要素被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等不同学科及交叉学科研究中,它的出现为理论分析及实务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西方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几乎影响到个人、社会乃至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对个人、家庭以及社区发展都至关重要,在众多目标行为中表现出了不可或缺的神奇力量(Castiglione,et al.,2008;OECD,2001;Onyx & Bullen,2001)。
本研究探讨了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的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存量,他们积聚社会资本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发挥作用。研究的重点在于探明老年人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从中国城镇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差异查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相关研究,测量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个人层面及社区层面的社会资本;
(2)加深对社会资本定量测量的经验认识,并进一步促进其应用,包括对西方测量方法的本土化发展;
(3)期望对我国社会资本理论的构建有所贡献,并广泛探讨社会资本的性质和功能,承认其正面和负面的可能效用,在实证的基础上对我国社区社会资本进行研究;
(4)通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解读,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服务实施提供建议和意见;
(5)为社区和组织的从业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策略,以实现社区、社会和老年人群的互惠互利;
(6)在证实和认识社会资本战略效用的基础上发展出中国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实用模型。
为达到这些目标,本研究对上海老年人群体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老年人感受到的社会资本进行测量。上海是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上海市政府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当重视。在老龄化程度领先的上海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追溯老年佳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