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货币真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被忽视的货币真相
作者:董广宇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313-11941-4
价格:39.00元
目录
CONTENTS
内容提要
为什么需要研究货币|前言
第一章破解通货膨胀这道难题
熟悉又陌生的存款
如何计算通货膨胀率
什么是实际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的根源
货币的流通速度和通货膨胀
第二章债务货币系统
债务如何产生货币
当今的债务货币系统
债务货币的崩盘理由
伯南克的两把刷子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展望
地球中的黄金总量
第三章货币在银行体系中的运转方式
那些该死的货币数量统计
存贷款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到底有多少货币
存准率和贷存比
全球主要央行基础货币发行量的查询链接
第四章货币杂谈
金钱、货币与财富
也说投资
关于影子货币
钱在哪里
美元头寸从未离开过美国
欧元正在驱动着欧洲走向统一
第五章财经杂论
股票与股市
“股市蒸发了××万亿的财富”这句话是真的吗
住房是不是我们的财产
谈一谈钻石
一些关于粮食的数据
80后的未来养老危机
老龄化的日本为什么还未出现养老危机
附录一 对一些货币问题的简答
附录二 五种合约的法理辨析
后记
内容提要
通货膨胀的根源是什么?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是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什么原因导致了货币的双重所有权特性?是银行将储户存款列为负债的同时,储户又将该笔存款列为货币资金科目这种会计记账方式。货币的源头是什么?是债务,而且基础货币和非基础货币全部都源于债务。债务货币配合部分准备金制度这套金融体系最终会使债务的泡沫淹没经济的发展。《被忽视的货币真相》将为你揭晓所有谜底。
本书适合对经济、金融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为什么需要研究货币|前言
经济货币化的当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货币的参与,因此,要正确理解经济的运行,一定要先弄清楚货币的运转法则。
货币是经济的计量工具,既然是作为一种工具,其概念就必须清晰、自身价值稳定、使用起来顺手;否则,用一个概念模棱两可、价值又不断波动的货币去度量经济就必然会出现偏差。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通货膨胀严重,问题在于,99%的人想的是:去寻找一个投资渠道抗通胀或者干脆就是束手无策地抱怨,只有1%的人会逆向思考“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并认真探寻问题背后的本质。当你了解清楚当今这套货币制度是如何运行的时候,自然就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以下的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程度到底是多少、手里的钞票贬值速度是多少?
贫富差距加速扩大的根源在哪里?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依据是什么?
M2
之值真的是货币总量吗?
货币总量到底怎么计算?
散落于13亿人手中的流通货币M0
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常听说的影子货币是怎么一回事?
美联储进行QE是为了什么目的?
一笔存款进来或一笔贷款出去,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如何变化的?
为什么说贷款可以产生派生存款?
存款时,银行是在保管我们的货币,还是在向我们借货币?
为什么银行最担心储户来挤兑?
但同时为什么还是敢于向每位储户承诺可以随时来银行全额取款?
当你阅读完本书时,这些问题自会有答案。
作者
2014年4月于上海松江
第一章 破解通货膨胀这道难题
熟悉又陌生的存款
全球70亿人几乎人人都有存款,在我们人的一生中,第一次去银行遇到的金融服务就是存款。存款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熟悉,甚至熟悉到可以无视的地步,可是,一旦对其进行解剖,却发现存款又是那样的陌生。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思考题:把钱存进银行的时候,这个行为是在让银行“保管”我们的货币,还是在向银行“借出”我们的货币?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保管货币”,思考几分钟后,又觉得是“借出货币”。大家的想法为什么会改变?因为存在利息,只有借款才会产生利息啊!但是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当我们把钱存入银行时,银行承诺,储户可以随时将存款取出,如果银行有异地分行,还可以通存通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取现。接下来的逻辑就是:
(1)既然储户可以随时取现,那么就意味着储户对存款从没有丧失财产所有权;
(2)既然储户对存款从没有丧失财产所有权,那么存款意味着银行在“保管”我们的货币;
(3)既然银行在“保管”我们的货币,那么意味着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财产安全服务;
(4)既然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财产安全服务,那么为什么银行反而要付息给储户?
这就如同:我把一笔钱交给你保管,在保管期间,你妥善安置好这笔钱财,到期后,你非但不向我收取保管服务费,反而主动给我利息!是不是很荒谬?
再来看付息,在这个星球上,任何经济活动如果产生付息行为,那就是表明其中发生了借贷关系或者债权债务关系。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更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储户的存款列在银行的负债项下,这就清楚地证明,银行在向储户借钱。接下来的逻辑就是:
(1)既然是借钱行为,那么就是债权债务关系;
(2)既然是债权债务关系,那么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在借贷期间发生了转移;
(3)既然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发生了转移,那么意味着储户对这笔存款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
(4)既然储户对这笔存款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那么为什么银行还会承诺,允许储户可以随时全额取现?
这就如同:我把一笔钱借给你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到期还本付息,但是你作为借款人却在合约中主动加了一条,即便这笔借款没有到期,我都可以随时把这笔钱取回来,不但不损失本金,还有部分利息!是不是很奇怪?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存款这个行为过程中,储户对自己的这笔存款既从没有丧失过财产所有权,又暂时丧失了财产所有权。——天大的矛盾!
从法律上说,当我们把钱存入银行的瞬间,就是跟银行签订了一个保管和借贷关系并存的合约,需要注意的是,站在财产所有权或处置权角度上讲,保管和借贷关系是天然相排斥的。
如果我们和银行签订的是保管合约,那么应该是我们作为寄托人支付给银行保管服务费,而银行作为保管人必须满足储户可以随时将存款提现的要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被忽视的货币真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