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18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2017:大拐点,2018:新起点转动时代“大魔方”
经济篇
01 中国经济处于什么周期
02 中国引爆世界
03 实体经济底部横盘
04 将“混改”进行到底
金融篇
05 金融大变局
06 金融大趋势
07 股市2018:“春风不度玉门关”
08 2018楼市:格局之变
产业篇
09 中国进入新消费时代
10 汽车产业“地动山摇”
11 互联网:从“热捧”到“清算”的反转
12 共享经济处于“初级阶段”
13 人工智能的恐怖前景
14 手游业引爆浩瀚蓝海
15 中国影视业到了转折当口
16 现代物流业“暗战”
17 养老产业尤待“钱景”
18 中国社会“命门”
前言 2017:大拐点,2018:新起点转动时代“大魔方”
我们可能来到了一个高速时代,因为真心“看不懂”。
且不说,短短几年时间,网店革了实体店的命,滴滴革了出租车的命,自媒体革了报纸的命,直播革了电视的命,微信革了移动的命,支付宝革了银行的命……无论你是多么牛掰的行业,似乎总有一款危机等着你,形势前所未有地复杂;另一方面,相对论解释不了量子纠缠,重力学想象不出摩天大楼的飞天入地,经济学阻挡不了情怀的泛滥,社会学安慰不了大众的迷茫……理论大厦顷刻坍塌。究竟,世为哪般,界为何物?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魔方吗?六面体,赤、黄、蓝、绿、青、白。拿到时,它每一面都保持静态的统一,但是只要你一转动,就立刻变化莫测,很难将其复原。眼下,科技革命、互联网浪潮、金融危机、地区冲突等不断交织,极像一个转动的魔方。要知道,千变万化的魔方还真不是一个“复杂体”,其构成是极其简单的,即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结构不一的20个方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同样的道理,任何变局的“千头万绪”,都源于其“不变”的前身。眼下局势的眼花缭乱,同样也隐藏着六个基本面——
第一面:人工智能,
第二面:生命经济,
第三面:共享经济,
第四面:区块链,
第五面:二次城市化,
第六面:地缘经济。
所幸的是,“青萍之末,狂风源起”,未来大局已通过“先知先觉”悄悄来到现实世界,“大魔方”为你揭开了面纱。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不是金星撞火星,也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新世界”撞击“旧世界”,然而我们恰好身处新旧世界交替的夹缝里。伴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经济、共享经济等对传统世界的不断吞噬,新旧体系猛烈撞击:且不说,人工智能趋势下,“人类输的不只是围棋,就连华尔街在机器人面前也节节败退”,人类的“唯我独尊”地位正在被机器人一点点攻破;生命经济揭开篇章,挑战“上帝制造生命”的恩典,“天生与人造联姻”更有望创造出“无所不能”的新物种;此外,共享经济、区块链、区域联动等都犹如龙卷风般横扫而过。
不过,大变局的来袭就像一列火车,你苦苦期盼,终于来了,然而它呼啸而过,狠狠地把你抛在身后。因为变化太快,旧理论体系、旧思维模式“纷纷倒下”,与此同时,未来值得期待,却充满不得而知的风险,譬如人工智能“大跃进”后会不会反控人类?生命经济会不会冲破伦理和宗教的底线,释放新世界的“潘多拉魔盒”?
英国音乐学家曼纽因曾说过“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作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确实,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20世纪曾被理想的太阳照耀过,而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现在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迷茫,因为不管是发展路径、经济理论,还是思维模式都太刻骨铭心,致使大部分人都沉浸在过往中不可自拔,指望“过去照亮明天”。现实中,那些破解不了“大魔方”的人常常感到:认知是困惑的、内心是纠结的、思想是无解的、心情是焦虑的……但倘若他们能够跳出原有的认知,以未来引领今天,那么,便会深刻理解:所谓的“无解”只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20世纪的历史余晖,面对“大魔方”的炫目变化,我们所能做的是在暮色中匆匆赶路,去迎接那个我们虽不能掌控却必须面对的大变局。诗意一点说,人的自由从根本上讲就是破解复杂、穿透未来,倘若能够达到这种认知,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获得自由的“重生”!
经济篇
01 中国经济处于什么周期
一边是年年说“最困难”,权威人士定调中国经济L形运行;另一边是专家年年说拐点,学者月月拿着统计数据各抒己见,争论从未停止过。就新周期的争论,关乎两个核心,一是怎么看中国当下,二是如何预判中国未来。然而,似是而非的观点大量存在,误导着人们对形势的判断,既看不懂当下,也看不清未来,找不准方向。
激辩新周期
自2008年以来,中国GDP增速一路下滑,鼓噪中国经济衰退的声音甚嚣尘上。然而,国内经济指标却持续好于主流市场预期,2016年中国GDP增速以6.7%打破崩溃预言,2017年前三季度更以6.9%的增长昭告:中国仍是世界经济最强劲的发动机。于是,中国经济到底是好还是坏,竟然成为最大悬疑。
这期间,围绕“新周期”的争论最为激烈。有专家以供给出清与需求复苏为由,认定中国走完增速换挡,“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支持者认为中国经济真的复苏了,新产能的投资和替换或带来新周期。而反方则辩称“没有新周期,只有老故事”,“不要用显微镜来寻找经济周期拐点”,语言极为犀利。更有甚者,认为把周期股等同于新周期是张冠李戴,并呵斥其别有用心,或是券商炒题材的惯用伎俩罢了。就连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都开腔:中国经济不存在短期反弹的周期,因为当下经济增速绝非很多人认为的很差,而是很好。于是,从专家到官员,新周期之争愈发不可收拾,乃至2017年8月26日《人民日报》专门发文,不可就“事”论“势”,特别不赞同通过炒概念、炒说法,去吸引眼球,造成不良导向
[1]
。总之,各说各话,吵来吵去,反而让人愈发糊涂了:中国究竟处于什么周期?
其实,十八大早就给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但也难挡专家们醉心于起点、拐点之说。究其根由,专家之所以对景气度过敏,一是太看重眼前变化,过分纠缠于表象的起伏。尤其对统计指标反应过度,且不说数据只是对过去的反映,并不代表未来趋势,仅是诸多传统指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经济2018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