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数字商业进化之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蝶变:数字商业进化之道
作者:杨学成
出版时间:2020-07-01
ISBN:9787559641311
序章
一
1932年3月14日,柯达(Kodak)创始人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在家中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77岁的生命。他临终前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工作完成了”。
当时的伊士曼先生绝对想不到以后的柯达公司会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更想不到数字化浪潮来袭之时,曾经的黄色巨人会面临破产保护的尴尬境地,以致需要变卖核心资产才得以苟延残喘。
从1878年看到成像业的广阔未来,到发明摄影干版,再到推出胶卷和口袋照相机,乔治·伊士曼成功将摄影引入大众市场,演绎了一段不朽的“商业传奇”。
照相机并不是伊士曼发明的,但他是照相机的早期用户,并且是最早看到老式照相机的弊端并予以改进的人。彼时的摄影需要一整套庞大的设备,包括照相机、三脚架、显像设备和暗室。照相机比现在的一台微波炉还大,需要架在三脚架上才能稳定工作。更加麻烦的是显像过程,由于当时采用的是“湿版技术”,需要摄影师在玻璃片上涂抹照相乳胶,再将涂有乳胶的玻璃片曝光,然后在乳胶未干之前冲洗曝光板。整个过程还要求在暗室里操作,否则一旦发生漏光,照片就模糊一片了。野外摄影师还必须随身携带用来搭建暗室的帐篷。
林林总总的设备和各种化学药水,加上极度烦琐的操作步骤,让摄影这件事情成了极少数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胜任的工作。伊士曼显然不想成为这极少数人中的一员,他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照相技术大众化。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伊士曼大致的逻辑是这样的:摄影复杂的原因主要在于“摄影与显像必须同步进行”,所以摄影师只能在涂抹乳胶到乳胶干掉这段时间内完成曝光和冲洗;因此,关键问题就在于乳胶,它为整个摄影过程设定了时间限制。接下来的问题是,有没有一种办法,或者有没有一种乳胶,即便干了后也能显像呢?如果有,那么时间限制问题就被解锁了,摄影和显像就可以分开。
受到英国一名摄影师的启发,伊士曼开始制作一种干乳胶。顾名思义,干乳胶在干燥之后仍能保持感光性,并方便曝光和冲洗。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乳胶的胶片,用来替代玻璃,这样就可以将干乳胶直接涂在胶片上了,这就是干片。有了干片,还要有能快速生产干片的设备。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乳胶涂覆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这就是革命性的干版技术。
1883年,伊士曼正式创办伊士曼干版公司,开始制作和销售干版胶片,次年改名为“伊士曼干版与胶卷公司”,开始销售一种全新的照相机。这架相机里会预先装有100张干版胶片,摄影师只管带着相机去拍摄,拍完后把干版胶片送回伊士曼公司冲洗即可。这样一来,摄影和显像就可以异步进行,从而大大降低了摄影行业的进入门槛。
但光有胶卷还远远无法实现伊士曼让摄影大众化的目标,使用胶卷的机器——照相机——才是关键,必须让照相机便携并且廉价,才能增加胶卷的消耗。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小型口袋式相机“柯达一号”终于在1888年问世。为了推广这台小型照相机,伊士曼干版与胶卷公司打出了“你只需按下快门,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这一广告标语。很快,这句动人的广告语连同柯达品牌就变得家喻户晓了。
1892年,伊士曼干版与胶卷公司正式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三年后,柯达公司推出价格仅为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轰动了全世界。在伊士曼举枪自杀之前,柯达公司已经占据全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市场份额,攫取了整个市场90%的利润,成就了绝无仅有的霸主地位。
难怪伊士曼先生会说“我的工作完成了”呢。
事实上,伊士曼的离世并没有给柯达的业务拓展带来多少影响,这头黄色巨兽一刻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伊士曼为柯达建构起“胶卷+相机+冲洗服务”的商业基本型之后,这家公司就进入了迅速的收益递增周期。伊士曼先生就像站在高高的雪坡上,抬起脚把一个雪球给踢了下去,雪球越滚越大,而且越滚越快。相机的普及加速了胶卷的销售,而胶卷的销售又推动了冲洗服务的发展,让柯达冲洗店遍布大街小巷,这回过头来又加速了相机的销售。
所以,从商业逻辑上看,柯达的重点业务不在相机上,而在胶卷和冲洗服务。理论上,柯达完全可以免费赠送相机,以换取用户对付费冲洗照片业务的兴趣,而事实上,柯达也是这么做的。这在柯达内部被称为“卤化银策略”,卤化银是胶卷中的化学成分。这是一种非常强悍的商业模式,类似于吉列的“送剃须刀、卖刀片”、惠普的“送打印机、卖墨盒”,以及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免费策略——送服务、卖广告。
卤化银商业模式帮助柯达公司实现了从成立到2000年前后长达100多年的辉煌。从干版到胶卷,从黑白胶卷到彩色胶卷,柯达的三驾马车始终能够发挥威力。尤其是进入彩色胶卷时代,柯达更是牢牢把握住了这一核心技术,让以胶卷为核心的生态体系继续繁荣昌盛。
不同于黑白胶卷,彩色胶卷的生产是一种极其复杂精细的产品工艺。首先,在彩色胶卷的底片上,需要涂覆多达24层复杂的化学物质,包括光敏剂、染料、成色剂和其他以精确厚度迅速沉积的材料。其次,这24层均匀涂覆的化学物质层,每层都要对红蓝绿三原色有光敏感性,且每个涂覆层都只有1微米厚。再次,除了高精度涂层,还需要晶粒形成、功能聚合物、纳米分散体、功能分子、氧化还原控制等非常精确的工艺。最后,制作底片的宽卷必须做到实时更换和连续拼接,涂层薄膜必须在没有光线的黑暗中完成切割和包装。一句话,胶卷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当高。长期以来只有富士胶卷(Fuji Film)和爱克发·吉华(Agfa-Gevaert)这两家公司有实力挑战柯达,但也只限于“挑战”而已,它们在胶卷领域从来都没有真正战胜过柯达。
真正让柯达商业模式的密闭暗室出现裂缝的,是数字技术。前已述及,柯达的商业基本型是相机——胶卷——冲洗服务这三驾马车,并以此构建起了能够自我强化的商业生态。其中,胶卷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业务上,都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胶卷技术,柯达生态就将不复存在。这种格局之下,相机的技术创新就必须依从于整个生态的繁荣,而不是相反。基于此,1975年在柯达内部诞生的世界上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蝶变:数字商业进化之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