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亨利四世(上下篇)
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
ISBN:9787532771837
译者:方平
责任编辑:冯涛
产品经理:邵明鉴
前言
史剧开始,亨利四世上场,他忧心忡忡,第一句话就是:
动荡多难,是我们眼下这时世。
自从他坐上了英国王位,几乎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首先,按照封建制度的正统观念,他的称王名不正、言不顺。他忘不了发生在议会大厅的那一幕情景,卡莱尔主教为卫护封建大法,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当众指责他以武力胁迫理查二世交出王冠,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要知道一国之君本是——
上帝所选定、委任、指派的领袖——
他的大管家,他的代理人,抹了圣膏,
扶上了王位,头戴着王冠……
君权神授,在当时是何等地庄严神圣,难道基督教的王国竟容许做臣子的“干下这么可耻、可恶,这么丧心病狂的行为!”他竟然直指着亨利说:你们称他为“王上”,实际上是“王上的犯上作乱的叛徒”!
[1]
使亨利罪孽越发深重的是,被幽禁起来的废王理查随即被谋杀了。他作出一种忏悔的姿态,声称要去东方圣地朝拜,“把我这沾着血迹的黑手洗白”,好减轻他良心的谴责。
像谋权篡位的麦克贝斯一样,亨利四世悲叹着从此失去了夜晚的安眠。对于麦克贝斯,睡眠“是受了创伤的心灵的油膏”,“给你解开乱麻的心事”;可是“麦克贝斯再也睡不着啦!”他发现自己在谋杀国王的同时,“把睡眠谋杀啦!”
[2]
亨利四世同样地每夜都在受折磨:睡眠,“这自然的保姆”,再不肯来闭上他的眼皮,“戴着王冠的睡眠永不能安心!”
[3]
使他长夜难眠,不仅是良心上的谴责,他更有一重心病。一国之君,一旦失去了头上那一圈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强者称霸称王;那么在他统治下那些划地分封的封建大贵族,岂不会按照他立下的榜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迟早有一天,凭自己拥有的武力,凭阴谋,推翻他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王朝?
封建专制制度本是建立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上,尤其君臣之间的名分,犹如天堑般不可僭越。它的政治蓝图是:国王以仁爱治天下,臣子以忠诚事王上,君臣之间蒙上了如同父慈子孝、天然血缘般关系的一层薄纱。现在这层薄纱被无情地撕破了,代之以相互之间的冷酷的猜忌和欺骗。古老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开始动摇了。
帮助亨利夺取王位,最为卖力的是诺森伯兰伯爵,亨利视之为亲信、心腹,可是这位当初的“亲信”联结着教会势力,纠合着数万之众,公然在北方亮出叛乱的旗号了。亨利不禁想起了悲愤的理查二世当初所做的预言:
诺森伯兰,你是一张梯子,靠了你,
往上爬的布林勃洛克登上了我王位。……
哪怕他把国土一分为二,把一半
给了你,你还会嫌给一半太少了——
你帮助他到手了全份呢。他呢,
会这么想:你既有办法把非法的君王
扶上了王位,你心里一不如意,
就会翻过脸来,同样有的是办法,
把他从窃据的王位上拉下来。
[4]
密谋叛乱的那一边却另有他们猜忌的理由:
因为就算我们是万分恭顺,
国王总会想起他没有报答我们,
总会认为我们是心怀不满,
直到他找机会把欠账一笔都勾销。
[5]
亨利终于认识到,一旦立国之本,封建专制制度最根本的基础动摇了,那么君臣之间的猜忌,地方和朝廷间的对抗,势必成为“必然”了。
[6]
确是这样,亨利四世在位十五年间(1399~1413),这“必然”的谋反和叛乱,始终此起彼落,而且形势一次比一次严峻。
亨利才登上王位,就险遭忠于旧王的西敏寺住持等死党的暗杀。以后,在西部威尔士,出没无常的格兰道尔兴兵作乱;北方苏格兰,以英勇的飞将军为首的叛军直犯中土;最后,东北部又有约克大主教一伙大兴问罪之师。很值得注意的是,出兵跟大主教他们对阵的是阴险的约翰王子,他不是凭堂堂正正的王家之师的威力,而是施展卑鄙的手段,全靠无耻的欺诈,把对方镇压了。这简直成了莫大的讽刺:被诱骗上钩的叛军,倒是比王室更讲究信义。
最使亨利痛心不已,成为他最大心病的,是王太子亨利自甘堕落,整天跟一帮子市井无赖混在一起,在外面胡作非为——
没一个知道我那败家子的下落吗?
足足三个月我不曾跟他照面了。
要是有什么祸殃会落到我头上,
那就是他。
[7]
他认为他这块心病是震怒的上帝对他的谴责:
我不能不相信生了你,专门是为了
作为火辣辣的报应,上天的鞭挞,
来惩罚我的过失。
[8]
他羡慕诺森伯兰伯爵有个好儿子——年少气盛,扬威沙场的潘西(飞将军),在他眼里,“当年的我就是今日的潘西”;而他的不肖子的种种表现却“好像当年的理查”,一旦他过世后,当年以臣欺君、王位易主的故事只怕又要重演了,这才真叫是上天的报应啊!
亨利称王,心里却纠缠着三重心病,在《理查二世》结尾处都已有了交代,这些都是留待下一个历史剧加以发展的情节线索。
但是如果下一个历史剧当真以亨利四世为主人公(这历史剧本是以他为命名),集中描绘从他眼里看到的一个被颠覆了社会秩序的乱世;又从他心理感受的角度,写一重重心病怎样轮番地折磨他、摧残他,那么整个戏剧的情绪必然十分压抑,舞台气氛一定异常的沉重,当初《亨利四世》(尤其上篇)上演时,决不会那么引人入胜,受到伦敦观众的热烈欢迎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史也将减少了最辉煌的一页;后世评论家也不会那么看重《亨利四世》,推崇为莎士比亚在英国历史剧领域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了。
莎士比亚在构思这个历史剧时,匠心独运,经营布局,另辟蹊径。我们看到,一位成熟的、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舞台经验的剧作家,充分展现出他的智慧和才华,开始攀登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新的高峰了。
亨利王所哀叹的“动荡多难”的国内局势,君臣之间的紧张关系,地方势力和王权间的尖锐对立,为这一历史剧提供了必要的戏剧框架(没有这重戏剧框架也就不成其为历史剧了),可是这纷至沓来的国家大事已不是全剧惟一的、也不算是最主要的情节线了。让剧作家一眼看中的是王太子亨利少年荒唐的民间传说,它仿佛是一个宝藏,积累着最丰富生动的戏剧素材,等待着一位独具慧眼的戏剧家去发掘。
亨利四世不是在悲叹三个月不曾跟王太子照面了吗?于是舞台上出现了伦敦东市“野猪头酒店”的喧闹呼喝的场面;国王不是在痛心王太子不自珍惜,“和下流的朋党呼兄道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亨利四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