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
第1节:推荐序
第2节:前言 一定是我有问题(1)
第3节:前言 一定是我有问题(2)
第4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
第5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2)
第6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3)
第7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4)
第8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5)
第9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6)
第10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7)
第11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8)
第12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9)
第13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0)
第14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1)
第15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2)
第16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13)
第17节:从迷惘中觉醒(1)
第18节:从迷惘中觉醒(2)
第19节:从迷惘中觉醒(3)
第20节:从迷惘中觉醒(4)
第21节:从迷惘中觉醒(5)
第22节:从迷惘中觉醒(6)
第23节:从迷惘中觉醒(7)
第24节:从迷惘中觉醒(8)
第25节:从迷惘中觉醒(9)
第26节:从迷惘中觉醒(10)
第27节:从迷惘中觉醒(11)
第28节:从迷惘中觉醒(12)
第29节:从迷惘中觉醒(13)
第30节:从迷惘中觉醒(14)
第31节:从迷惘中觉醒(15)
第32节:适时歇息片刻(1)
第33节:适时歇息片刻(2)
第34节:适时歇息片刻(3)
第35节:适时歇息片刻(4)
第36节:适时歇息片刻(5)
第37节:适时歇息片刻(6)
第38节:适时歇息片刻(7)
第39节:适时歇息片刻(8)
第40节:适时歇息片刻(9)
第41节:适时歇息片刻(10)
第42节:适时歇息片刻(11)
第43节:适时歇息片刻(12)
第44节:适时歇息片刻(13)
第45节:适时歇息片刻(14)
第46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1)
第47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2)
第48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3)
第49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4)
第50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5)
第51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6)
第52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7)
第53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8)
第54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9)
第55节:无条件的友善之情(10)
第1节:推荐序
有一片原野,
不存在恶行与善行的概念,
我们就在那儿见吧。
当灵魂徜徉在那片草地上时,
世界的圆满难以言喻,
概念、语言,甚至措辞说法
全都了无意义。
--鲁米①(JalaluddinRumi)
--------
①鲁米(1207~1273),伊斯兰教神秘的苏菲教派领袖与诗人,对宗教体验的至痛、狂喜以及神秘经历,使他写出超过两万五千首的诗篇与散文,充满了睿哲的人生智慧。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深刻入微、巧妙婉转,历久不衰传诵千古。
推荐序
唤醒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
你手中的这本书是个珍贵的邀约。请记得,我们都拥有以明智且温柔的佛心来应对生命难题的潜力。在本书中,受人爱戴的塔拉·布莱克以亲切的话语诉说着具足疗愈力的方法以及她的心得体会,这些都是她多年来担任禅修教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宝贵经验。塔拉以满心的慈悲与宽容,献身于重建人性尊严的事业,她的教导能够消融生命的包袱,让我们全然地活在当下。
现代社会生活充满了压力与竞争,致使人们缺乏自我价值与自我批判精神,人心的神性也逐渐沦丧。《全然接受》所表达的精神,对于渴望重获喜乐的生命而言,更显得异常重要。这本书将透过生动形象的故事以及学生和客户的案例,透过塔拉自己的心路历程,透过清晰且系统化的练习,告诉我们如何明智地训练、提升自我,转化悲伤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最重要的是,《全然接受》能重新唤醒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的权利。请你慢慢品味本书的每一页内容,铭记作者所提供的教导与修持方法,让它们引导你的灵修道路。
杰克·康菲尔德
2003年2月于心灵磐石禅修中心
第2节:前言 一定是我有问题(1)
前言
一定是我有问题
读大学时的某个周末,我和一个年龄比我大也更有智慧的朋友到山区徒步,她那时约22岁。搭好帐篷之后,我们一起坐在溪边,望着溪水刷过岩石旋流而去,聊着自己的生活。当她说到她正在学习"如何当自己的好朋友"时,一股巨大的悲伤顿时涌上我的心头,我忍不住崩溃啜泣,因为,我绝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当时,我不断受到自己内在的判官骚扰,这位判官无情、残酷、吹毛求疵、精力旺盛,虽然不见踪影,却整天忙碌地工作。
我的假设是:"我根本就是有问题。"于是,我奋力去控制并修正那个自认为根本就有瑕疵的自我。当时我不断驱策自己用功读书,同时积极投入忙碌的社交生活。我企图通过暴饮暴食,以及追求功名来逃避痛苦(结果反而制造了更多痛苦)。我的休闲方式还算健康:接近大自然、跟朋友相处等,但有时我也会做出一些寻求刺激的冲动行为,比如玩票性地吸食毒品、做爱等等。在世人眼中,我的生活很精彩;而我在内心深处却感到焦虑不安,时常抑郁沮丧,我无法跟自己生命的任何一部分和平共处。
这样的失落感与深切的寂寞如影随形,青春期时,我有时会幻想自己住在一颗透明的球体中,和周围的人事物都隔离开来。当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跟他人自在相处时,这泡泡就会愈来愈稀薄,薄到犹如肉眼都看不到的一缕轻烟;一旦觉得自己差劲极了,泡泡就会变浓,浓到好像大家都看得到一样。我把自己囚禁在泡泡里面,既空虚又孤独。随着年纪稍长,这种幻想逐渐消退了,然而,我还是活在一种生怕让别人失望或受人排斥的恐惧之中。
但是,和那位大学朋友相处时,感觉却截然不同--对她的信任足以让我完全敞开心扉。接下来两天的高山徒步中,我们有时说说话,有时只是静静坐着,我开始了解,在起伏不定的沮丧、寂寞和沉沦的情绪之下,潜伏着强大的自我缺陷感;这是我初次瞥见痛苦的核心,而往后的生命中,我也经常产生这种感受。我因此体会到,由于与痛苦坦诚相见,我已踏上心灵的疗愈之道。
那个星期天晚上开车下山时,尽管心情比较愉快,但我的内心仍隐隐作痛。我渴望对自己更宽容些,渴望与自己的内心为友,渴望能对生命中所遇到的人产生更亲密、更自在的感觉。
多年以后,这样的憧憬驱使我走上学佛 ............

书籍插图:
书籍《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 插图1
书籍《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全然接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