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双月刊2012年03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长篇小说
嗜血天蜂
本期作品评析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中篇小说
谁是我的敌人
短篇小说
奇山飘香
大包围
记性
诗歌
大漠旅情
外国文学大奖点击
百花齐放各领风骚
外国文学之窗
一个不同的桑塔格
我们黑人
名家名作评论
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传统与创新
翻译漫谈
译可译,非常译
国外风情
八月的哥本哈根
编者的话
嗜血天蜂
作 者:本·凯 杨蔚 时锦瑞
Instinct by Ben Kay
Copyright 2010 Penguin Books Ltd
This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t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2012 by Yilin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 10-2011-323号序幕天蜂
阿富汗托拉博拉崎岖不平的沙漠中,一辆不起眼的吉普车摇摇晃晃地颠簸在路上。这里已是沙漠深处,所谓路面不过是干燥的尘土包裹着块块卵石,被行人的足迹踏平,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轮胎印。
车子猛地刹住,扬起一阵尘烟,司机胡什曼德·塞哈尔从副驾驶座位下面拿出一副望远镜,观察前方。塞哈尔不过二十二岁,但满是络腮胡子的沧桑面容让他看上去像年近三十。
镜头上油腻腻的,还蒙着一层灰。胡什曼德仔细搜寻着远处山上某个拱形的阴影,那是山洞的入口。在外人看来,那不过是岩石形成的阴影罢了,但在来回此处许多次的胡什曼德眼中,那就是家的方向。
他把望远镜放到副驾驶座位上,挂上挡位,吉普车又在沙砾地上摇摇晃晃地行驶着,一直来到山脚下,然后又开始往山上攀爬。
此时此刻,保持行踪不被发觉应是头等大事。车灯是一定不能开的。胡什曼德曾有一次忘记关掉车灯,结果为这个愚蠢的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被鞭打了整整一个小时,背上到现在还留着斑斑鞭痕。
山路渐渐变得陡峭起来,近乎垂直的攀爬极大限度地考验着吉普车的悬挂系统。胡什曼德回头望了一眼车后,货物没有松动。这些可都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若是在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出了事情,那就真叫人抓狂了。
爬上最后一段陡坡,他放缓车速。这里人迹罕至,四下寂静无声。
胡什曼德把吉普车停在洞口,抬起手,拢在嘴上,对着洞中幽暗弯曲的甬道发出一声短促的吼叫,叫声回荡在洞中,立刻激起一声回应。回应声从洞里传出来,听起来更为浑厚低沉。听到回应声的胡什曼德轻轻挂上挡,车子悄然滑进黑暗的洞中。
一束亮光突然刺在他的脸上。
“说话!”刺目的白光后,一个声音吼道。
胡什曼德大声答道:“当烈士的鲜血浸染大地,伊斯兰的旗帜必将高高升起。”
“正确,”那声音轻轻说,“你就停在这里吧。”拿着手电的男人叫贝那姆·阿齐兹,比胡什曼德大三岁,不过从外形上却很难区别两人:一样的瘦削,一样的络腮胡,由于长年的穴居生活,走起路来一样的弯腰驼背。
贝那姆把手中的电筒挂在一根生了锈的铁钉上,微笑着向胡什曼德走过来,隔着挂在前胸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简称AK,20世纪50年代时的苏军装备,最著名的是其47系列。拥抱他。
“见到你很高兴,兄弟,”他一边说一边看着吉普车后用防雨帆布仔细绑好的货物,“给我们带什么来了?”
胡什曼德解开绳索,掀起帆布,露出黑黝黝的金属。尽管看得不那么真切,贝那姆立刻就知道那些都是什么。他拎起一支突击步枪,拿到灯下仔细察看,一抹笑容浮起在脸上。
“你搞到了XM29一种轻型突击步枪。?”
胡什曼德点点头,很是为自己得意。这次任务完成得漂亮极了。电脑火控系统、激光测距、狙击瞄准镜,在这种多功能整合式武器面前,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就像是小孩子玩的泡泡枪。XM29能让他们的训练再上一个层次,为组织几周后的袭击任务做好准备。
贝那姆试了试瞄准镜,又看了看吉普车,“还有什么?”
“应有尽有,”胡什曼德答道。在枪械下面是四只超大的帆布包,每只都装得鼓鼓囊囊。他拉开拉链,“海洛因,弹药,燃料,护照……还有这个,”他从包里拿出几只蓝色盒子,“……卡夫通心粉和奶酪。”
贝那姆哈哈大笑,“你知道吧?我特别讨厌异教徒,不过有时候他们还真他妈的给力!来,我们把货卸下来,给头儿送去。”
“哦,对了,”胡什曼德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棕色的小信封,“基地有一封信给头儿。”
两人把能拿的东西都拿上,绕过车头,往通道里面去了。山洞原本不太深,不过二十米而已,现在已经人为地拓宽到四十多米。
坑洼不平的岩石地面上污迹斑斑,隔一段会有灯照亮墙上的伊斯兰教义。这里的用具全部是金属底座木框架,木头已经朽坏,满是灰尘。这里要的不是舒适安逸,隐蔽人员行踪,保护武器弹药安全,才是建这处山洞的目的。
就连组织头目阿卜杜拉·法拉杰·居韦的住处也是简陋到极致。脏兮兮的薄床垫上堆着一卷破布当作枕头,这两样就是他领导身份的标志了。胡什曼德和贝那姆正向此处走来,一路上向其他的士兵点头致意。
阿卜杜拉的住处用一张床单与外面隔开,贝那姆在床单外面重重咳了一声,然后等候着。
“进来,”阿卜杜拉喊道。
这是个敦实的男人,虽然胖,但很有肌肉,黑色的眼珠几乎全部被浮肿的眼睑遮住,高高的鼻子下面是一片络腮胡子,从两颊一直长到脖子,几乎盖到了卡其布夹克的领子上。他在夹克里面穿了一件灰白色的卡夫坦长衣阿富汗服饰,用全棉或丝绸制成的长披风。。阿卜杜拉的个性暴戾又阴鸷,从来没有人看见他笑过,大家都很怕他。
阿卜杜拉轻轻招了招手,示意两人进来,他一个字也没有说,只是用眼睛不耐烦地盯着胡什曼德,胡什曼德赶紧把东西堆到他的脚下。
看到这些东西,阿卜杜拉的眼睛亮了,他拿起步枪掂了掂重量。趁他在试瞄准镜和检查弹匣的工夫,胡什曼德结结巴巴地把这次带来的东西汇报了一下。
阿卜杜拉点点头,“干得不错,”依然在端详着步枪,“还有什么吗?”
胡什曼德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信封,赶紧掏出来递给阿卜杜拉,心里暗自祈祷,千万别出什么差错。
阿卜杜拉已经露出不悦的神色,他夺过信封,翻到正面,立刻就认出了信封上的笔迹,他一把撕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译林双月刊2012年03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