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吴天秋雨冷-金文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月暗吴天秋雨冷
金文明
花山文艺出版社
人物史事考辨
像余先生那样对古人原文所作的阉割和篡改,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恐怕长眠于地下900多年的范仲淹听了,也会惊醒过来大惑不解地发问:“余大师,我是这样写的吗?”
初版前言石破天惊逗秋雨(1)
余秋雨先生是当代的散文大家。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那些情文并茂、雍容大气的历史散文在《收获》杂志上连载以来,很快赢得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后来,这些作品结集成《文化苦旅》出版,又立即走红全国,并远销港、台和海外的华人地区,长期高居畅销书榜首。一时好评如潮,倾动士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好形势的鼓舞下,余先生再接再厉,笔耕不辍,又相继推出《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新作,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我长期在出版社工作,是秋雨散文的一个热心的读者。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癖好,特别爱读他那些被不少学者誉称为“历史大散文”的作品。这类文章绝大多数集中在《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它们充分展现出余秋雨先生超人的文笔和才情,以及别树一帜的行文风格。在对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拷问中,他所提出的一些见解,也往往能发人深省,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但毋庸讳言,余先生毕竟不是一位专治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学者,他在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实在太广泛了。就时代而言,上自先秦,下及晚清,跨度达二千多年;就地域来说,从北疆到海南,从吴楚地区的太湖、洞庭,到西北边陲的敦煌、阳关,几乎占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有不少历史悬案记载歧异,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文献典籍,历来众说纷纭,学术界迄无定论。对于这些问题,余先生往往自视过高,掉以轻心,想要不通过潜心的研究和深入的查考,只凭原有的学问功底或个别学者的无根之谈,遽下评断,放言纵论。这样做,就使本来以反思文化、历史而著称的学术散文,令人遗憾地出现了大量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差错,引来了许多读者和专家的批评。
不过,根据我几年来的阅读所及,这些来自文坛内外、调门不一的批评,大多集中在余先生的人品、文品以及与文学本身无关的一些细节琐事上,而对那些历史散文中存在的知识性差错却较少涉及。即使谈到了,也都是评判式的断语,没有引用可靠的文献资料进行具体的论证。不了解有关历史的读者,往往难以确定谁是谁非。甚至有的批评者自己的说法也有不够确切或错误的地方,反倒成了被批评者的话把。这就逐渐在余先生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错觉。他认为,所有在“文史细节”问题上跟他“纠缠”的人,都是一些“非专业人士”。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其实并不熟悉,只是出于嫉妒,才虚张声势地冒充内行,到他的鸡蛋里来挑骨头的。于是他拿定主意,不承认自己的作品中存在任何的“史料差错”,并且公开宣称拒绝来自这方面的一切批评。这种观点和态度,他在不少文章中一再表明过,而最有代性的言论,则突出地反映在文化界已尽人皆知的《余秋雨教授敬告全国读者书》[转引自海外华人社区(www.hccbbs.net)网站“名人文摘”1999年1月18日]中:
他们(指批评者)的小聪明是专门找一些冷僻的史料“差错“来纠缠,因为谁都能够判断,今天没有哪位读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证究竟是否真有“差错”,于是这样的“差错”每天可以编造一大堆,一切都反着说,能转移人们的视线就成。
……你说我拒绝你们的批评,这好像很没有风度,但我要坦诚地宣布:当然不能接受,因为如果接受了,我就再也搞不成任何像样的学术,写不成任何能读的文章,那如何对得起广大读者!
余先生发表这样目空一切、咄咄逼人的宣言,确实是有点失态了。难道你的文化散文中真的没有任何“史料差错”?那些批评文章中指出的问题都是别人凭空“编造”的?恐怕事实并非如此。坚决拒绝批评,否认一切差错,而且无视这些差错已经在社会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怎么反倒成了“对得起广大读者”的正义行为?这种荒唐的逻辑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为了帮助余先生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的误区,我在这里举两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供他分析参考。
(一)余先生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文中说: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
接着,余先生又写道: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
在以上所引的文字中,存在着两个知识性差错。其一是,“舜逐三苗于三危”这句话,余先生说记载在《山海经》里。我用袁珂先生整理的《山海经》校注本从头到尾查了两遍,都不见踪影。其实,类似的句子最早出于《尚书·舜典》(或作《尧典》),后也载于《孟子·万章上》、《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就是不见于《山海经》。其二是,余先生将开凿莫高窟第一窟的前秦和尚两次都写成“乐樽”。其实,自古以来的和尚,没有以酒樽的“樽”字作为法名的。我分别查了敦煌文献中的李怀让《武周圣历元年(698)修莫高窟佛龛碑》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敦煌学大辞典》,这位和尚的法名均作“乐僔”。可见余先生文章中的这两个差错,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初版前言石破天惊逗秋雨(2)
根据我手头所有的《文化苦旅》的两种版本,从知识出版社(后改名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的第1版,到2001年4月的第2版第1次印刷本,十年中累计印数为472,000册。以上两个差错,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那里。余先生之所以一版再版地不加改正,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他根本不知道有错;二是他虽然事后知道有错,但估计“非专业人士”未必看得出来,而看得出来的“专业人士”又不会读他的书,即使读了也未必肯特地撰文指出,让他难堪。于是,在侥幸心理和害怕丢丑的自尊意识的支配下,他就干脆不去作丝毫改动了。
余先生也许没有想到,作为一个当红的散文大家,他早已成为众多文学青年心中的偶像;他的成名之作《文化苦旅》,也被莘莘学子奉为圭臬,成了他们学习的经典和写作的样板。在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玉液琼浆的同时,他们也不可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月暗吴天秋雨冷-金文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