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本书内容安排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
2.1.2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2.2 西方劳动力迁移与社会融合理论研究
2.2.1 西方宏观劳动力迁移理论
2.2.2 西方劳动力社会融合理论
2.3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理论
2.3.1 社会网络理论
2.3.2 社会资本理论
2.4 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
2.4.1 西方社会网络理论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
2.4.2 我国农村劳动力城市流动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3章 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
3.1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基本要素
3.1.1 互动——社会资本形成的行动要素
3.1.2 距离——社会资本形成的前提要素
3.1.3 规范——社会资本形成的稳定要素
3.2 社会资本层次及其内在关系
3.2.1 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
3.2.2 不同层次社会资本的内在逻辑关系
3.3 传统中国社会的构成与特征
3.3.1 中国传统社会的微观构成与特征
3.3.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中观构成与特征
3.3.3 中国传统社会的宏观构成与特征
3.3.4 传统中国社会构成的基本框架
3.4 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
3.4.1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资本的形成背景
3.4.2 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第4章 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资本及其研究假设
4.1 转型时期农民工城市融合
4.1.1 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内涵
4.1.2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
4.2 转型时期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资本及其研究假设
4.2.1 农民工的宏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4.2.2 农民工的中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4.2.3 农民工的微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第5章 农民工社会资本状况分析
5.1 样本和数据
5.2 农民工的宏观社会资本
5.2.1 行政体制影响的宏观社会资本
5.2.2 地理区域影响的宏观社会资本
5.2.3 区域文化影响的宏观社会资本
5.3 农民工的中观社会资本
5.4 农民工的微观社会资本
5.5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
第6章 农民工社会资本影响其城市融合的实证检验
6.1 研究方法
6.1.1 数据
6.1.2 变量测量
6.2 假设检验
6.2.1 农民工宏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6.2.2 农民工中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6.2.3 农民工微观社会资本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
6.3 结果讨论
6.3.1 对假设检验结果的探讨
6.3.2 进一步分析
第7章 本书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本书总结
7.1.1 宏观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
7.1.2 中观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
7.1.3 微观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
7.2 具体建议
7.2.1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7.2.2 对各类组织的建议
7.2.3 对农民工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工社会资本调查访谈表
后记
本书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和江苏省博士后研究基金资助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社会资本视角的
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City Integration of Migrangt Rural Workers:
An Investigation with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季 文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季文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ISBN 978-7-5058-8854-8
 Ⅰ.社… Ⅱ.季… Ⅲ.农民-城市化-研究-中国 Ⅳ.D42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17052号
责任编辑:王 瑛
责任校对:杨晓莹
版式设计:代小卫
技术编辑:邱 天
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季 文 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华书店经销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邮编:100142
总编部电话:88191217 发行部电话:88191540
网址:www.esp.com.cn
电子邮件:esp@esp.com.cn
北京密兴印刷有限公司
880×1230 32开 5.75印张 160000字
2009年12月第1版 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058-8854-8 定价:18.00元
(图书出现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
马克思曾经认为,中国文明是一个早熟的婴儿,她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中国的早熟在于当其他各国仍处于奴隶社会的襁褓之中时,中国就开始迈入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封建社会,进而形成了延绵千年之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农业文化。然而,在工业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地开展时,中国却仍然处于封建社会的行程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以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向过程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步履蹒跚。值得欣喜的是,一个亦工亦农的庞大群体——农民工的出现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一切。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正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占到中国现代化大生产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个庞大的新产业工人群体。农民工是转型中国独有的现象。探究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历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变,并没有出现过“农民工现象”。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独有的现象。“农民工”一方面根系农村大地,另一方面又漂泊于城市空间;一方面无法割舍乡村情结,另一方面又渐渐融入城市情愫。制度分割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民工群体的漂浮感日益增强。
农民工问题是当今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书籍插图:
书籍《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 插图1
书籍《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