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作者:沈从文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1mb。
书籍内容:
目錄
校書記略及劉洪濤之文學大師沈從文聲譽沉浮始末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邊城》沈從文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校書記略及劉洪濤之文學大師沈從文聲譽沉浮始末
校書記略
沈從文《邊城》,列世紀百強第二。據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八年版校書。
劉洪濤:「文學大師」沈從文聲譽沉浮始末
在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史上,沈從文的聲譽或許是起伏最大的一個。三四十年代,他是北方文壇領袖,四十年代末,主要因郭沫若「桃紅色作家」的指斥,沈從文退出文壇,長期被塵封土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沈從文的聲譽鵲起,「大師」的讚譽不絕於耳。人們對沈從文聲譽沉浮始末可能略知大概,詳情卻未必了解。筆者將以往七十餘年對沈從文評價變化的若干重要細節作一梳理,以饗讀者。
一、退出文壇
對沈從文命運產生巨大影響的郭沫若《斥反動文藝》一文,刊發在一九四八年香港出版的《抗戰文藝叢刊》第一期上。文章斥責他是專寫頹廢色情的「桃紅色作家」,「存心不良,意在蠱惑讀者,軟化人們的鬥爭情緒」,還說沈從文是「有意識地作為反動派而活動著」。同期《抗戰文藝叢刊》還刊登了馮乃超的《略評沈從文的〈熊公館〉》一文。沈從文的《熊公館》發表在《國聞周報》上,沈從文與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是同鄉兼遠親。馮乃超的文章說沈從文稱道熊希齡的故居以及他「人格的素樸與單純,悲憫與博大,遠見和深思」,是為地主階級歌功頌德,體現了「中國文學的清客文丐傳統」。兩篇文章尤其是郭沫若一文對沈從文的階級定性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給正躊躇滿志醞釀宏偉寫作計劃的沈從文以沉重打擊。一九四九年初,北京大學校園裏又打出「打倒新月派、現代評論派,第三條路線的沈從文」的標語。
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懾於文章標語的凜然氣勢及對其背景的憂懼,沈從文自殺未遂,從此退出了文壇。
事實上,郭沫若馮乃超討伐沈從文,只是左翼批評的登峰造極之作,此前此後,對沈從文的類似批評屢見於報章。論者多用階級鬥爭理論、典型化理論理解他的作品,如韓侍珩《故事的複製--評沈從文著〈月下小景〉》(一九三四),賀玉波的《沈從文的作品批判》(一九三六),凡容《沈從文的(貴生)》(一九三七)等,責備他不寫階級鬥爭,沒有塑造個性化的人物,對不同階級人物缺乏愛憎分明的立場。在三四十年代,沈從文還因「京派與海派之爭」,「禁書政策之爭」,「『差不多』問題之爭」等文藝論戰,被左翼批評家批評過;西南聯大時期,沈從文在創作方面的新探索,也受到他們的種種非議。新中國成立後,新文學逐漸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學科。在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一九五四),丁易的《中國新文學史略》(一九五五),劉綬松的《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一九五六)這三部學科奠基之作中,沈從文以反面形象「叨陪」其中。論者發展了左翼批評家的主流觀點,並將其系統化。隨著政治形勢日益嚴峻,沈從文作為一個「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現代作家,終於從「純潔的」的文學史上消失了。
二、再受關注
沈從文一生著述浩繁,剛剛出版的《沈從文全集》三十二卷,一千多萬字。二十世紀中國產生這樣一位作家,是一個奇蹟,他的崇高地位不是謾罵抹黑以及漠視能夠抹殺的。
對沈從文文學地位的正面評價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左翼批評同時出現。魯迅早期雖對沈從文產生過誤會,在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時,沒有收沈從文的作品。可是據斯諾回憶,魯迅在與他談話,回答誰是現時中國最優秀的作家時,提到了沈從文的名字,這說明魯迅後來對沈從文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另二位文壇巨匠周作人、老舍在一九三四年回答期刊提問,他們最喜愛的書是什麼時,都提到沈從文的《從文自傳》。這些關於沈從文正面的議論和態度,包含了一些學術評價的成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蘇雪林在《沈從文論》(一九三四)一文中,更對沈從文的作品進行了分類比較,並嘗試確立他在文壇上的獨特地位,概括他的作品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意義。劉西渭在《〈邊城〉與〈八駿圖〉》(一九三五)中力圖提煉沈從文創作的美學特徵,他對《邊城》和《八駿圖》中詩意和美的發現與品評,給人清新的感覺。但總體來說,一九四九年之前的正面評價是零散的,感性的。
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撥亂反正伊始,沈從文在經歷了長期塵封土埋之後,重新受到重視。這個時期對沈從文的評價明顯帶有論爭性:被激情鼓動著的新銳研究者,要求對沈從文重新評價;保守者從維護傳統出發,拒絕接納沈從文這樣的「異端」。兩種傾向的衝突釀成多起事件,如一九八○年,丁玲寫《也頻與革命》,一九八三年,朱光潛的《關於沈從文同志的文學成就歷史地位將會重新評價》,都引發了討論。爭論的結果,對沈從文的認識逐漸回到常識和理性的層面。隨著沈從文聲望鵲起,素稱謹嚴,帶有蓋棺定論性質的文學史著述,如唐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一九八四)也把沈從文吸納進來,在「五四文學傳統」中給了他一席之地。自此,沈從文不再是研究的禁區。
在六七十年代內地學術沉寂之時,香港和海外的沈從文研究,在王潤華、司馬長風、夏志清等學者的耕耘下,一直薪火不滅。八十年代,又一批海外學者如聶華苓、金介甫等,對沈從文進行了更深入、更具創造性和想像力的研究。隨著他們的著述在內地傳播,他們對沈從文作品中區域文化、歷史的考證和研究,以及人物內涵和文體形式的現代性的研究,給內地學者以極大啟發。此外,日本的沈從文研究在背景材料的搜集、實物考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八十年代中期以降,國內沈從文研究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這些研究主要包括沈從文與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係,與湘西區域文化的複雜聯繫;沈從文在五四新文學傳統中的地位,在京派文學中的地位,在鄉土文學中的地位;沈從文思想、人物、敘述方法的現代性的研究;文本中湘西世界和城市世界的虛構性、自足性和目的性,以及相互依存關係研究,小說文體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边城》作者:沈从文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