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审美王国:康德《判断力批判》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走进审美王国:康德《判断力批判》研究/王朝元 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ISBN 978-7-5495-5236-8
Ⅰ.①走… Ⅱ.①王… Ⅲ.①康德,I.(1724~ 1804)-哲学思想-研究 Ⅳ.①B516.3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6)第155188 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54047号
出版人:张艺兵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 mm × 1 240 mm 1/32
印张:14.375 字数:333千字
2014年4月第1版 2014年4月第1次印刷
印数:0 001~1 000册 定价:38. 00元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康德生平思想和早期哲学探索
第一节 康德生平
第二节 康德思想渊源
第三节 早期哲学思想
第二章 《判断力批判》导论:批判哲学体系问题
第一节 走近康德美学——从《判断力批判·序》开始
第二节 批判哲学体系的总体结构
第三节 反思判断力的审美中介功能
第四节 《判断力批判》的中心内容
第三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一)——美的分析
第一节 审美判断:反思性情感判断
第二节 审美判断之质:自由的愉快
第三节 审美判断之量:不涉及概念的普遍性
第四节 审美判断之关系: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第五节 审美判断之模态: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
第四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二)——崇高的分析
第一节 美与崇高的异同
第二节 数学的崇高
第三节 力学的崇高
第四节 审美判断力分析的总注释
第五章 作为主观根据的先验演绎
第一节 鉴赏判断的特性:普遍性与个别性
第二节 鉴赏判断的原则:主观原则
第三节 鉴赏判断的主观演绎
第四节 感觉的可传达性:共通感
第五节 对美的兴趣:经验性和智性
第六章 纯粹审美判断的经验演绎——艺术与天才
第一节 一般的艺术和美的艺术
第二节 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
第三节 审美观念:艺术的精神
第四节 美的艺术分类及审美价值
第七章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一节 审美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
第二节 审美理念及主观合目的性观念论的审美原则
第三节 审美:道德的象征
第四节 审美判断力批判的附录:鉴赏的方法论
第八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第一节 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
第二节 有机体和自然目的系统
第三节 有机体的内在合目的性原则
第四节 目的论:引导自然科学和道德神学的入门
第九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第一节 二律背反的存在分析
第二节 反思与规定相混:自然目的论的误区
第三节 目的论判断力二律背反的批判解决
第四节 目的论:人类学的研究基础
第五节 自然目的概念:人类知性的特点
第六节 研究自然:机械论和目的论原理并举
第十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第一节 目的论的学科定位及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人的最后目的:幸福与文化
第三节 自然界的终极目的:道德的存在者
第四节 伦理学神学
第五节 对道德神学的证明
第六节 道德神学证明的有效范围
第七节 道德神学证明的作用及其真实性证明
第八节 实践论证方式:超感性的存在者是否存在
第九节 关于目的论的总注释
第十一章 康德美学的评价及对后世影响
第一节 对美的分析的评价
第二节 对崇高的分析的评价
第三节 对艺术论的评价
第四节 关于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评价
第五节 《判断力批判》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康德生平思想和早期哲学探索
康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哲学巨匠。他的一生就是努力实践如何做人、研究人的一生。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1]
“我之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贯穿康德的一生,启迪他不断地思索。初期,康德主要是研究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即研究宇宙和星空。后期,他研究工作的中心内容就是“心中的道德法则”,即人的心理认识能力问题。康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人类的主体性问题。晚年他曾写道:“在纯粹哲学的领域中,我给自己提出的长期工作计划,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2.我应该做什么?(道德学);3.我应该希望什么?(宗教学)接着是第四个,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20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讲授一遍。”
[2]
康德在“三大批判哲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分别探讨了人的自由直观(认识论)、人的自由意志(伦理学)和人的自由感受(美学和目的论)。其研究的中心任务,是分析和研究人的问题,提出人类的主体性问题。
第一节 康德生平
一、哥尼斯堡的同龄人
公元1255年,在维斯瓦河和涅曼河之间的普雷格尔河流入波罗的海的入海口,条顿骑士团修建了一座城堡——哥尼斯堡。这座城堡城墙方整,里面设立军营无数,四周建有高耸的瞭望塔,其实际目的是为了镇守军事要塞而建的。这座城堡之所以取名为哥尼斯堡——国王之山,是为了纪念参与十字军东征的盟友——捷克国王奥特卡尔二世。哥尼斯堡依河临海,交通便利,作为连接东西欧的桥梁枢纽,商业贸易不断增长,带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批的工匠、商人开始在这里定居,城堡周围逐渐形成了3个市镇:阿尔特施塔(1286年)、勒贝尼希特(1300年)和河中小岛上的克内伊普赫夫(1327年)。1724年,当局将这3个市镇合并为一个城市——哥尼斯堡。这一年,未来的伟大哲学家康德来到人间,成为哥尼斯堡的同龄人。
伊曼努尔·康德,这是一个富于基督教色彩的名字。按《圣经》的说法,以色列先知曾预言,救世主弥赛亚,童贞女怀孕诞生的耶稣基督之名就叫“伊曼努尔”,其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康德诞生的这一天,公元1724年4月22日,按普鲁士的旧历记法,是圣伊曼努尔节。这就是新生儿被取此名的原因。
哥尼斯堡建立后,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兴旺,迅速繁荣起来。1544年,阿尔伯尔金纳大学(哥尼斯堡大学的前身)成立,波罗的海沿岸青年学者云集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走进审美王国:康德《判断力批判》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