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散文选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沈从文散文选集
作 者:沈从文
出 版 人:毛闽峰
监 制:郭 群
策 划:刘恬伊 郭 群
编 辑:刘恬伊
封面设计:武 兵
目录
版权信息
沈从文散文选集(卷一)
沈从文散文选集(卷二)
沈从文散文选集(卷三)
沈从文散文选集(卷一)
目录
版权信息
新晴集
京门杂咏
井冈诗草
匡庐诗草
拟咏怀诗
双溪大雪
喜新晴
郁林诗草
创作杂谈
甲辰闲话一
甲辰闲话二
窄而霉斋闲话
我们怎么样去读新诗
论技巧
给志在写作者
短篇小说
小说与社会
论特写
谈写游记
文学运动杂谈
文学者的态度
打头文学
论“海派”
关于海派
新文人与新文学
介绍《中国新文学大系》
谈谈上海的刊物
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
读《中国新文学大系》——并介绍《诗刊》
对于这新刊诞生的颂辞——并介绍《诗刊》
湘人对于新文学运动的贡献
怎样办好一份报纸——从昆明的报纸谈起报纸的有机性
书评的自由解放运动
艺术教育
《艺术周刊》的诞生
艺术教育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滥用名词的商榷
谈谈木刻
宋人谐趣
宋人演剧的讽刺性
读展子虔《游春图》
文物保卫的一种看法
关于北平特种手工艺展览会一点意见
新晴集
京门杂咏
七二年冬过北海后门感事
依依宫墙柳,默默识废兴,
不语明得失,摇落感秋深。
日月转双丸,倏忽万千巡,
盈亏寻常事,惊飙徒自惊。
题个石师寄庑图①
京华寄身久,醇朴如老农,
临池拙愈秀,②
作诗晚益工。
濒水观鱼跃,登高赋塞鸿,
身心两明健,为近广寒宫。
一九七三年作
〔注〕
①师系南社旧诗人,一九五四年入中央文史馆,即独住北海静心斋内一偏院中。小室仅丈许,室外小塘,夏季常有白莲三五散馥。远望对湖,白塔高耸于透蓝天空,即元之广寒殿旧址。明初因其奢侈过度,命工部郎中某来京拆毁。有《故宫遗录》传世,叙及北海长廊一带建筑花木极详悉。十多年前,北京文物队发掘元代居住遗址,曾发现一螺甸漆盘,题名为“广寒宫图”,犹可仿佛得此二三也。个石师一住三十年,年及九十,犹眼目明朗,健步如飞。古人言“食道而肥”,应非虚语。
②年九十犹能蝇头小楷抄自作诗稿。
井冈诗草
井冈山清晨
鸡鸣天初曙,白雾迷清晓,
不闻鸟雀喧,静极境转峭。
回念思畴昔,心绪如萦绕。
廿户秦余民,长与世隔绝,
山高地贫瘠,市远人朴质,
夏寒犹向火,秋收但颗粒。
忽见山茶开,始知严冬逼,
杜鹃满山红,还报春消息。
四季递相送,谋生感计拙。
还温老杜诗,千载同煎迫。
洪涛浸洪都,烽火连天红,
揭竿革世运,惊雷闻遥空。
父老交传言,大战转粤东,
中原争逐鹿,难知雌与雄。
余波荡陵谷,民心忧忡忡。
革命骤挫折,窃国属大盗,
逆流暂得时,杀人如刈草,
流血湿川原,兆民成饿殍。
为保有生力,远计同商讨,
红旗上井冈,长策识者少。
否泰相剥复,不耻上山早。
“敌进我转移,何妨满山绕。”①
山高地势恶,红旗永不倒!
委员初来时,人民记忆深,
“入门谈家常,亲如自家人。
干活争动手,作事够细心。”②
红军闹革命,只是为人民,
斗争有对象,恩仇自分明,
官兵重纪律,反霸财不分。
眼前不如人,迟早功必成。
丑类同消灭,家国始康宁。
谨记六誓约,③
考验证假真。
话语极平常,实践扎根深。
红旗竖井冈,力弱气势旺,
三户尚亡秦,何况千丁壮。
人民重组织,妇孺责一样。
竹签削一箩,五口哨同放。④
设险累胜敌,小却气不丧。
童妇呼杀贼,声悲志愈壮。
永记六誓约,真理贴心上。
战火日迫逼,山村付一炬,
遗黎窜穷谷,壮士随军去。
去住无消息,存亡难预计。
重阴掩红日,恶物暂得意。
天狗吃明月,只是一时事。
日月走双丸,倏忽三十春,
大盗累误国,引寇入都门。
抗敌同忾仇,万里事长征。
重振旧山河,兆民共艰辛。
革命势益大,主席计转深。
殷忧启圣智,众志成长城。
遍地插红旗,寇敌终溃崩。
歼彼百万师,一朝成灰尘。
战术尽奇谋,举世俱震惊。
三山同时倒,人民大翻身。
多难兴邦国,三户终亡秦。
国运一转移,山村面貌新,
重楼遍山阿,灯火通宵明。
老幼各有托,山林献众珍。
我来值岁末,心暖如三春。
旧迹试重寻,感旧还歌今。
为政在得民,实践实南针!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注〕
①据党书记报告当时战术。
②据敬老院一老同志语,当时为区秘书。
③亦据敬老院同志语。誓约还留于博物馆革命文物陈列柜中。
④亦据敬老院同志语,当时人必削竹签一箩,作五哨布防用。对阻击敌人进犯起一定作用。革命博物馆亦有文物陈列。
建设新山村
——干部下放上井冈山四周年节日
井冈天下胜,佳名久著闻,
天险黄洋盖,圣地大井村。①
烟云呈仙境,②
竹木蔚萧森。
未闻骑白鹿,还歌二羊擒,③
仿佛闻鼓角,叙旧余老成。④
星星燎原火,燃红天上云。⑤
山区重建设,倏尔四经年,
青春冶一炉,锻炼比金坚。
上下同辛苦,建国立本根。⑥
水石齐驯服,生产日以繁。⑦
遗迹重恢复,同惊面貌新,⑧
平地楼台起,灯火曜列星。⑨
岁暮庆佳节,我幸兹登临。⑩
妙舞拟仙蝶,清吹啭凤音。⑪
天下好儿女,同羡“井冈人”,
青春能预此,不负好青春!⑫
〔注〕
①井冈山黄羊盖,高及千七百余米,小路一线直下达垄市,为五大哨口之一,地势特别险要。毛主席和朱委员长,当年均于此同军民负米上山。大井村则毛主席和朱委员长均住过,为当年红军总指挥部,住处虽经一再烧焚,近已恢复原状。
②十二月二十五日与钢鸣、江帆诸同志参观黄羊盖。到时适值云散雾开,峰峦逐一呈现,青碧明灭,雄秀壮美,不可仿佛,下山小路亦渐渐清楚。不过半小时,即被白云全部封锁,为一生所仅见奇景。
③井冈山本属罗霄山脉,为道家洞天福地之一,《列仙传》称卫叔卿乘白鹿驾云车事,本地人却无所知,惟传当年红军击溃国民党杨池生、杨如轩二师时歌谣,“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白匪两只羊。”
④大井村邹文楷老同志,为当年暴动队队长,尚能记述当时许多情况。茨坪敬老院一老同志,是当年这区秘书,也能叙述许多旧事。
⑤毛主席在茨坪住时,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诸文,其住处已经恢复原状。
⑥为响应中央建设山区号召,江西省政府于一九五七年起,前后下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沈从文散文选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