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意志和表象-1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8mb。
书籍内容:

《海纳百川・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哲学
(外国哲学家著作)
作为意志和
表象的世界
(1)
(德国)叔本华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一版序
我原预定在这里提示一下应该怎样读这本书,才能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加
以理解。要由这本书来传达的只是一个单一的思想,可是,尽管我费尽心力,
除了用这全本的书以外,还是不能发现什么捷径来传达这一思想。我认为这
一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之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正是因为寻求了
好久而找不到,所以有历史素养的人们,虽有普林尼早就给他们讲过“直至
成为事实之前,多少事不都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吗?”(《自然史》,7.1.)
仍然以为这是干脆不能发现的东西了,犹如不能发现点石成金,医治百病的
仙丹一样。
上述这一待传达的思想,按人们所从考察它的各个不同的方面,就分别
出现为人们曾称之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的那些东西。诚然,如果这思
想就是我所认为的那东西,如上面所交代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是这一切。
一个思想的系统总得有一个结构上的关联,也就是这样一种关联:其中
总有一部分[在下面]① 托住另一部分,但后者并不反过来又托住前者;而是
基层托住上层,却不为上层所托起;上层的顶峰则只被托住,却不托起什么。
与此相反,一个单一的思想,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广泛,都必须保有最完整
的统一性。即令是为了传达的方便,让它分成若干部分,这些部分间的关联
仍必须是有机的,亦即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每一部分都同样涵蕴着全体,正
如全体涵蕴着各个部分一样;没有哪一部分是首,也没有哪一部分是尾。整
个思想通过各个部分而显明,而不预先理解全部,也不能彻底了解任何最细
微的部分。可是,尽管一本书就内10
容说和有机体是那么相象,但在形式上一本书总得以第一行开始,以最
后一行结尾;在这方面就很不和有机体相象了。结果是形式和内容在这儿就
处于矛盾的地位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深入本书所表达的思想,那就自然而然,除了将这
本书阅读两遍之外,别无良策可以奉告,并且还必须以很大的耐性来读第一
遍。这种耐性也只能从一种自愿培养起来的信心中获得:要相信卷首以卷尾
为前提,几乎同卷尾以卷首为前提是一样的;相信书中每一较前面的部分以
较后面的部分为前提,几乎和后者以前者为前提是一样的。我之所以要说“几
乎是”,因为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并且,只要有可能便把比较最不需要由后
面来说明的部分放置在前那样的事,以及凡是对于容易理解和明晰有点儿帮
助的东西,都已忠实地、谨严地做到了。是的,在这方面要不是读者在阅读
中不只是想到每处当前所说,而且同时还想到由此可能产生的推论这也是很
自然的,从而除了本书和这时代的意见,估计还有和读者的意见,实际上相
反的那些矛盾之外,还可能加上那么多预料得到,想象得到的其他矛盾,假
如读者不是这样,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达到如下的情况,即原来只是
误会也必然要表现为激烈的反对了。于是人们更不认识这是误会了,因为艰
苦得来的论述之清晰,措词的明确,虽已使当前所谈的东西所有的直接含义
无可怀疑,然而总不能同时说出这当前所谈的和其余一切一切的关系。因此,
在读第一遍时,如已说过的,是需要耐性的。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
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对于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用一
① 方括号内的话系译者所加,下同。――编者注
种完全不同于前此的眼光来了解。此外,对于一个很艰深的题材要求其可以
充分理解乃至不甚费力便可以理解,这种认真的努力使间或在书中这儿那儿
发现重复,是具有理由的。整个有机的而不是链条式的结构也使间或要两次
涉及同一个段落有其必要。也正是这一结构和所有一切部分间的紧密关联不
容许我采取我平日极为重视的划分章节的办法,因而不得不将就把全书分为
四篇,有如一个思想的四种观点一般。在每一篇中,都应留意不要因必须处
理的细节而忽视这些细节所属的主要思想以及论述的全部程序。这便说出了
对于不太乐意(对哲学家不乐意,因为读者自己便是一位哲学家)的读者要
提出的第一项不可缺少的要求。这对下面的几项要求也同样是不可少的。
第二个要求是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这篇序论并不在本
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为
题就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
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本书也处处以那篇论文的内容为前提,犹如该论
文就在本书的篇幅中似的。并且还可以说,那篇论文如果不是先于本书几年
前就已出版了的话,大概也不会以序论的形式置于本书卷首,而将直接并合
于本书第一篇之内。现在,凡在那儿已说过的,在本书第一篇内就都省略了;
单是这一缺陷就显示了这第一篇的不够圆满,而不得不经常以援引那篇论文
来填补这一缺陷。不过,对于重抄自己写过的东西,或是把说得已够明白的
东西,重复辛苦地又用别的字眼儿来表达一番,那是我极为厌恶的。因此,
尽管我现在很有可能以更好的形式赋予那篇论文的内容,譬如说清除掉我当
时由于大局限于康德哲学而有的一些概念,如“范畴”、“外在感”、“内
在感”等,我还是宁愿采取这随时随地填补缺陷的办法。同时,我在那时也
决未深入地在那些概念上纠缠,所以那篇论文中的这些概念也只是作为副产
品而出现的,和主题思想完全不相干。因此,只要理解了本书,在读者思想
中就会自动的纠正那篇论文中所有这些处所。但是,只有在人们由于那篇论
文而充分认识了根据律之后:认识它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对什么有效,对
什么无效,认识到根据律并不在一切事物之先,全世界也不是先要遵从并符
合根据律,作为由根据律推论来的必然结果才有的,倒不如说这定律只不过
是一个形式;假如主体正是进行认识的个体,那么,常以主体为条件的客体,
不论哪种客体,到处都将在这种形式中被认识:只有认识了这些之后,才有
可能深入这里第一次试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于过去一切哲学思维的方法。
但是,上述那种厌恶心情使我既不愿逐字抄写,也不愿用别的更差劲的
字眼儿(较好的我已尽先用过了)第二次去说同一的东西;这就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叔本华-意志和表象-1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