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的革命》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1mb。
书籍内容: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科学与革命
第1章 导论
第2章 科学革命的几个阶段
第3章 鉴别科学革命发生与否的证据
第二部分 历史上对“革命”和“科学中的革命”的看法
第4章 “革命”概念的转变
第5章 科学革命:对科学革命的首次承认
第6章 第二次科学革命及其他革命?
第三部分 17世纪的科学革命
第7章 哥白尼革命
第8章 开普勒、吉伯和伽利略:物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第9章 培根与笛卡尔
第10章 牛顿革命
第11章 维萨里、帕拉切尔苏斯和哈维:生命科学中的一场革命?
第四部分 18世纪革命概念的变化
第12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变革
第13章 18世纪的科学革命观
第14章 拉瓦锡与化学革命
第15章 康德的所谓哥白尼革命
第16章 德国不断变化着的革命语言
第17章 产业革命
第五部分 19世纪的科学进步
第18章 靠革命,还是靠进化?
第19章 达尔文的革命
第20章 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
第21章 一些其他的科学发展
第22章 三位法国人的观点:圣西门、孔德和库尔诺
第23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
第24章 弗洛伊德的革命
第六部分 革命的20世纪
第25章 科学家的观点
第26章 历史学家的观点
第27章 相对论和量子论
第28章 爱因斯坦论科学革命
第29章 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说:地球
第30章 结论:作为科学革命特征的改宗现象
※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鲁旭东 赵培杰 宋振山 译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前言
  谨以此书献给我近半个世纪的朋友和同事亨利・格拉克

  献给我的良师益友恩斯特・迈尔

  献给我从事科学革命研究的朋友和研究生鲁伯特・霍尔和玛丽・霍尔以及保罗・罗西

  这部《科学中的革命》,对四个世纪以来的革命这一概念进行了历史探讨和分析研究。这么复杂的一个课题,由于所涉及的事件、人物以及思想等等如此之广,因而似乎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大量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一下从一种富有革命性的思想的萌动开始到相当多的科学家们接受并运用一门新科学为止这一过程中,科学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科学中的某一组特定的事件是否构成一场革命这类问题的判断,肯定是因人而异的。而我,则为是否发生了科学革命,提出了一组判断标准――一组以历史证据为依据的标准。我所说的那些阶段和标准(本书的第2章和第3章分别对它们进行了概述),构成了本书的分析框架。

  本人运用这一框架,批判地考察了现代科学存在以来的四个世纪中所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科学革命。导论部分所论述的是,这四个世纪各个时期的政治革命或社会革命,以及当时革命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因为我发现,在科学语境范围内,“革命”这个词的出现,总是既反映了一些有关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流行理论,又反映了人们对实际当中业已发生的革命的某些认识。所以,我对这里所讨论的每一场科学革命的思考,都是以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作为背景知识的。

  我们必须把历史上人们对革命的看法与历史学家对革命的看法区别开。前一部分所包含的是,人们在革命时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各个时期中的观点,这一部分都是一些客观的历史事实和资料;而后一部分所包含的则是,人们目前的一些主观的看法。当然,对于本书所讨论的每一场革命,我也作过一番主观的、史学家式的评价。不过,我在每一个例子中也都强调了历史证据的重要性。几乎在每一个事例中,这两方面都是融合在一起的;那些通过了历史证据检验的革命,在今天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眼中,仍会被看成是革命。不过,通过历史证据与历史学家所作判断的比较,也揭示出了一些令人迷惑的异常现象。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对历史证据的研究表明,科学革命这一概念,像革命这一概念本身一样,并不是、也没有成为固定不变的东西。例如,本书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就证明了:在科学进步是以渐进增长的方式为主还是一系列革命的结果这一问题上,科学家们和史学家们的观点是木断变化的。除了对科学革命总的看法方面有变动外,人们在判断某些特定的事件是否具有革命性这方面的观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哥白尼革命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那种认为随着1543年《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天文学出现了一场革命的看法,只不过是18世纪天文学家们幻想的产物而已;这种看法曾流行一时,以致于哥白尼革命一度成了科学革命的范式。然而,史学家们对历史证据的批判性考察证明,那根本不是什么哥白尼革命,它充其量可以被称之为是一场伽利略和开普勒革命。

  时过境迁,甚至对于一些伟大的政治革命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人们的认识也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人权论》(1791)中,托马斯・潘恩解释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怎样把一种新的革命性思考引入了政治科学之中。潘恩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所写的那些小册子,他最著名的著作有:《常识》以及《危机》等等,他的《人权论》则是作为对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感想录》(1790)的答复而写的。从美国和法国的一些事件中,人们对于革命有了新的认识。潘恩对这种新的观点的解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说明,政治概念的产生不仅与理论有关,而且与现实当中发生的事件有关:以往号称的革命,只不过是更换几个人,或稍稍改变一下局部状况。这些革命的起落是理所当然的,其成败存亡对革命产生地以外的地区并不能发生什么影响。可是,由于美国和法国的革命,我们看到现在世界上事物的自然秩序焕然一新,一系列原则就像真理和人类的存在一样普遍,并将道德同政治上的完美以及国家的繁荣结合在一起。

  然而,到了1853年,亦即以上论述过了不足半个世纪,朱塞佩・马志尼就不再把法国大革命看作是进步的政治活动的楷模了。他写道(19O7,251):“法国的进步是依赖其自身的力量把自己从18世纪和旧的革命中解放出来的。”他论证说,法国大革命“不应当被看作是一个行将实施的计划,而应当被看作是一个活动的总结:它不应当被看作是一个新时代的开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科学中的革命》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