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罪行实录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7mb。
书籍内容:
人间地狱: 日本侵华罪行实录
作者:陈建辉 主编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
人间地狱“无人区”(图)
“无人区”冀热辽行署关于热南、冀东集家
并村(人圈)惨状的调查报告
敌寇对中国人民的残杀、统治是无奇不有,无所不为的,但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决不会因此而压制下去,相反的时刻打击着敌人,特别是分散在各个山沟的人民,凭借着山地的有利条件开展着对敌的周旋,因此敌人认为最美妙的也就是对中国人民最残暴的做法――制造“无人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的春天,敌寇在我冀热辽区从古北口到山海关,长约700余里的长城两侧,包括承德、密云、迁安、兴隆、平泉、青龙、滦平、遵化、凌源等县,长城以北40里,以南20里,均不让有一个中国人存在,开始了残酷的集家并村办法:第一阶段,先把三家五家太分散的零散户,集中到村庄里。这是“命令”,不去就是烧杀抢。但老百姓不是那样温驯的,除开展“非法”斗争外,还利用一些“合法”的斗争,拖延时间。三十一年(1942年)开始了集家的第二期,不只零散户要集中,而且要把所有的小村子都集中在离长城40里以外山沟口较大村里名之曰“部落”,亦名“人圈”。但中国人民能够服从这个“命令”么?绝对不能,因此“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残暴的施行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敌寇的兽群每天在山沟里、山顶上进行“扫荡”与搜索,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就是一所茅草窝铺也难免灰烬的命运,牲口和财物抢掠一空,就是不通人事的鸡犬也难逃活命。这样的搜索“扫荡”一个村至少在几次以上,在马尾沟竟烧杀了14次。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第一次被烧了房子,他们又搭起茅屋来,但是狠心的敌人又来个二次放火。经过数次“搭”与“烧”的斗争,群众的力量使尽了,只得隐蔽在水[山]沟里、大树下、土谷里,以减少目标,略避风寒。但是敌人还有更残酷的办法,在每个山头上分布着碉堡,监视着人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人影,必追逐杀死而后已。因此,躲在山谷里的人们连火都不敢生,恐怕烟火暴露了消息。母亲抱着小孩,时刻不敢让他离开奶头,恐怕孩子的哭声把敌人引来。有的孩子在止不住哭泣时,可怜的让他母亲长久的用奶头塞死。马尾沟只4个小村,70户人家,竟被杀死50余人。好多村庄被杀在半数以上,全家被杀的也为数不少。有42 000平方里的土地上成为人烟罕见的一片凄凉了!
住在部落附近的人们不得已跑在“人圈”里,都过着非人类的生活(部落都在千户以上)。“人圈”里有严密的特务组织,规定有“思想犯”“政治犯”“运输犯”“秘输犯”等犯罪条款,谁要表现任何一点活动,或是看见那个人不顺眼时,就加上[之]予某一罪名结束了他的生命。从到“人圈”的一天,再不能与外面发生任何关系,就是相隔咫尺的村庄也不准互相来往。10里以外的土地即不让种,凡是一个能拿动枪的男人,都要编为自卫团,每晚巡查不能睡觉,白天才能抽点时间休息,但是如何休息得下呢!因为他们又都是“勤劳奉公”队的队员,每月都要抽出15天到20天的工夫“勤劳奉公”,不是修“人圈”外的壕沟就是修山头堡垒;不是修汽车路,就是修火车道;不是到附近县做工,就是到东北矿厂,他们的劳役没有服完的时候,以至于死。“人圈”里的生活完全是配给制,白面大米根本不让吃。其他用品的配给,着实可怜,每人每年的布匹配给,至多不过3尺;他们所打的粮食还不够交税,如住宿捐每户每年80元,军需捐每人每季7元,飞机献金每人7元,每人还得交“钢钝”5个,如没有交款,每个折5元,一年一次募捐每亩地17元,还有附加捐等等。这仅仅是所知的数种,总计每年每亩地至少负担80斤粮食,他们穿什么吃什么即可想而知了。“人圈”里的女人们,一般定有两种制度,一种是“跑人圈”,在每天的早晨,所有的青年妇女,掷下她的可爱的小孩子先到“人圈”外跑一个圈,然后才能回家做饭奶孩子,不然就要犯罪。第二种是“跑山”,每礼拜一次,把妇女们集中在一个山麓下,发号赛跑。但山头早已暗藏着一些丧尽良心的狗腿警察,在妇女快到山顶时,纭…的枪声,把女人们吓个抖擞而后快,这就是那[所]谓“锻炼”,谁要不去,马上定个思想不良的罪名成为刀下鬼,“人圈”的妇女们被敌人的奸淫污辱已成为“公开合法”,因为抗拒,被处通匪者不是少数。“人圈”的生活此仅一二,实难尽述。
在这块地区里,以9个县计,其中最重要者4县,有600万亩土地在敌人践踏下荒芜了,每亩以产粮3大斗计,以4年计算,共减收粮食720万大石。1000余村庄的房舍片瓦无存;牲畜不见一头,衣服不能遮体,目前有将近50万的人们受着衣食住无法解决而死亡的威胁,此种嗷嗷待哺的惨相,令人心寒!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
热河的血泪仓夷(图)
在日寇统治热河期间,从河北要到热河去,都得经过数十里至百余里的“无住地带”。这地带里所有村庄都被毁灭了,土地不许耕种,真是凄凉满目。过了长城就到统治极严的部落区。每距五六里,就修建1个部落,围以土墙,所以又称“围子”或“人圈”。除了这“围子”以外,其他大小村庄全被毁掉,连在山沟里种地搭的小草棚,也被拆毁。这种部落要到宁城和赤峰以北,才渐渐减少。热河人民一提起“围子”,就有诉不尽的怨恨。
敌人利用“围子”把人民圈管起来,使人民失去了一切的自由。串亲,走口,种地,出入非常的困难。大批的“讨伐队”和伪警察,把“围子”都层层封锁起来。在丰宁县茨营子一村,只269户,就住着“讨伐队”76人,在“联村”里还有30多个警察。“围子”里人民的劳役和捐税特别繁重。经常有3种地区需要劳役:一种是到热河东部背煤修铁路,每次服役半年。一种是到红堂寺煤矿,背煤,盖房,修路,一去也是半年。一种是在本村听差,修路。去热河东部的要21、22岁的青年,自带路费,到那里都穿军队的旧破衣。到红堂寺的要27、28、37、38岁4种年龄的人,到那里吃不饱,不给钱,衣服看见肉。留在本村服役的是30、40两种年龄的。其他年龄的有的当“围兵”,有的当“自卫团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日本侵华罪行实录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