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史读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妇女史读本(博雅人文读本)
作者:邓小南 王政 游鉴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301-16173-9
价格:48.00
目录
CONTENTS
写在前面的话
导言
中国历史上的女主
《列女传》演变透视
女人的中国中古史——性别与汉唐之间的礼律研究
历史记述与历史论述——前后《汉书》中的王昭君故事辨析
鬼胎、假妊娠与中国古典医学中的医疗不确定性
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识
修行与转变——唐代道教女仙生活中的身体和实践
浅谈宋代妇女的守节与再嫁
“空间”与“家”——论明末清初妇女的生活空间
从宗族、阶级和社区结构来看清代寡妇
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
九葬秋瑾——历史纪念与公共记忆的制造
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
身在衣外——晚清上海的时尚和认同
“追求独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职员的出现及其形象塑造
过新生活、做新女性——南京国民政府对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闺情、革命与市场——由民初弹词小说家姜映清谈起
革命与恋爱——19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情爱问题的抉择与讨论
公众的形成——1930年代中国的情感与媒体炒作
写在前面的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高校陆续开设中国妇女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感觉到研究成果分散、专题读物匮乏。三年前,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的编辑们,注意到这种情况,主动找到我们,希望能为学生们编辑一部妇女史读本。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欣然接受下来。
从应允下来的那天到今日,我们对于海内外的相关论文做了广泛的搜求。考虑到同学们的现实需要,考虑到篇幅的实际可能,读本的选取原则几经调整,文章也随之增删筛汰。我们知道,相较于传统深厚的诸多人文学门,妇女史还是年轻的学术领域。其成长成熟,有赖于多元化的尝试与积极的反思;其研究队伍的发育壮大,也有赖于今日读者的加盟。因此,在读本有限的篇幅中,我们希望有不同类型的研究案例,尽可能呈现较为丰富的面貌,从文章内容的涵盖面,到研究方法的代表性,为青年朋友提供“不一样”的启发。
应该说明的是,这一读本中,海外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颇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陆的妇女史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大陆同学接触海峡彼岸及欧美研究的机会较少,我们应该尽量选取典型文章,提供借鉴中的方便。另外,和本丛书的其他读本相同,我们没有选取主编人的研究作品。
我们要感谢具有学术眼光和教育责任感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特别是做了大量实际工作的刘方、陈甜和武芳三位同仁;感谢哥伦比亚大学高彦颐教授对英文篇目的推荐;感谢全体作者、翻译者不计报酬的支持与合作;感谢密西根大学研究生平鹿为联系英文原著翻译许可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谢所有慷慨授权我们选用已发表的论文的刊物和出版社。是你们,使得本书的面世成为可能。
邓小南 王政 游鉴明
2011年3月
导言
关于中国妇女与性别史论文集的出版,最早由鲍家麟首开风气,于1979年主编了《中国妇女史论集》;1981年,李又宁与张玉法也合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其中《中国妇女史论集》发行最久,迄今共计八集。(注:鲍家麟编著的《中国妇女史论集》由台北稻乡出版社于1979年发行、1991年出版续集,至2009年已出版八集;1981年与1988年李又宁、张玉法也先后编辑出版《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一和二辑。)这十年来,由于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日渐受到重视,以及妇女史会议论文与期刊论文的不断增加,有更多学者投入中国妇女与性别史论文集的编辑工作。这些论文集多半采专题方式编纂,在历史断限上,有通史也有断代史;至于论文作者不限华人,也包括从事中国妇女史的日本或西方学者,让妇女史研究走入国际化。(注:秦孝仪主编:《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集》(台北:财团法人中正文教基金会,2000年);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吕芳上主编:《无声之声(Ⅰ):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游鉴明主编:《无声之声(Ⅱ):近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罗久蓉、吕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收入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第9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游鉴明、罗梅君、史明主编,洪静宜等译:《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李贞德主编:《性别、身体与医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李贞德主编:《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台北:中研院·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姜进等著:《愉悦大众:民国上海女性文化解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胡春惠主编:《宋美龄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9年)。)《中国妇女史读本》便是汇集中、外妇女史论文,以通史方式编纂的论文集。
近年来,随着新史料的出土与发现,还有妇女史观的多元化,中国妇女史的研究视角越来越广泛,重新解读或诠释妇女问题成为热门研究,《中国妇女史读本》所推荐的19篇论文,就试图提供中国妇女史新的研究方向,尽管有的论文发表多年,却是研究典范,值得读者捧读再三。为方便分析,我把本书收入的19篇论文,分成妇女地位、性别与身体、书写妇女、妇女形象建构、媒体与性别、恋爱与婚姻等六部分。
就妇女地位的探讨来说,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妇女受到“重男轻女”观念和各种规范的限制,她们的地位自古以来就十分低下,一直要到近代才有机会翻身,然而,这真是一种绝对的说法?细读杨联陞、李贞德和陈弱水的论文,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杨联陞在《中国历史上的女主》中指出,虽然众所周知,传统是一个男权和父系的社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妇女史读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