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
图书信息
《罗辑思维(定制版)》序
初 版 序
第一卷 隐公元年春
第一章 《春秋》第一义
(一)始隐问题
(二)元年:字浅义深
第二章 春王正月
(一)公羊三统论
(二)“公即位”的缺书
第三章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一)从盟誓的社会渊源管窥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矛盾
(二)信用从何而来与仪式力量
(三)对盟约的有效性的保障
(四)利他和利己
(五)社会进化与历史进步
第二卷 隐公元年夏
(一)郑国的立国与迁徙:从郑国东迁看古人的家国观念
(二)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三)克段事件的时间跨度与阴谋理论
(四)《左传》的“书曰”和“君子曰”
第二章 公羊克段解
第三章 穀梁克段解
第四章 “克”字诸家解
(一)训诂之争与义理之争
(二)诛心之论与原心定罪·赵盾弑君
(三)志同则书同:矫枉过正
(四)经与权之一例:许穆夫人
(五)晋人纳接菑于邾娄,弗克纳
(六)诛杀亲族的礼仪
(七)郑伯之弟段出奔共,秦伯之弟鍼出奔晋
第五章 克段的事件疑点与褒贬分歧
(一)救时之弊,革礼之薄:啖助、陆淳、赵匡的学术革命
(二)宋学管窥
(三)宋元之际:不仕二朝与华夷之辨
(四)明代:靖难之变与克段新解
(五)清代克段解三例
(六)结 语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熊逸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8(2015.12重印)
ISBN 978-7-5502-5142-7
Ⅰ.  ①隐…  Ⅱ.  ①熊…  Ⅲ.  ①思想史-研究-中国-春秋时代  Ⅳ.  ①B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85278号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熊  逸 / 著 
责任编辑 夏应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新华书店经销
印  刷 北京文昌阁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开  本 880mm×1230mm 1/32
印  张 12.5
字  数 160千
版 印 次 2015年8月第1版 2015年12月第3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02-5142-7
定  价 4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发现图书质量问题,可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68210805
《罗辑思维(定制版)》序
感谢罗辑思维,使这本书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有必要事先警告读者的是:这是一本相当枯燥的书,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枯燥的一本,也是当年所做的一次很大胆的尝试。当时我想从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点折射出整个儒家思想史的宏大框架,书名原本拟作《作为观念史的历史:对〈春秋·隐公元年〉的个案分析》。出版社不喜欢这样的书名,故而以《春秋大义》第二部的面目包装上市。这是出版行业的惯常现象,是很多书籍的共同命运,对此我也只有徒唤奈何了。
这次应罗辑思维的定制要求,在原稿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删改,剔除了大量的考据文字和繁复的注释,使那些思想性较强的章节更为突出。我并不反感这样的改变,毕竟时隔多年,自己对旧作越发看不惯了,总想这里删删、那里改改。
熊 逸 
2015年6月
初 版 序
1
一部经学史就是一部误读史。
然而,对于我们而言,探求经籍之正解虽属理所当然,梳理历代的误读却也有着另外一番趣味。况且,误读对历史的影响甚至还要远远大于正解,若要了解历史,理解误读往往会比理解正解更为重要。
当初,一代代的经学家与政治家不断在以事实与虚构交织的历史来影响时下的政治,他们对经籍的探微求玄往往求之越深则失之越远。在“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指引之下研究这种意识形态本身,这一工作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两千年之久。于是,一片片的玉石与一根根的金线在无数人的精心打磨与织造之下成就了一袭精美绝伦的金缕玉衣,夸张地包裹起了圣人的尸体——那是一具存在于所有人的信念中的圣人的尸体。可以联想一下实际发生的事情:我们对出土的那件金缕玉衣的关注和赞叹不是大大超过了对中山靖王本人的热情吗?
所以,我这里进入《春秋》一经三传,既从经籍本身的求是入手,同时也会详论经学史上的种种阐释与纷争。
本书所做的是一种解剖跳蚤式的工作,试图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记载中抽出一年,来做全景式、历时性的分析,梳理历代学者对这一段被神圣化的文本的种种不同的定义、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解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无穷无尽的辩难,并展示这些定义、信仰、解读与辩难是如何影响着不同时代的政治理念与社会思潮的。叙述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经典借以成形的先秦社会,二是由对经典的阐释与应用而形成的思想史脉络。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最高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唯一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其他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最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和王安石都退避三舍,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
2
中国人一向被认为有着世界第一的历史传统,而实质上,中国历代对历史的态度与其说表现为一种历史传统,不如说表现为一种政治传统。史,是作为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附属物而绵延了两千多年的,所谓秉笔直书的精神无疑是被曲解与夸大了的——至少是在另外一种“秉笔直书”的层面上被理解的。这正是本书在梳理“《春秋》三传”之阐释史的过程中要展现给读者的。
经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举例来说,明代嘉靖朝嚣嚣多年的“大礼议”,在现代人看来,大家在头破血流中争论的问题实属无聊——为什么非要皇帝把父母当成叔叔和婶婶?但在经学背景下观察,就会知道那些“愚蠢无聊”的大臣拼了性命所争的东西确实是关系重大的。但是,大臣们誓死捍卫的那一则春秋大义,在现代史家的考据之下,却有可能被证明为错,甚至是从其 ............

书籍插图:
书籍《隐公元年》 - 插图1
书籍《隐公元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隐公元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