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斋词话(词系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著;彭玉平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
ISBN 978-7-5325-5397-6
Ⅰ.白… Ⅱ.①陈…②彭… Ⅲ.词话—中国—清代 Ⅳ.I207.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25517号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 著 彭玉平 导读
(上海瑞金二路272号 邮政编码200020)
(1)网址:www.guji.com.cn
(2)E-mail:guji@guji.com.cn
(3)易文网网址:www.ewen.cc
发行经销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制版印刷 上海丽佳制版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889×1194 1/36
印张 8
插页 2
字数 180,000
印数 1-5300
版次 2009年8月第1版
2009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325-5397-6/I·2129
导 读
彭玉平
清词素称中兴,其中词学之发达,乃是其中之关键,从云间派、浙西派、常州派到临桂派,词派转换之间,词学思想的纷争也交叉其中。迄晚清之时,词学理论的门户之争渐趋消歇,而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相继而起,蔚然而成有清一代词学之璀璨结响。其中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不仅在三本词话中时序最早,而且其涉猎范围最广,篇幅最富,在以核心范畴为主,持以批评词史,总结理论方面,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都堪称是导夫先路之作。20世纪30年代,吴梅《词学通论》名动一时,其中许多观点即取资于《白雨斋词话》,因而其价值和意义值得充分估量。
一、陈廷焯其人及著述
陈廷焯(1853-1892),原名世焜,字耀先,一字亦峰,镇江丹徒(今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陈氏一生以读书、著述、授徒为务,曾随父亲陈铁峰流寓泰州、黄岩等地,其生平《丹徒县志摭馀》和《续志》有简略记载,《续纂泰州志》亦将其列入“人物流寓类”。陈氏幼承庭训,早年致力诗词,中年潜心医理,笃志古文,而其志则在于经世济时,“尝言四十后当委弃辞章,力求经世性命之蕴”(王耕心《白雨斋词话·序》。本文以后所引用有关《白雨斋词话》文本及序跋文字,仅在引文后括注篇名或卷数)。
陈氏一生交游颇广。居丹徒时,曾过镇江,在焦山松寥阁有题壁。寓居泰州时,到过靖江、宜陵等地,集中并有纪游之作。己丑年(1889)为赴礼闱试去过北方,途径山东等地。迁居浙江黄岩时,道经南京、杭州等地。早年也曾南下广东等地。陈氏所到之处,广交学友,切磋学问,尽览当地名胜。
陈氏为人性情忧郁,年十四,读谢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诗句而“为之拍案惊绝,十馀日不敢起视焉”(陈廷焯《骚坛精选录》卷七,未刊,手稿今藏陈氏后人处),后来随着家道中落,流寓异乡,屡困科第,以“怨”命题的诗词频见于《白雨斋诗抄》、《白雨斋词存》之中。王耕心《序》说他“父兄之劳,靡不肩任;宗族之困,莫不引为己忧”。家族是如此,个人志向的困顿更是如此,其《出东门》诗云:“但看古来豪杰士,功名坎壈空尔为。矧余驽钝力不足,忧愁郁结当告谁?”则其忧郁的性情其实是渗透到许多方面的。
陈廷焯治学精苦,对经史根究义理,贯穿本原;对诗文取法乎上,标格甚高,早年作诗更是不屑于杜甫以外之人物。陈氏一生著述较富,其弟子包荣翰说他“著作林立”,王耕心也言及陈氏去世后“遗书委积,多未彻编”,可惜大都散佚。据笔者考索,约有以下八种:
1.《词则》,词选,分大雅、放歌、闲情、别调四集,以“大雅”为正,三集副之。凡24卷,选词2360首,手稿今存陈氏后人处,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
2.《白雨斋词存》,词集,凡46首,有光绪甲午年(1894)刻本。
3.《白雨斋诗抄》,诗集,凡82首,有光绪甲午年(1894)刻本。
4.《云韶集》,词选,凡26卷,选词3434首,为早期选本,未刊,手稿今藏南京图书馆。
5.《词坛丛话》,词话,不分卷,凡106则,唐圭璋《词话丛编》有收录,手稿今藏南京图书馆,位列《云韶集》之前。
6.《骚坛精选录》,诗选,残本,现存合六朝、盛唐诗选,附评,未刊,手稿今藏陈氏后人处。
7.《希声集》,诗选,凡六卷,一称八卷,未见稿本、刻本,或已佚。《白雨斋词话》卷十云:“余选《希声集》六卷,所以存诗也;《大雅集》六卷,所以存词也。”《大雅集》乃其词选《词则》四集之一,则《希声集》是否为其一大型诗选之一部分,待考。
8.《白雨斋词话》,词话,详下。
另有《唐诗选》和《二十九家词选》两种拟作,虽纲目初具,但未必成书。
二、《白雨斋词话》的版本源流及形成原因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自序》撰述于光绪十七年(1891)末,而其初稿则完成于1890年,并曾亲携初稿请王耕心为序,此后可能经过一年多的修订而定稿。故王耕心在《白雨斋词话序》中虽然提到陈廷焯去世之时,遗书“多未彻编”,但“手录《词话》,已有定稿”,故十卷本词话的定稿工作可能一直持续到陈廷焯去世前不久。陈廷焯对于词话的付梓是谨慎的,其甥包荣翰《白雨斋词话跋》云:“亦峰舅氏……所著《词话》八卷……荣请付梓以公诸世,舅氏不许,谓:‘于是编历数十寒暑,识与年进,稿凡五易,安知将来不更有进于此者乎?’则舅氏之浸润沉潜于此道,岂寻常诣力所能造也耶?”包荣翰此跋当作于八卷本编订之后,故有“《词话》八卷”云云,而其中所谓“数十寒暑”云云,则是就陈廷焯学词体悟之经历而言的,固非词话具体写作所历之时间。
就目前流传的情形来看,《白雨斋词话》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一为八卷本,凡696则,有光绪甲午(1894)刻本,附《白雨斋诗抄》、《白雨斋词存》,此后唐圭璋《词话丛编》收录之《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维沫校点本《白雨斋词话》等,均出此甲午刻本;二为十卷本,凡738则,手稿今藏陈氏后人处,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末附唐圭璋《后记》),齐鲁书社有屈兴国校注之《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上、下册)。
为什么一种词话会出现两种版本?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十卷本为陈廷焯生前所定稿,故其自序有“萧斋岑寂,撰《词话》十卷” ............

书籍插图:
书籍《白雨斋词话(词系列)》 - 插图1
书籍《白雨斋词话(词系列)》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白雨斋词话(词系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