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丛书名:高宣扬文集
作者:(法)高宣扬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13-15965-6
价格:79.00元
目录
CONTENTS
高宣扬文集总序
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及其理论效应:2016年新版序
1990年版序
1987年版序
1984年版序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第一节 卢森堡对布尔什维克理论的批判
第二节 科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疑
第三节 卢卡奇将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尝试
第四节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第二章 新马克思主义的崛起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开展
第二节 “批判理论”——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章 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批判理论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理论的历史观
第三节 批判理论的真理观
第四节 批判理论对社会的总批判
第五节 批判理论对理性的批判
第四章 霍克海默
第一节 霍克海默的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节 霍克海默对于理性的批判
第五章 阿多诺
第一节 阿多诺的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节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第三节 阿多诺的美学观
第六章 马尔库塞
第一节 马尔库塞的思想发展过程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
第七章 哈贝马斯
第一节 哈贝马斯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新型的认识论
第三节 向语言哲学的转折
译名索引
拉毕卡教授与高宣扬教授在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系,1987年
霍耐特教授与高宣扬教授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2013年
出版于巴黎的《当代马克思》创刊号封面,高宣扬教授为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
登载于《当代马克思》创刊号的高宣扬论文《剧烈变动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台湾洞察出版社,1989年
高宣扬文集总序
当我个人生命创建第七十环年轮的时候,我幸运地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队伍的一员,使我的学术生命有获得新生的可能,我的生命也由此获得新的可能性,上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命乐曲。所以,我在交大“学者笔谈”上发表题名为“新鲜的交大人”的感言:“历史总是把我们带领到远离故乡的世界尽头,但有时又突然地把我们带回故居和出发点。历史使我们学会了感恩”。其实,生命永远是在自我给予和接受给予的交互往来中延伸,所以,感恩始终伴随着生命自身,构成了生命交响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生命的价值及尊严奠定本体论和伦理基础。
生命是一部无人指挥的交响乐,自创自演,并在不同的社会遭遇和生活历程中一再地自我协调,演奏出一曲又一曲美丽动听的自然乐曲,弹奏出每个人在社会、文化、历史的不同命运,演播成充满悲喜交织的无数千变万化的生命故事。
我的书实际上就是我个人生命历程的自我展现。每一本书从不同角度讲述着不同阶段的生命故事。生命的故事千差万别,归根结底,无非就是生命对自身生长发展的自我关注,都是由生命内在创造力量与周在世界各种因素相遭遇而交错形成的。生命在自我关注的过程中,总是以顽强的意志和万种风情,一方面激励自身在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悖论困境中脱颖而出进行创造更新,另一方面严肃正视环绕生命的外在客观力量,自然地要对自身的命运进行各种发问,提出质疑,力图寻求生存的最理想的优化状态,从而有可能逐步演变成哲学性的探索,转化为生命的无止尽的形而上学的“惊奇”,对生命自身、对世界万物、对历史以及自身的未来前景,进行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反思。
从学习哲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牢记古希腊圣贤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就是一种好奇”的教诲。从1957年以来近60年的精神陶冶的结果,却使我意识到:“好奇”不只是哲学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一切生命的生存原初动力。因此,对我来说,生命的哲学和哲学的生命,就是血肉相融地构成的生命流程本身。
生命的反思虽然表达了生命成长的曲折复杂历程,隐含着生命自身既丰富、又细腻的切身感受,但绝不会封闭在个人狭小的世界中,也不应只限于文本结构之中,而是应该置于人类文化创造的生命运动中,特别是把它当成人的生命本身的一个内在构成部分,从生命的内与外、前与后,既从环绕生存的各种外在环境条件的广阔视角,又从生命自身内在深处的微观复杂的精神状态出发,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试图记录一个“流浪的哲学家”在四分之三世纪内接受思想文化洗礼的历程,同时也展现对我教诲不倦的国内外师长们的衷心感恩之情。
最后,我还要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刘佩英女士和刘旭先生,他们对本文集的出版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高宣扬
2016年4月8日
马克思思想的生命力及其理论效应:2016年新版序
根据最权威的“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即A&HCI)对全球1,100种最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以及6,000多种出版物中抽取的引文数据,在1993—2000年间,被引用最多的十名作者中,首推马克思,而在马克思之后的重要作者和著作,按顺序分别是列宁、莎士比亚、亚里士多德、《圣经》、柏拉图、弗洛伊德、乔姆斯基、黑格尔和西塞罗。由此可见,不管时代如何动荡,也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马克思始终是人们重点关注的核心人物;在全球化时代,重读马克思著作,特别是他的《资本论》,俨然成风[1]。
像马克思这样的人物,逝世后一百多年,依然成为世界多数人心目中的关注对象,在近现代历史上是罕见的。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及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导致人们对他的思想及其命运的不同寻常的关注,同时引起无止境的不同争论,这一切,不是任何个人或群体靠其主观意志或人为的力量可以控制或操纵出来的。正因为这样,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才值得成为世界范围内学术界持续进行的重大论题。
在中国现代史的整个进程中,马克思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的存在及其辐射出来的精神威力,已经成为任何人都难以阻挡或回避的无形力量。拥护他和反对他的人们,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逾百年左右漫长曲折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马克思主义导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