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排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6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在朋友中、在职场上,是否曾有人这样评价你:“一看就是独生子女。”“你应该有个弟弟吧?”或者,是否在与某人初次见面时,你就会无缘无故地觉得这个人看上去像哥哥或妹妹?
当看到一个性格沉稳又会照顾人的女性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她是家里的长女,而看到一个像小狗一样招人喜欢的男性时,我们又会觉得他一定排行老幺……这种感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即使成长于同一个家庭,假如妹妹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疯丫头(或干脆完全相反),那么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就很有可能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又为何会存在呢?
家庭是最原始的社群。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幼年时所处的成长环境和童年时期的行为方式,对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影响巨大。
童年时期跟怎样的兄弟姐妹共处,以怎样的方式交流接触,这些基本决定了我们的性格。毫不夸张地说:人的性格是由家庭里兄弟姐妹的排行情况所决定的。
我曾采访过许多男女老少,试图了解童年时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究竟会对成年后的人格产生怎样的影响。
采访的结果令人震惊,很多受访者热心地表示:“那时的事至今记忆犹新”“就是因为兄弟姐妹,我才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性格”……相反,几乎没有人觉得“基本没有太大关系”。
结合这些收集来的大量故事,再根据我个人的“家庭排行”方法论,我把人按以下4种类型进行了分析:
长子(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
幼子(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
居中子女(除长子和幼子之外的孩子)
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
本书中的分析不会将男性和女性分而论之。因为在这里我们本质上是按“兄弟姐妹的组成情况”和“出生顺序”来分类的,所以一些人虽是家里年纪最长的儿子或女儿,但整体排名却在最末,所以还是幼子;另一些人虽是最大的女儿或儿子,但在家里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那么这个人就是居中子女。这一点请读者注意。
“家庭排行”方法论一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独生子”或“幼子”
接下来,就让我为各位介绍一下这种“家庭排行”理论是如何思考的吧!
请看下面这张图。有一个事实,也许大部分人都不曾注意,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独生子”或“幼子”,无一例外。
首先,当家庭中第一个孩子出生时,这个孩子就暂时是“独生子”。但在这个阶段,由于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再有弟弟妹妹,所以不能算是“长子”。
相对地,如果某个孩子出生时就已经有哥哥或姐姐,那么他就暂时是家中的“幼子”。
在此之后,如果再有弟弟妹妹出生,那么原来的“独生子”就变成了“长子”,而原本排行老幺的幼子则成为了居中子女。如此一来,家庭中的“排行情况”就将发生变化。
只有家庭中不再有弟弟妹妹出生时,独生子才始终是独生子,幼子也一直是幼子。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独生子”或“幼子”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独生子”或“幼子”,无一例外。这个“独生子”之后如果有弟弟妹妹出生,那么他就变成“长子”,如果没有弟弟妹妹出生,就一直是“独生子”;而“幼子”呢,如果之后还有更小的弟弟妹妹出生,那就会随之成为“居中子女”,如果没有弟弟妹妹,就一直是“幼子”。
经过梳理,长子和独生子在一段时间内同属一组。他们从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父母当作独一无二的孩子,所以基本性格和价值观大体相似。同理,排行居中的孩子和幼子也有一段时间同属一组。因为刚出生就已经有哥哥或姐姐作为行为范本,所以会形成相似的性格。像这样,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因家庭环境而塑造成的性格,被称为“主要性格”。
然后,长子和排行居中的孩子会迎来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这时,他们内心开始萌生两种心态,一方面是父母对自己的爱被抢夺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面对弟弟妹妹的责任感。独生子和幼子,自出生起,命运就不会再发生改变。因为不会再有弟弟妹妹出生,所以内心一直感到满足充实,但会导致责任感稍显不足。而这一类,由是否有新的弟弟妹妹降生而决定的性格,被称为“辅助性格”。
“主要性格”和“辅助性格”二者相乘,就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排行”性格。
“家庭排行”方法论二 与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有哪些具体的性格吧。请看下面这幅示意图。首先是左边的“主要性格=踏实认真”这一组。“长子”或“独生子”由于出生时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所以父母会将期待和关注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他们身上,并且会给他们施加很大的压力。因此,他们无法做明显偏离父母期待的事,不得不踏踏实实地生活。由于被父母像王子、公主那样疼爱着,所以也不会感到慌慌张张,即使稍显笨拙也没关系。最终,往往会形成沉稳大方的性格。
与之相对,右边“主要性格=乖巧懂事”这一组,即家庭中“第二个或更靠后的孩子”,跟年长的哥哥姐姐相比,他们得到的期待和关注相对有所减少,而且出生时,家中就已经有了哥哥姐姐这个“竞争对手”和“眼中钉”。他们的生存战略就是,一边通过察言观色模仿哥哥姐姐,一边聪明地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接下来就是上边的“辅助性格=爱管闲事”这一组。作为“长子”或“居中子女”,他们从小就习惯了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成人之后,也往往容易插手他人生活或喜欢照顾别人。
与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主要性格:长子和独生子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关注和期待,通常“踏实认真”,而居中子女和年纪较小的幼子则“乖巧懂事”。
辅助性格:长子和居中子女对兄弟姐妹的责任感较强,通常“爱管闲事”,而独生子和年纪较小的幼子则“我行我素”。
而下边“辅助性格=我行我素”这一组,他们没有弟弟妹妹。因此,成人之后也不会想去干涉他人,似乎还多少有一点游手好闲,巴不得自己的事也有人代劳。
这些性格和行为特征的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投缘程度。
怎么样?读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果然有些道理?或者依然会有所质疑,“这些特征也只有在家里的时候才会存在吧?”“跟家人在一起时可能确实如此,但……”
这里再重申一次,所谓“家庭排行论”是基于“童年时期与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关系”将人的性格分为4大类的思考方式。本书的观点是,这些影响不仅局限于小时候或跟家人的关系上,还会涉及成年后的人格、职场生活,以及婚姻家庭。
因此,若能深入了解“家庭排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家庭排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