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美]约翰·R.麦克尼尔 著

李芬芳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推荐序
作者序
致谢
序曲 一个挥霍世纪的怪象
第一部 星球运行的律动
第1章 岩石圈与土壤圈:地壳
第2章 大气圈:都会的故事
第3章 大气圈: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历史
第4章 水文圈:水源使用与污染的历史
第5章 水文圈:耗竭、水坝与分流
第6章 生物圈:捕食与被捕食
第7章 生物圈:森林、鱼类与人类入侵
第二部 推动变迁的动力
第8章 更多的人口,更大的城市
第9章 燃料、工具与经济学
第10章 观念与政治
尾声:未来该何去何从?
参考书目
版权页
谨将本书再次献给我的妻子茱莉
致中国读者
在地球上的人类中,少有比中国人更能从对环境史的理解中获益的了。我们可以将环境史定义为对人类社会与其所依存的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演化的研究,它不仅有其知识旨趣,也具有或者能够具有其实践旨趣和价值。
就环境而言,今日中国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中国领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在快速增长,仍然面临一些可供选择的余地。那些在50年或100年前完成工业化的社会已经致力于昂贵的基础设施和观念的积习,难以做出变革。相比之下,摆在中国面前的仍有许多努力和投入要做。中国对此选择如何应对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环境决策之一。
在19世纪,尤其在20世纪,工业化的欧洲(包括苏联)、北美和日本建立了基于化石燃料的资源密集型的高污染的经济。它们如此而为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要,并让自身在军事上强大起来。它们成功了,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不仅在其国内,而且在国外都能感受到。本书将详述这些代价,并试图解释它们为什么会遭受这些代价。
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希望满足其人民的物质需求;像所有大国一样,中国也希望实现军事上的强大。中国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而不让自己和他国遭受那些沉重的环境代价吗?1850年后,基于煤炭的经济体,如英国和德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美国,均产生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了数百万人丧生,并加速了环境变化。所有这些国家都变得依赖化石燃料能源体系,在环境代价变得明显之后仍然难以改弦更张。中国将不得不重蹈覆辙呢还是可以另辟蹊径呢?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世界史上最快速规模最大的城市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美国,以及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欧洲和日本,汽车主导了城市生活,城市规划者修建了无数的高速公路、停车场和加油站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汽车。汽车自有其便利之处,但汽车的泛滥,再加之其他替代性交通方式的损毁,经常损害了城市生活的质量,却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新问题。中国将不得不重蹈覆辙呢还是可以另辟蹊径呢?
中国的巨大优势是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工业化、快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经验。而在100年前,没有任何人知晓以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体系的核心将会付出何种环境代价,尽管今日这些代价是如此一目了然。此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想象一个依赖汽车的社会意味着什么,但现在任何人只要一访洛杉矶即可一清二楚。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任何人理解核废料累积所造成的难题,也没有人明白含氮化肥的无止境使用所造成的生态效应。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如果能从头再来,我们将能做得更好。
相比其他任何大国,中国处于一个塑造21世纪世界环境史的更佳位置。中国在实现其城市化时能够找到一条创造生态可持续的城市而没有致命污染的道路吗?中国在建构其能源体系时能够找到一条避免那些20世纪肆虐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代价的道路吗?中国能够设法协调其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地球的健康吗?
答案仍然不确定,迹象也喜忧参半。但是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它们将逐渐清晰。中国如欲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有所贡献,而不是推波助澜,它必然需要新技术和政治技巧。它还将需要关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是如何演进的确当知识。
在过去,影响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决策是在伦敦或华盛顿做出的,而在不远的将来,最具影响性的决策将是在北京做出的。欲出色地完成此使命,中国人需要回顾过去以更好地设想未来。简而言之,相比其他任何民族,中国人是这个星球上最需要了解全球环境史的民族。
约翰·R.麦克尼尔
2017年2月22日
(余一石 译)
推荐序
20世纪初,西方人开始意识到经济活动正在影响我们的环境。鲑鱼再也无法在遭到化学污染的水域中洄游。工业城市周围的空气充斥着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并随风吹送至田野。每年有数千人因烟雾造成的呼吸道问题失去性命。为获取煤炭,大地被开挖得千疮百孔,往昔风景宜人的乡间也点缀着一堆堆的丑陋矿渣。
这场环境浩劫背后的两个源头,连1900年的观察家都能看得出来。首先,过去将近400万年来持续缓慢增加的全球人口,到了18世纪末开始加速增长,而且这股趋势仍无趋缓迹象。其次,自1760年发生工业革命后,无生命能源(inanimate energy)替代有生命能源(animate energy),人类经济活动因此加快脚步。这些现象让古巴的何塞·马蒂(José Martí)、英国的H.G.韦尔斯(H.G.Wells)等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这种人类活动大规模增加的现象,是否能持续数十年而不造成大自然退化。
倘若这些作家再多活100年,一定会对20世纪加速变化的状况感到讶异。在此期间内全球人口增加4倍,经济规模则扩张14倍,能源用量增加16倍,工业产出则翻了40倍之多。但二氧化碳排放也上升了13倍,水用量增加9倍。这些并非全是坏事。20世纪生产力的提升,的确提高了数亿人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脱离先人的赤贫状态。但这一转变过程的规模与强度,同时意味着就环境的观点来看,20世纪历史的确与过去所有时代大不相同。
全球有识之士目前所面临的双重挑战,首先是要了解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环境变迁的规模(及诸多后果);其次则是必须理智地思考,如何在人类不智的集体行为跨越危险门槛之前处理这些问题。作者麦克尼尔教授精辟又准确地检视20世纪,呼吁人类必须先行了解环境 ............

书籍插图:
书籍《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 插图1
书籍《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