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丛书:中医经典诊疗方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第一章 诊法
第一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望舌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内容
二、问现在症
第四节 脉诊
一、脉诊的部位与方法
二、正常脉象
三、常见的病脉及临床意义
四、脉象的鉴别
第二章 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五、八纲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内伤病辨证
一、气血津液辨证
二、脏腑辨证
第三节 外感病辨证
一、六淫辨证
二、六经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
四、三焦辨证
第三章 治则与治法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五、常用治法
第四章 辨证思维十二要
一、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二、辨证之性,注意兼症
三、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四、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五、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六、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七、辨证之证,注意隐症
八、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九、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十、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十一、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十二、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第五章 中医治未病
一、亚健康与中医的“未病”
二、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三、中医“治未病”五原则
四、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五、九种体质人群的调体保健方案
六、体质划分实现因人制宜治未病
七、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子午流注法)
后记
版权信息
书名:《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丛书:中医经典诊疗方法》
作者:屠佑堂
出版方: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31日
ISBN:9787535273635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诊法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许多简便有效的诊病方法,通过见微知著,司外揣内,以常达变的诊病原理,来诊察疾病。这种诊疗原理告诉人们一个科学的道理: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反映于外,而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这种“观外测内”的思维方法,就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奥秘。
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过程,即医者借助于感觉器从患者身上获取有关病症感性事实材料和一种活动。鉴于认识客体是有感觉、意识、情感的病人,因而诊察活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医患之间感觉、意识、情感的双向交流,需要知觉、注意、记忆、理解等共同参与;另外,认识主体中由专门知识、专门经验武装起来的职业医生,通过感觉和思维的相互联系作用,不断地从患者身上获取疾病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症状、体征等映象判断。这种诊察活动是由“认”到“知”的过程,具有脑外器官与大脑意识综合作用的特点,能够较好地阐述中医临床诊察活动的过程、规律,深刻地揭示中医临床诊察活动中思维与感觉结成关系,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交错进行这一本质特征。
第一节 望诊
病人的神色是病体反映于外的最重要的表现,从神色的异常表现中,可以了解病情的顺逆善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望诊为四诊之首,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及局部的神、色、形、态和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等情况,其中,望神色尤为诊察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色
神色是机体全部机能的外在表现,它是反映健康与疾病的一种重要信息,神有得神、失神、假神之分,色有色荣、色败、失色之别;神每每通过目光、表情、动作、语言、呼吸、肌肉、毛发等显露出来,色可以通过面部、肌肤、毛发的颜色和光泽为医生所把握。鉴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影响神色,而神色又能透露疾病的信息,“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根据患者的神色变化,临床医生可以“视其外应知其内脏而知病矣。”
1.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又指神志、意识、思维活动。临床望神主要分得神、失神和假神三种:
得神,又称有神。表现为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面色荣润、含蓄,目光明亮精彩,内含神志清楚,反应灵敏,呼吸平稳,气息调匀,表示身体健康或虽病而正气尚盛,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较好。
失神,又称无神。表现为形体羸弱,肌肉消瘦,面色晦暗无华,目暗睛迷,目光呆滞,神志萎靡,反应迟钝或神志昏迷,语无伦次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微弱或不调匀。表示正气衰弱,脏腑机能衰退,病情重笃,预后不佳。
假神,是指在久病衰减、病情危重的时刻,疾病的某些表现,有时以虚假的形式反映本质,即久病重病极度衰弱的病人,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如原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由目暗睛迷突然目光转亮,由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由语声低微断续突然语声洪亮、喋喋不休,想见亲人;由不能食饮突然能食甚至暴饮暴食。假神的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残精无所固摄而外泄,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的预兆。
2.望色
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可以反映脏腑气血之盛衰及邪气对脏腑气血之影响。
(1)面部的脏腑相关部位
两眉间属肺;两眼间属心;鼻柱中部属肝;鼻头属脾;鼻头以下为人中,属膀胱,子宫;鼻柱左右属胆;鼻头左右为鼻翼,属胃;鼻翼之上属小肠;鼻翼外侧颧弓之下属大肠;颧外耳前属肾。
另一种分法是:额属心,鼻属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下颏属肾。
(2)望色十法
汪宏《望诊遵经》提出望色十法是:浮、沉、清、浊、微、甚、散、转、泽、夭。浮为色显于皮肤浅表,主病在表;沉为色隐于皮肤之内,主病在里;清为清明伸展光亮,主阳证;浊为浊暗,晦暗惨淡,主阴证;微为浅淡,主正虚;甚为深浓主邪实;散为疏散,疏离分散,主病将解;转为滞聚集不散,主病邪聚;泽为滋润主生;夭为枯竭,主死。
(3)常色
我国正常人面色应是微黄红润面有光泽,反映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精气旺盛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丛书:中医经典诊疗方法》 - 插图1
书籍《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丛书:中医经典诊疗方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实用诊疗大全丛书:中医经典诊疗方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