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谢运发编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4
ISBN 978-7-226-04094-2
Ⅰ.①中…Ⅱ.①谢…Ⅲ.①中医学—研究 Ⅳ.①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64922号
责任编辑:牟克杰
封面设计:叁義乾坤传播机构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谢运发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730030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20号)
天水新华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1/32
印张6.625
字数172千
2011年5月第1版 2011年5月第1次印刷
印数:1~3000
ISBN 978-7-226-04094-2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谢运发出生于1965年11月15日,籍贯:重庆。1989-1993年求学于四川成都中医学院;1994年开始从事中医痹证的学科研究;1996年任宝鸡博爱医院业务副院长;1999年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痹证多发区展开调研工作;2003年创办兰州蜀草风湿骨病研究所,任董事长;2004年创建兰州蜀草中医院,任院长;2008年创立痹证四线排寒治疗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任中华医药科学院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院院长;同年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
序言
中医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与智慧的结晶。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防病治病和保健养生的方法闻名世界。近、现代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医学与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基础上的西方医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碰撞与交融。因此,传承与发展中医特色,是我中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汇经典名著之精髓,集民间中医特色于一书,书中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证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作者以独到的理论观点提出:改“望、闻、问、切之序”为“望、闻、切、问”,在“识病真谛篇”中向同仁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识病“秘诀”进行深度交流,为发展及传承中医特色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此书汇聚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及理论知识,望其成为中医同仁临床应用中的良师益友,成为广大读者预防保健的好助手。相信您阅读多少,就能想到多少;想到多少,就能理解多少;理解多少,定能掌握多少。
甘肃省卫生厅原副厅长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会长侯志民
2011年1月6日于兰州
前言
中医著作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所谓“四千年汉学人文,薪火相继,一脉真传;五百载春秋战国,云蒸霞蔚,医理昌明;其发微医理,洞悉内景,由宏及微,由隐至显,以本显末,以气象形;道济天下,言经百代,源起三坟,流播千古”。中医正是以如此之势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巅,为铺设人类的健康之路贡献着力量。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中医学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有人针对中医在实验医学方面的不足频频出击,甚至抛出了“取消中医”的言论;另一方面,国人乃至世界人民面对“非典”、“甲流”等重大疾病,再次将信任的目光聚焦于中医。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也是每一个中医人都务必思考的问题。中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无疑是中医学继承创新与传承的主战场,然而这里也有不容小觑的另一股强大力量——民间中医。我们深知,中医学之所以两千年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它深深根植于民间,为广大百姓真正解决了某些方面的实际问题。当然,与声名卓越的专家、教授相比,民间中医不一定有显赫的社会地位、高级职称,甚至没有受过中医高等教育,他们有的只是对中医的挚爱,对临床的执著。但这已足矣。他们朴实的语言,独到的见解,才是老百姓眼中原汁原味的中医。我认为,总结他们的临床经验,避免其在岁月长河中湮没,已经是中医学术传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乡间自有歌传“一叶诚轻巧,敢与君共集,莫道乡医痴,不懈终成林”。作为行医者,从事的正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崇高职业。在自然与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们无疑要担负起协调平衡、增进人类全面健康的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医学之道便在于使人类达到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协调,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本着对医学使命深刻认识的态度,我开始在临诊中留意,哪些是就医者最关心和最想了解的问题,哪些是习医者最易忽视和搞错的操作要领。通过整理师承秘诀,收集经典名著,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以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科研成果,编著了这本《中医实用特色技能》,希望能采撷民间中医的临床经验,带给习医者一些地道、实用的中医“绝学”。真心希望本书能成为众多习医者学医之门径,业医之津梁。愿《中医实用特色技能》成为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和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的良师益友;愿此书能为医疗、教学、科研机构的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值得读者注意的是,本书中所列古方及特色治疗方法来自师承偏单验方,其可用性有待同仁甄别,请勿盲目尝试。另因本人水平有限,恐有众多不足,请各位读者和朋友批评指正。同时,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中医同仁及朋友的宝贵建议,在此表示真挚地感谢。
谢运发
第一章 识病真谛篇
一、诊病之“秘诀”
二、望诊之“秘诀”
三、闻诊之“秘诀”
四、切诊之“秘诀”
五、问诊之“秘诀”
附一,脉诊解读
附二,舌诊解读
第二章 特色技能篇
六、谢氏松骨术
附三,腰椎“四十问”
附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保健
七、痹证四线排寒技术
附五,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附六,竹节风(强直性脊柱炎)
第三章 痹证论治篇
八、痹证辨证要领
九、痹证验方妙用
十、诸虚验方
十一、妇科常见病验方
附七,四君、四物诸方汇总
附八,师承嫡传痹证药材——壹佰单八味
附九,部分师承嫡传药材性味一览表
第一章 识病真谛篇
一、诊病之“秘诀”
造精微,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通幽显灵,未有不先切而明之者。“望、闻、切、问”为识病之要序也。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以目察五色也;闻而知之谓之圣,是以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 插图1
书籍《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