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岁月的真实故事:唐山大地震亲历记》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4mb。
书籍内容: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txtnovel.bbs.topzj.com涯散(牙牙)祝大家新年快乐,春暖花开!!!
时光倒退30年――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瞬间将百万人口的唐山夷为平地。椐统计:在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中,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0多名16岁以下的儿童落难成孤儿。
本书是60位亲历者讲述的发生在大地震中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当中很多是文学家,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真诚的创作激情和厚重的文学底蕴,但是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第一手的地震灾害评估科学报告和减灾防灾的预警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难。
目录
序
7.28 凿刻在心灵碑石上的记忆
凿刻在心灵碑石上的记忆
九岁的清晨
痕
我心中只有彩虹
1976年的生死幻灭
我比唐山地震大10岁
京剧《节振国》浴血昨天
刺痛心目的唐山震后景象
“7.28”劫难在宁河
我所经历的唐册大地震
我被深埋在废墟中
幸运的悲声
还乡记
目睹震后唐山实录
蓝光照变真情
危难时刻,那阳光真美
寻找的天堂
悲情岁月
危难时刻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一个矿工和一段中国历史
铁路搞震抢险队伍在唐山
救援创造了生命奇迹
我在寻找寻颗星
废墟中绽开的花
那一年,唐山地震
携百台消毒器奔赴唐山
举国大震,地震应急进入尖峰时刻
7.28我在大兴
我在震灾现场应急指挥
震波蔓延的日子
唐山震波蔓延的日子
心灵深处的震撼
心灵底片上的唐山
幸哉命亦乎?
被锁进记忆的那个黎明
高中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
……
唐山不相信眼泪
世纪大震灾 未曾褪色的反思
世纪震灾未曾褪色的反思
30年前的那次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余人的死亡和近百亿元财产的经济损失,距离震中45公里的宁河县芦台镇,房屋倒塌也达到了85%,居民几乎全部被埋压在房墟之中,2万多人的小县城近2000人死亡,地震损失也极为惨重。尽管如此,城区的许多职工干部、居民群众利用地震知识积极避震,免于地震伤害。
那年,白介夫在北京市主管地震
---------------
生活待我们真的很宽厚。30年前,地震使我们一贫如洗,30年后,我们不仅有了曾经失去的一切,而且有了那时想都不敢想的私房、私家车。想想我穿着一条运动短裤和雨鞋走在断裂开一条条深沟的大街上,看着满街的赤身裸体,到今天只穿棉、毛,追求舒适,该是怎样一种境界!以致到今天我也登不得抗震纪念碑广场的台阶。几年前,我随北京的一位画家朋友,第一次走进了地震纪念馆,看着当年的一幅幅图片,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那是我好多年来才发现自己会如此汹涌的流泪。我终于明白了,先我们而走的24万同胞,是我们的图腾,从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我们,是上天留给24万同胞的祭品。
//
---------------
九岁的清晨(1)
---------------
李木马
妈妈被埋得很深。两个年龄加到一起才20岁的儿子没有足够的力量救她出来。我们叫来二堂兄。一个大人俩小人儿忙乎了有四五十分钟,掏了一个两三米深的“洞”,才让她浮出土面。清瘦的母亲满头灰土,脸色惨白,后来知道她当时正怀着小妹。她在几米深的废墟里坚持几个小时的姿势是:背朝上,手脚狠狠撑在炕上护着腹部――几个月后,在简易房里降生的小妹安然无恙。
一
唐山地震那年我9岁,哥12岁。平原上的孩子,散了学就在没边没沿的野地里疯玩,进家倒在炕上便睡。用奶奶的话说流烟放炮都醒不了。地震来时,我真的一丁点都不知道,似乎是被憋醒的。懵懵懂懂想翻身,翻不动,才知道房顶已经压到了身上!用哭腔喊了两声哥,发觉他就在我的右边,记不得当时小哥俩说了些啥,印象中都没有哭,也没怎么害怕,只是让房顶压着有点难受,出不来,心里急。呛人的烟尘直往鼻孔里钻――那种陈旧、干燥的乡土的气味。外边有乱糟糟的大人说话的声音。沉缓而清晰:“哦他妈妈(约等于外埠‘我的妈呀’‘好家伙’之类语),老毛子(美帝或苏修)这是啥物件(先进武器)呵……”那是大伯的声音。我没有喊他,我知道那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打小太了解这位父亲的大哥的脾气禀性了。后来回想,他自言自语的声音足以说明他没有参加扒人的集体劳动而沉浸在茫然与思考之中。甚至可以想像出他智者般伫立在瓦砾上面朝东北天际的凝重神情。压得难受,有些撑不住了,就拼命使劲喊,我想外面的人肯定是听见了,怎么就没人来救我们呢?当时没想到村子的房都倒了,当然更没敢想当时印象中仅次于北京、天津的第三大城市唐山已经夷为了平地。当然更没敢想到这场大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致使课本上神圣的天安门都吓得浑身发抖,梁柱间发出即将断裂的恐怖之声,当然更没有想到它是那个世纪地球上的十大灾难之一,是地震史上最惨烈的一幕。
二
当时真以为是大伯所说的苏联或美国佬偷袭的导弹飞累了,碰巧落到了我们家的一间半土坯草房上。我倒是没怀疑是台湾的蒋匪帮(编辑别删这三个字,因为当时广播电影上都这么叫)打过来的。小宝、铁城、和新我们玩打仗的时候争论过,和新说他爸(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越)说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大炮都是《渡江侦察记》和《南征北战》中那样的,也就打几十里远。
压得实在受不了,觉得身子开始扁了,眼珠子都在往外鼓,我急了!从身子底下抽出一只手来往头前瞎划拉,不承想,有几块砖松动了――往外使劲一推,一个小缝儿透出了麻麻亮的天!当时不知哪来了那么一股子野劲,脸蹭着砖土,脚用力一蹬,再一蹬,像是在坚硬的液体里游了一小段,竟然钻出了废墟!出来一看,傻眼了。村庄的模样一点没了。磕磕绊绊在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废墟上,甚至辨不清脚底下原来是谁家的所在。知道哥还压在里面,就去找大人。这时才知道大人们已经忙乎了俩仨钟头――噢,原来谁家的房子都倒了呀!
三
大人们救人的条理是非常清晰的,以青壮汉子为骨干迅速组成几个扒人小组――因为一两个人根本抬不动坍塌的屋顶中的檩条、房梁以及上面的泥草。先救青壮年男子,这样可以迅速扩大救人力量。这在许多书中都有过描述的。还有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是最先救每家每户的壮年男人,似乎救出了这个人就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悲情岁月的真实故事:唐山大地震亲历记》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