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宋兆友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8713-8
Ⅰ.①皮… Ⅱ.①宋… Ⅲ.①皮肤病-治疗Ⅳ.①R751.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70172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
主  编:宋兆友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购书热线:4006-300-567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北京易成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制作时间:2016年8月
版 本 号:V1.0
容  量:10880 KB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713-8
策划编辑:马光宇
责任编辑:郝胜利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
序言
中华医学 走向辉煌
世纪神州添锦绣,美丽中国展宏图。今年我已77岁,25岁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皮肤病专业工作,五十多年的工作中,诊疗过60多万次病例,很受病人欢迎,我的特长就是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现在我仍在原单位出专家门诊,每周六个半天。我热爱我的岗位,我热爱中华医学。
风云有意降春雨,绿叶无私缀牡丹。在我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工作中,深深地感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故愿把我五十余年的皮肤病证治经验笔录成集,虽然水平较低,也愿贡献给同仁及读者,以共勉。
在编写过程中,由宋宁静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员等十位同志在繁忙中参与策划、整理、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也给予了热诚支持和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盛世中华有伟业,祖国医学展宏图。我衷心祝愿:中国梦,我的梦,中华医学走向辉煌,走向世界。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蚌埠市中心医院 宋兆友教授
2013年2月10日新年
于蚌埠市皮研所
Table of Contents
总论 证治心悟
第一章 论治概说
第二章 中药内服加减法经验传真
第三章 中药内服引经药应用技巧
第四章 中药外用基本法则
第五章 门诊中药外用处方秘诀
第六章 中药外用的研究导读
各论 辨病辨证
第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二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三章 球菌性皮肤病
第四章 杆菌性皮肤病
第五章 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第六章 寄生虫类皮肤病
第七章 性传播性疾病
第八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九章 职业性皮肤病
第十章 结缔组织疾病
第十一章 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
第十二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十三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十四章 疱疹性皮肤病
第十五章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第十六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十七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十八章 角化过度及萎缩性皮肤病
第十九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二十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二十一章 黏膜疾病
第二十二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类疾病
第二十三章 良性皮肤肿瘤
第二十四章 恶性皮肤肿瘤
专论 医技护理
第一章 常用治疗技术
第二章 皮肤病护理宜忌
第三章 中医辅助疗法揽要
主要参考文献
总论 证治心悟
第一章 论治概说
一、辨证原则
(一)皮肤病病因
中医学将皮肤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1.内因
(1)七情变化:
情绪过度兴奋和抑郁影响内脏功能,喜伤心,怒伤肝……思虑伤脾,脾失健运,与西医学提出精神因素和疾病关系密切相一致。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直接损伤脾胃,胃功能失调,火毒内生,过食肥甘厚味易生湿热。
(3)脏腑功能失调:
《内经》载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虚弱,血虚生风,即为内热(脏腑实热)、内湿、内风致病因素。
2.外因
指外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
(1)风邪:
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临床上风邪可夹寒、夹热、夹湿联合致病。风性向上,故头面部皮疹与风有关。人若皮肤虚弱,为风邪所袭,则起瘾疹,说明荨麻疹、瘙痒症与风邪有关。
(2)寒邪:
受寒邪者阳气不足,卫气不固,气血凝滞,寒凝气滞,如皮肤病冻疮、血管炎与寒邪有关。
(3)暑邪(热邪):
带有季节性,暑气夹湿,如痱毒、日光性皮炎。
(4)湿邪:
久卧湿地,或感受寒雾、风霜。湿为重浊之邪,易犯人体下部。湿邪黏腻、缠绵不断,反复发作,如湿疹、天疱疮等。
(5)燥邪:
气候干燥,燥气侵袭,如手足皲裂症、鱼鳞病等。
(6)火邪:
热极化火,五气皆可化火,如脓疱疮、丹毒等。
(7)虫邪:
疥疮及体癣等疥癣皮肤病与虫邪有关,此外奇痒难受也多因虫类因素,应与西医学细菌、真菌、寄生虫皮肤病相同。如足癣、毛囊炎、虫咬皮炎等。
(8)毒邪:
由毒邪所致皮肤病分为药物毒、食物毒、漆毒等,即禀性不耐,与现代过敏性皮肤病相同。
(二)皮肤病初诊
皮肤病诊断是通过问、望、闻、切四种诊断方法(称为四诊)向病人做全面的询问,从其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和疾病发展过程收集资料,从而作出正确的诊疗。
1.四诊
(1)问诊:
中医学有十问歌。凡皮肤病有全身症状者结合有关问题可询问下列方面。
1)问寒热:
即有无发热和怕冷。如发热、恶寒为外感表证,发热不恶寒为里热证,先冷后热(寒热往来)为半表半里证。
2)问汗:
问有汗无汗。有汗者问出汗时间和感觉。一般为怕冷、发热、无汗为表实证。怕冷、发热、有汗为表虚证。发热、有汗、不怕冷为里热证。睡着出汗,醒时汗止为盗汗,多属阴虚;身无热而汗自出为自汗,多属阳虚。病势危重,汗出如雨,淋漓不止,多见于过敏休克病例。
3)问头身:
询问头部及肢体不适情况。头身酸痛,怕冷发热为表证。头重如裹,身重倦怠为湿邪在表。头痛眩晕,心烦 ............

书籍插图:
书籍《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 - 插图1
书籍《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