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国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Copyright © 2016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品读国学经典/夏海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6
ISBN 978-7-108-05711-2
Ⅰ.①品… Ⅱ.①夏… 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9096号
责任编辑 关丽峡
装帧设计 蔡立国
责任印制 卢 岳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6年6月北京第1版
2016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635毫米×965毫米 1/16 印张22
字 数 270千字
印 数 00,001-10,000册
定 价 45.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目录
新版序言
自序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读管仲《牧民》有感
广开言路 虚心纳谏——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有感
学而不已 神明自得——读荀子《劝学》有感
敢于进言 善于进言——读韩非子《说难》有感
真心求人才 大胆用人才——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求贤用贤 共治天下——读刘邦、刘彻“求贤诏”有感
忍辱负重 志在《史记》——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感
施仁义 治天下——读贾谊《过秦论》有感
重农贵粟 政之本务——读晁错《论贵粟疏》有感
唯才是举 不拘一格——读曹操“求贤三令”有感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读曹丕《典论·论文》有感
为国以忠 鞠躬尽力——读诸葛亮《出师表》有感
百善孝为先 至孝者至忠——读李密《陈情表》有感
质性自然 乐天知命——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感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有感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读王勃《滕王阁序》有感
苍凉悲歌 守在四夷——读李华《吊古战场文》有感
陋室可铭 德者居之——读刘禹锡《陋室铭》有感
阿房宫赋 执政者鉴——读杜牧《阿房宫赋》有感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读韩愈《进学解》有感
分封郡县 势之必然——读柳宗元《封建论》有感
超越自我 心忧天下——读范仲淹《岳阳楼记》有感
君子同道 小人同利——读欧阳修《朋党论》有感
欲君必纳 欲臣必谏——读苏洵《谏论》有感
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读苏东坡《赤壁赋》有感
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
浩然正气 报国忠心——读文天祥《正气歌》有感
躬行劝学 情真意切——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读刘基《卖柑者言》有感
经为常道 知行合一——读王阳明《尊经阁记》有感
人格之尊严 官品之清正——读宗臣《报刘一丈书》有感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读钱大昕《弈喻》有感
好问则裕 学而有成——读刘开《问说》有感
剑气箫心 皆忧人才——读龚自珍《病梅馆记》有感
齐家之要 耕读孝友——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参考书目
后记
新版序言
三联书店新版《品读国学经典》,这既是对本书的肯定和褒奖,更是对作者本人的鼓励和鞭策。在《品读国学经典》新版之际,作者对三联书店谨表谢意。
《品读国学经典》自2014年8月出版发行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好评不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均有书评,其他媒体也不时刊出书评,今年2月还有媒体刊发“读经典,涵养历史底蕴”的书评。《品读国学经典》之所以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与其说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和一定的学术水准,倒不如说是因为国学的博大精深和根固木长。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脸面都显现着国学的表情,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肌体都保存着国学的基因,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着国学的智慧知识。《品读国学经典》的出版发行,正是契合了中国人的心灵结构,才会受到欢迎。《品读国学经典》受到欢迎,实质是国学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爱好。
人们爱好国学,是因为国学内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宋代思想家张载提出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名言,凝炼地指明了国学的崇高境界,概括了国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没有中断的文明,这当然是主观与客观、思想与行动、历史与现实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国学内容的富足和精神的强健,却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在国学的瑰丽宝库中,我们不难看到,政治文化是家国同构、中央集权,经济文化是义利并举、重义轻利,社会文化是礼教体系、中庸恕道,道德文化是家族伦理、孝悌为本,哲学文化是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宗教文化是三教并存、拜天祭祖。这些文化和精神密码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都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程度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
人们爱好国学,是因为国学充溢着重构现代社会精神和价值的源头活水。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论断,认为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精神层面的建设还有些跟不上物质文明前进的步伐,社会正在急切地呼唤着精神文明建设和价值系统重构,以便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嵌入灵魂,让人们能够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和道德载体;国学推崇的礼义廉耻、忠恕孝悌、仁义礼智信,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观照着人类的良心,保存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请益先贤往圣,从国学尤其是国学经典中汲取原料和养分,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价值系统重构的主要途径,而且能够为精神文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品读国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