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账单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自序自序

自 序
  本集所选文章,除少数写于家乡凤阳,大多是漂泊北京期间写就。
  由于我在家乡已磨快了手中的“镰刀”,一到北京便忙着收获“庄稼”,故从未为衣食忧。但作为一个无任何依托,惟靠一颗人脑与一台电脑闯世界的异乡客,总会体验到一种与在家乡不同的人生况味。我初到北京,由于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租房一再失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我曾从市内迁到远郊,又从远郊迁至市内,后又从市内迁至通州,两年多7次“乔迁”。每次搬“家”,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流浪者的孤独与无助。然而,每次搬迁结束,我便可在“新居”内架起电脑,读书写作投稿,或曰“开张营业”。这又使我感到一种身有所托的安然,更感到一种心有所寄的快乐,所托所寄者何?我有一片不受他人侵扰的精神家园供我耕耘、供我收获也!而本集中的文章,便是这片家园中产出的部分果实了。这些果实滋味如何?恭请读者品尝。
  我自1995年把写作杂文随笔当做主业以来,一直在为拓宽文章的题材而努力。林语堂称他的小品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我范围”,此种境界,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自有人把杂文比作“匕首投枪”之后,万人沿用,致使一提到杂文家,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那腰围革裙,傍炉临砧,抡锤打造兵器的铁匠,或是毫无生活情趣,整天板着面孔,手拈利器,寻找刺杀对象的武士。其实杂文本应包罗万象,万事万物皆可入文,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丰富多彩的人生皆可反映。杂文之题材之所以越来越窄,乃是由于某些以“教师爷”自居者乱设框框、乱划界线所致也。我虽浪得“杂文家”虚名,但我却不甘心只做一名“铁匠”或“武士”,于是便有了这些有别于“冷兵器”的随笔。我友朱铁志戏称我的两类文章为“一手硬,一手软”,这本文集,便是“软文”之集锦。这些文章,表达了我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对人性的解剖与透视,对世态的观察与洞析,以及对生活的玩味与见解,可能缺少铁血味、火药味,但我却自信不乏真趣味、真性情、真识见。我是实话实说,还是老王卖瓜,读者阁下开卷便知。
  我以前出版的几部长篇纪实文学、历史杂著与杂文集,均未写序。演员一登台,演技之高下,皆逃不过观众慧目;书籍一问世,内容之优劣,亦难逃读者法眼。是劣作,序言即使吹得天花乱坠,恐也难掩其劣;是佳作,著者不赞一词,而读者自知其佳。因此我以为,一本书有无序言,无关紧要。然而,本文集是北京欣资鉴文化公司策划出版的《水风筝丛书》之一部,丛书组稿韩薇女士来电话说,其余作者的书皆写有序言,嘱我也写一篇,冠于卷首,既然如此,我从众。。
梅桑榆
2004年6月2日 于南京

第一辑 旁观世态握手

中国的一切礼节中无不包蕴着人情世态,握手亦然。
  握手可以说是社交活动中最简便易行的礼节之一,欲行此礼节的两人一同伸出手来,相互一握,然后松开,于是礼成。然而,人情世态就显露于这一握一松的简单过程之中。
  握手虽然由两人伸出手来共同完成,表面看上去相互平等,其实不然。明显的等级差别往往体现于这一握之中。一些居高位者在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握手时,大多是被动的,他很注意自己的威仪,因此手绝不伸出太远,他的五根手指只是呈半握状,或是用三根手指松松地一拉,好像很珍惜自己的力气,又好像生怕对方患有乙肝之类的传染病。同时,他绝不会轻易移动尊足,而且身体必定挺拔依旧。然而对方却往往与他形成鲜明的对照,较为常见的是满面堆笑,大步前趋,双手齐伸。由于他手伸出过早,那姿态颇像在向接见他的人捧献一件看不见的宝物。更有甚者,当他握住对方的手时,竟像是遭人从背后拦腰一击,以致于上半个身体突然瘫软,往前猛倾,一张脸几乎贴到人家的手上,那情形仿佛要为接见他的人看手相,或是要模仿欧洲人行一个吻手礼。某位颇有声望的人曾经有幸受到大人物的接见,并且珍藏着一张他与该大人物握手时的留影。这张照片记载着他一生中最难忘怀的瞬间,同时又给他留下终身的遗憾:因为照片上的他头垂得太低,脸几乎贴到那个大人物的手上,叫人无法看清他的面部,使得垂首躬身并且没有脸的他,既可被人认作张三又可被人认作李四。
  握手颇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密。泛泛之交在需要握手时,大多是松松地一拉,或是匆匆地一握,以虚应故事。新朋旧友、同窗知交,握手时平等亲切,两人的表情、姿态仿佛是相互的镜子,而握手的力度也大致相等。双方有隔阂者,握手时总显得勉强,大多只是为了表示大度,表示一种姿态而伸出手来;有的人甚至以拒绝握对方伸出的手而表示对他的厌恶或蔑视。只有善于社交善于掩饰自己的好恶爱憎的人,才能在与所有人握手时做出一视同仁之状。
  大人物会晤、故友重逢以及情人送别,握手的时间大都很长。两个大人物会晤时,伸手一握就是几分钟,他们要给记者留下充足的摄影时间。握手者在快门咔咔,灯光闪闪的热烈气氛中面带微笑,不过他们不是笑给对方,而是笑给记者,准确地说,是笑给大众看的。他们在握手时想到的是自己的形象自己的使命,两人的手如此一握,很可能就握出了重大的历史意义,握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他们的握手不带感情色彩。久别重逢的故友握起手来,与大人物相反,邂逅的惊喜使他们“旁若无人”,只注意故友,并且完全忘了自己。而故友阔别后的经历,就像一部少了一卷拷贝的精彩的影片,或是缺了几集的悬念未解的电视剧,迫切需要对方以口述予以补充说明。因此故友重逢,常常是两人紧抓着对方的手不放,不停地问这问那,或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情人离别时握起手来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生命的账单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