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江西余江人。中国近代著名记者和出版家。先后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从电机科转为文科。1922 年起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1926 年正式主编《生活》周刊,1932 年创立生活书店,“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直至1944 年病逝。
出版说明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记者和出版家,曾先后主编《生活》周刊,创立生活书店,与三联书店的历史紧密相连。其自传性文字《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曾先后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以单行本印行,并于1955年编印在《韬奋文集》中。1978年,三联书店将其合一重新出版,由胡愈之题写后记;2012年,复辑《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为一册,作为三联书店成立八十周年之纪念。
《经历》一书,是韬奋“二十年来的生活过程中”“一些关于就学就业的经历片段”,其中1~6节、52~60节曾发表于上海《生活星期刊》(1936年8月23日—1936年11月29日);7~51节写于在江苏省高等法院看守所羁押期间(1936年12月—1937年2月)。在书中,韬奋从童年讲起,讲自己求学、就职、谋生、图强的过程,讲对老师和朋友的回忆,讲成长的思想轨迹和心路历程;一个勤勉刻苦、踏实务实、认真负责的韬奋,一个为人磊落、情感深厚的韬奋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文章细致周到地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如怎样读书、如何写作、怎样才能学好英语等,“其中或者不无一些可供青年朋友们的参考”。
韬奋一向主张“力避‘佶屈聱牙’的贵族式文字,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这种“明显畅快”以及不发空洞之议论,不做烦琐之叙述的文风,在本书中亦可窥见一二。
时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八十五周年之际,谨将此书收入新编文丛“三联精选”,希望韬奋先生的精神可以鼓舞到新一代的读者;而韬奋青年时代所追索的问题——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是“世界的大势”和“中华民族的出路”问题,也希望能进入亲爱的读者的视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6月
开头的话
时间过得真快!在我提笔写这篇《开头的话》的时候,离开这本书的脱稿又有两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里面,我和几位朋友在羁押中的生活和以前差不多。关于我自己在这时期内的“工作”,完成了两本书,除这本《经历》外,还有一本是《萍踪忆语》;随后把我从香港回上海后所发表的文章略加整理,编成一书,名叫《展望》;同时看了十几本书。我个人在这几个月羁押中所得的只是这一点点微小的收获;但是睁开眼看看中国时局的变化,却有了值得特别注意的新的形势——渐渐地走上和平统一的道路。依政府当局的表示,在国际主张参加集体安全,也就是参加反侵略的阵线;在国内主张保全国力以救亡图存;关于民族敌人的侵略,加强保全领土主权的决心;关于国民大会和制宪问题,准备有所改进;关于释放政治犯,集中人材和开放言论,也有比较具体的表示。事实上的表现虽还有待于全国上下的继续努力,但是一线曙光的显露,却已给予国事前途以转机的可能性。这可能性的大小,全视今后全国上下努力程度为转移。我们国民此后应该格外努力的是:一方面要从种种工作上更充实团结御侮的内容;一方面要用种种方法督促并协助政府实现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忠实执行,对于民众救国运动的民权有切实的保障,正所以增加全国一致救亡的力量,所以这两方面实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也许可以作为本书立场和主张的补充。
关于这本《经历》,还有几句话想附带提及的,就是这本书并非什么自传,我也够不上有什么自传,只不过就我二十年来的生活过程中抽出一些关于就学就业的经历片段,和关心我的好友们谈谈,其中或者不无一些可供青年朋友们的参考,如此而已。这本书的写成,也许还靠我的被捕,因为在外面也许有更重要的文字要写,没有时间来写这样的书;而且在羁押中写别的著作,参考材料不易带,只有写这样回想的东西,比较地便当些,所以无意中居然把它写完了。
我很愉快地有机会把同时被捕的几位朋友的可贵的经历记下来,为本书增光不少。我近来发现自己对于写传记的兴趣特别浓厚,这几篇关于几位朋友的记述,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写的。关于传记,我以前只是用过因公和落霞的笔名,替《生活》周刊写过几篇名人小传,后来编译过一本二十万字的《革命文豪高尔基》,但是最近才深切地觉得自己对这件事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很想以后再多多研究历史,勉励自己做个传记家,更希望能有机会替民族解放的斗士们多著几本有声有色的传记。我是个新闻记者,就记者的立场说,虽在不自由的境域中,写了关于这几位朋友的记述,对于新闻记者的“任务”总算也尽了一些,因为所记关于这几位朋友的生平,也就等于访问记。同时我应该乘此机会谢谢这几位朋友。本书里“同在羁押中”的几张相片是承沙千里先生摄赠的,也附此志谢。
我们在羁押中,除看书写作和运动外,大家对各种问题也时有讨论。关于讨论问题,我们的“家长”(1)常说起两句话,那就是“主张坚决,态度和平”。我觉得这两句话实在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所以特别提出来转赠给读者诸友。这里所谓主张,当然是指合理的切于现实的主张;如果现实变化了,主张需要修正,或甚至更换,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所谓和平是指在讨论或说服的时候,用不着面红耳赤,大声咆哮,因为这并不能丝毫增加你的理由!
最后我要践约报告读者诸友的,是我和同时被捕的几位朋友已于四月三日经江苏高等法院提起公诉了。这是很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公诉的结果怎样,将来有机会时再奉告吧。
韬奋记于苏州
二十六年四月三日
(1) 指沈钧儒先生。详见本书第四四节。——编者
二十年来的经历
在香港的经历
附录
我的母亲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在我年 ............

书籍插图:
书籍《经历》 - 插图1
书籍《经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经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