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陈引弛著.--北京:中华书局,2016.8
ISBN 978-7-101-11965-7
Ⅰ.无… Ⅱ.陈… Ⅲ.①道家②《庄子》-研究 Ⅳ.B223.5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52107号
书  名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
著  者 陈引弛
责任编辑 周 语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次 2016年8月北京第1版
2016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 插页2 字数210千字
印数 1-6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1965-7
定价 45.00元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庄子其人及其书
一 《庄子》中的庄子
二 篇目 分篇 真伪
第二章 逍遥:依循自然的自由
一 鲲鹏的寓言世界
二 逍遥之游的境界
三 无名无功与无己
第三章 秋水:兼摄逍遥与齐物
一 河海的小大之辩
二 守天反真的精神
三 天机与濠上之乐
第四章 齐物:道视野中的宇宙
一 “吾丧我”与天地人籁
二 “以明”与“道通为一”
三 “沉鱼落雁”与“物化”
第五章 养生:人生论说的脉络
一 “缘督以为经”的养生
二 通情达理的生死观
三 后世的同情与不解
第六章 无为:植根人性的政治
一 “尽己性”的自然人性
二 “尽物性”的“至德之世”
三 “绝圣弃知”“殚残圣法”
原跋
后记
第一章 导论:庄子其人及其书
经典的重要和意义,在今天不必多言了;其实,传统的学问之道便是以典籍为基础、为核心的。
经典的一个表征就是语言乃至观念的延展性和生命力。据说《圣经》和莎士比亚是西方人引用最多的。说到《庄子》,在精神层面上,这部书归属其名下的古代哲人庄子是古往今来无数人所熟悉而倾心向慕的,“道家”在很大程度上以其为代表形象——老子的思想固然影响很大,但作为情、智兼具的形象似乎还是无法与庄子相比并的——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精神传统之一,而与儒、释两家鼎立。如果以上面所谓的引述来考察,至少可以举出一点,《庄子》的成语非常之多。略略列举,就有诸如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大相径庭、不近人情(以上《逍遥游》)、沉鱼落雁、朝三暮四(以上《齐物论》)、庖丁解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薪尽火传(以上《养生主》)、螳臂当车(《人间世》)、相濡以沫、莫逆之交(以上《大宗师》)、虚与委蛇(《应帝王》)、断鹤续凫(《骈拇》)、识其一不识其二、大惑不解(以上《天地》)、得心应手(《天道》)、不主故常、东施效颦(以上《天运》)、吐故纳新(《刻意》)、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井底之蛙、管窥锥指、邯郸学步(以上《秋水》)、呆若木鸡、鬼斧神工(以上《达生》)、君子之交、似是而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上《山木》)、亦步亦趋(《田子方》)、白驹过隙、每况愈下(以上《知北游》)、空谷足音、运斤成风(以上《徐无鬼》)、鲁莽灭裂(《则阳》)、得意忘言、得鱼忘筌(以上《外物》)、捉襟见肘(《让王》)、摇唇鼓舌(《盗跖》)、分庭抗礼(《渔父》)、能者多劳、探骊得珠(以上《列御寇》)、学富五车、栉风沐雨(以上《天下》),等等。(1)单就此题便不妨可以作一篇“《庄子》成语考”。仅此而言,《庄子》就堪称古代重要的经典。
读经典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握关键,以一当十。古书汗牛充栋,好像一辈子都读不完,其实最关键的书还是有限的,读了一些最重要的典籍,其余的也就势如破竹,略无疑难了。当初陈寅恪遇到前辈夏曾佑,夏说:你好啊,懂外文,可以读许多书,我把中国书都读完了,没事干啦!初听一定感到很奇怪,仔细想想很简单:中国重要的典籍就那些,读了它们,纲举目张,便得其要领了。以往讲究读书都是如此的,比如读史书一定先读“前四史”,不是说读了“前四史”就可以了解唐、宋、金、元、明的历史,而是说基本的条理、原则都在那儿了,再读起来不费劲了。读书得读关键经典这个道理,够境界的学者都知道。钱锺书“文革”后访问美国的时候参观一家大学图书馆,别人介绍他看了许多珍本、善本书,特别说及有些是举世独有的,他哈哈大笑。人家问他为什么笑,他答:原来天底下有这么多我不必读的书呵。确实,不少世上独一无二的书未必是值得读的。由此来看《庄子》,它作为子书,有些特别之处,虽然不似杂家以兼综为主,但也包容甚广,涉及道、儒、名(2)、法等家(3),读之对诸家皆能从正面或反面增强了解,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这里仅以儒家为例,历来就有学者认为《庄子》的主旨是表彰儒家而非反儒的。唐代的古文大家韩愈不仅文人而已,他是以复兴儒道为己任的,虽然他在《原道》等文章中力斥老子之学,其《送王秀才序》于庄子则以为出自儒学一脉:“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所能授弟子,原远而末益分。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人。”宋代肯定庄子与儒家的联系者渐多,苏轼《庄子祠堂记》质疑《庄子》中《让王》诸篇的主要理由就是“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也说《庄子》的“大纲领大宗旨未尝与圣人异也”。明代杨慎以为庄子“未尝非尧舜”、“未尝罪汤武”、“未尝毁孔子”(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七引),袁宏道《广庄》称:“庄去孔圣未远,七篇之中,半引孔语,语语破生死之的,倘谓蒙庄不实,则《中庸》亦伪书矣。”清代著《庄子雪》的陆树芝从另一角度论及庄子与儒家不相违背:“恐先圣之道寖以微灭,又重悲夫惑于异说者之迷而不知所返也,于是乎抗怀高寄,而作《南华》。《南华》者,以异说扫异说,而功在六经者也。”(《读庄子杂说》)姚鼐提出“子夏之徒述夫子语,子夏者,以君子必达于礼乐之原,礼乐原于中之不容己而志气塞乎天地”,“庄子之书言‘明于本数’及‘知礼意’者,固即所谓‘达礼乐之原’,而‘配神明、醇天地’、‘与造化为人 ............

书籍插图:
书籍《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1
书籍《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无为与逍遥:庄子六章(精)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