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斜阳: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帝国斜阳 : 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郭立场著. --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2 ISBN 978-7-5598-3443-0
Ⅰ.①帝… Ⅱ.①郭… Ⅲ.①历史人物-传记-中国-清代 Ⅳ.①K820.4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253009 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桂林市五里店9号 邮政编码:541004 )
出版人:黄轩庄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 mm × 1 240 mm 1/32
印张:12.625 字数:340 千
2020 年 12 月第 1 版 2020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定价:68. 00 元
目录
版权信息
前 言
第一章 悲歌
第二章 守成
第三章 勤俭
第四章 迷乱
第五章 困顿
第六章 悲催
第七章 挣扎
前 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二帝,享国296年,完整地演绎了盛衰更迭的历史循环。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康雍乾盛世虽然呈现盛世之景,但“华丽的旗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清朝的盛衰,于乾隆朝最为紧要。在康雍乾盛世中,乾隆帝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一方面,乾隆帝把这一盛世局面推至顶峰。另一方面,盛世的背后潜藏着衰落的迹象。乾隆后期,吏治败坏,士习积弊,天下进入了多事之秋。嘉庆以降,盛世色彩陡然褪去,腐败已难以遏制,帝国一步步显露出颓势。自此以后,历代皇帝接手的都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且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皇帝是清朝的一大政治要素,在清朝的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清朝历史的每一个悲剧,都是由皇帝来承担的,悲剧的背后往往是皇帝痛苦而无奈的选择。这种严密的君主专制的组织就像一套复杂的机关,须得君主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方能运用如意;若遇着一个庸主,必使机关失去它的重心。乾隆帝是能运用这种机关的人,所以乾隆时代的政治,可称为名实相副的君主专制政治,自嘉庆帝以后“一蟹不如一蟹”,加以外力渐次侵入,于是这种严密的君主专制政治组织,渐有“捉襟见肘”之势。
[1]
乾隆帝之后的清朝皇帝,或失意,或落魄,或身败,或名裂,越来越平庸。及至清末,子嗣越来越少,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更是直接绝了子嗣。
一个朝代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基本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铁律。想当初,开国皇帝是何等雄才大略,创业有声有色,秦皇、汉祖、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哪一个不是闪耀的人物?后世皇帝因“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其文治武略大为减色。及至末代皇帝,唐昭宣帝李祚、南唐后主李煜、明崇祯帝朱由检、清宣统帝溥仪,或仓皇逃窜终成俘虏,或自缢以殉宗庙社稷,身死国灭、家破人亡,哪一个不是悲剧人物?
世人都说“富家多败儿”,恶魔都是自己养出来的。汉宣帝刘询认为太子刘奭过于柔弱,曾说过“乱我家者,太子也”,但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还是把帝位传给了太子。结果弱势的汉元帝刘奭,宠幸奸邪之臣,任由皇后王政君干政,把天下搞得一团糟,终被王莽篡汉乱国。毛泽东对此评价道:“前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汉元帝好儒学,掘斥名、法,抛弃了他父亲的一套统治方法,但优柔寡断,是非不分。”
[2]
江山社稷往往都是打拼出来的,需要刚强有力的领导人来驾驭,而其败亡往往是败在柔弱者手中。也因此,封建王朝更迭不断,才有了他人染指的机会,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清朝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倾覆,宣告了帝制的终结,以及与皇帝的永别。自此以后,传统王朝的循环更替戛然而止,帝王成了历史的记忆。即便有人复辟,也终是黄粱美梦,虚幻一场。

清朝皇帝中,鲜有纨绔之徒和失德之人。清朝实施秘密建储,众皇子在年幼时便是皇帝候选人,因此都奋发向上,接受充分的教育。柏杨曾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论道:“清王朝寿命二百九十六年,共有十二个皇帝,十二个皇帝中,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三分之一的也都属中等才智,像明王朝那样一连串草包恶棍型的君主,清王朝一个也没有。中国还没有一个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汉王朝、东汉王朝、唐王朝在内,出现过这么多具有很强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
[3]
清朝败亡,主要源于人治积弊。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不依靠公正周密的法律,而依靠僵化守旧的道德,当然无法应对严峻复杂的挑战。有时,天才与白痴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将一国系于皇帝一人,危如累卵。皇帝也是人而并非神,即使他的命令被称为“圣旨”,也并不是他的所作所为就真正高于常人。皇帝的权力和尊严,是高于一切的神秘力量所赋予的,是超越理智范畴、带有宗教色彩的,并不天然具有真理性或科学性。封建君主高度集权,以人治代替法治,权力沦为私欲的工具,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清朝战胜了敌人,却败给了自己。晚清,宫闱深处的最高统治者们,始终自视甚高,自我感觉良好,自认天下太平。事实是,清朝内部累积的种种矛盾,随时都可能酿成颠覆性的灾难。对于清朝衰败的事实,就像墨菲定律所表述的那样,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总会发生,所有可能恶化的事情全在同一时间发生了。当你对这个世界放松警惕时,就是你走向下坡路的开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从胜利的巅峰推向失败的深渊。于是,清朝的败亡终究未能避免。

高高在上的帝王,无不追求青史留名。公元前221年,秦国以武力一统天下。秦王嬴政召开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认为:“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他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但他并没有像自我期望的那样长生不老,他的帝国也没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秦始皇死后不久,尸骨未寒,秦朝便二世而亡 ............

书籍插图:
书籍《帝国斜阳: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 - 插图1
书籍《帝国斜阳: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帝国斜阳: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