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0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未来50年
作者:【美】约翰·布罗克曼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ISBN:9787535794406
本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μ子是在宇宙线里发现的,除了质量大200倍,其他性质跟电子是一样的。它不是理论需要和预言的,所以理论家I.I.Rabi(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问,“谁让它来的?”——本书所有的注释都是译者添加的,以下不再说明。
[2]我们知道,每个量子态都是若干(甚至无穷多个)状态的叠加,换句话说,它在同一时刻可以处在不同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计算机能同时处理多个状态,进行多个计算,它的威力该比0-1态的传统计算机大多少啊!2001年6月,一个丹麦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宏观气体的缠绕(entanglement,或译牵连、缠结,似乎还没有习惯说法)(Julsgaard et al.,Nature,27 September 2001),这是量子力学的奇妙现象:测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影响另一个与之没有牵连的独立物体。
[3]最近有一些关于暗物质的发现,例如,在类星体周围发现了暗物质晕;暗物质可能聚集在我们星系的周围,像普通的恒星、行星和星际尘埃那样运动;凡是物质聚集的地方,暗物质的质量似乎总是物质质量的7倍(至少在星系的尺度上是这样的)。关于暗物质,目前还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区别不同的类型,如点状的neutralino(超对称理论预言的中性粒子,比质子重100—500倍)和延展的Q-ball(超夸克或超轻子的集合)。
[4]物理学的无穷大有两个来源:点粒子假定和微扰论方法。弦理论将点粒子推广为可以延展的多维物质基元(如一维的弦和二维甚至更高维的膜),而圈量子引力是一个非微扰的理论。
[5]《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条途径》,李新洲,翟向华,刘道军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3月。
[6]SETI就是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寻找地外智能)。这个计划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
[7]古斯说,大爆炸理论并不是真正关于宇宙爆炸的理论,而是关于爆炸以后的宇宙的理论。它不能说明为什么爆炸,爆炸以前发生了什么。暴胀理论有可能回答宇宙膨胀的动力是什么,还可能回答宇宙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50年后,“我们可能知道哈勃常数的大小,知道宇宙的形状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知道宇宙的膨胀是否发生过变化,但是,我们也许还是不知道宇宙真正的起源。”
[8]William Olaf Stapledon(1886—1950)是英国科幻小说家,他的许多幻想成为后来科学家的思想来源;这里引的《造星者》(Star Maker(1937))还启发Freeman Dyson提出了“戴森球”(Dyson sphere)的概念:一个人造的包围恒星的球壳,几乎能吸纳所有的辐射能量,人类生活在这样的球壳上才可能有足够的能源。
[9]这不是说我们要拒绝“好的科学假说”,而接受什么“坏的”。它的意思是,一个科学的假说应该具有能被否定的“素质”,否则它就不是好的科学假说(甚至是伪科学的)——这是著名的波普尔(K.Poper)的“证伪”观。
[10]行星轨道也许真的存在什么法则。人们在18世纪发现,如果用天文单位(日地距离)来计算,行星轨道大小之间存在这样的联系:αn=0.4+0.3×2 n-2,其中n为行星序号,不过水星序号为-∞。这就是有名的Titius-Bode法则。后来,在n=5的地方发现了小行星带;在n=8的地方发现了天王星;在约相当于n=9的地方发现了海王星。但是,冥王星却不在n=10的地方(已经有人认为它不是真正的行星)。太阳系的起源理论应该为这个法则找一个根据。
[11]1877年,斯基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1835—1910)在火星大冲时——也就是地球与火星处在太阳同一侧面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幸运的是,2003年8月27日是近6 000年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时间,被定为“世界火星日”。实际上,在整个2003年秋季,都能在南方的天空看到又大又亮的火星)——发现其表面有许多天然河道,意大利语是canali,被英国报纸错译为canal,成了大家知道的“运河”(或“沟渠”)。相信火星存在生命的名人之一,就是后面的篇章中提到的美国天文学家洛维尔(Percival Lowell)。
[12]Simon Singh,Fermat’s Last Theorem, The story of a riddle that confounded the world’s great minds for358years,Fourth Estate Lt.,London,1997.(中译本《费马大定理》,薛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很好讲述了怀尔斯和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怀尔斯的两篇论文发表在Annals of Mathematics142(1995):443—551,553—572。关于怀尔斯的证明,至今还能听到怀疑的声音。
[13]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克莱数学研究所悬赏了7个数学难题。下面根据克莱研究所网站提供的材料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问题:(1)我们都熟悉勾股定理,x2+y2=z2,关于它的整数解的问题在欧几里得时代就解决了。但是,类似的更复杂的方程却没有一般的解决办法(希尔伯特第10个问题)。伯奇/斯温纳顿-代尔猜想,假如方程的解是阿贝尔型的变量,则解的数量跟ζ函数在s=1附近的行为有关[所谓ζ函数即ζ(s)=1/2s+1/3s+1/4s+……s是复数]。假如ζ(1)=0,有理数解有无穷多;否则,解的数目是有限的。(2)20世纪的数学家发现,可以把简单的几何碎片粘结起来逼近某个给定的几何体,但有时粘结的碎片却没有几何意义。霍吉猜想说,对某些“好的”空间形式(投影代数空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未来50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