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罗伯特·哈里斯 作品集
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
英国小说家,皇家文学会会员,现居于英国西伯克郡,著有多部畅销小说,被翻译成37种语言。代表作包括《祖国》《庞贝》《影子写手》《军官与间谍》《秘密会议》《慕尼黑》,以及“西塞罗三部曲”(《最高权力》《权谋之业》《独裁者》)等。其中,《军官与间谍》为他赢得了包括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Walter Scott Prize for historical fiction)在内的四项大奖,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新作《我控诉》便改编自这部作品。
王林菁
先后求学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热爱文学和阅读,用经历探寻自我,用体验丰富人生。
Munich
by
ROBERT HARRIS
©Canal K Ltd 2017
This edition arranged with INTERCONTINENTAL LITERARY AGENCY LTD (ILA)
through BIG APPLE AGENCY,LABUAN,MALAYSIA.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2020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获誉
从头到尾都紧抓人心……《慕尼黑》精准地捕捉了那个时代的情绪:怀疑与恐惧、政治阴谋、纳粹机器的狂妄自大,以及人们因战争得以避免的错觉而产生的欢欣鼓舞之情。十分精彩。
——西蒙·汉弗莱斯,《星期日邮报》
哈里斯的智慧、判断力和对细节的洞察力无人能及……他的研究是如此无懈可击,以至于就算删除所有的间谍小说要素,《慕尼黑》也可作为一本历史读物出版。哈里斯对英国最受非议的首相的处理是如此有力,如此具有说服力,是我在虚构作品中读过的对政治人物最触动人心的刻画。
——多米尼克·桑德布鲁克,《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部充满智慧的惊悚小说……在历史细节上一丝不苟。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推荐语
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危险的地步:在读它的时候,就算房子着火了,我可能也注意不到……
——杰克·凯里吉,《星期日快报》
哈里斯在每一个转折点都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真实感人地展现了张伯伦如何基于正确的理由做了错误的事……
——《每日快报》年度图书推荐语
一个关于个人关系和政治戏剧的精彩故事……非常非常值得一读。
——文斯·凯布尔,《旁观者》周刊年度图书推荐语
献给玛蒂尔达
我们必须谨记,所有的过去,都是曾经的将来。
——历史学家F. W.梅特兰(1850~1906年)
我们本应在1938年开战……1938年9月本该是最佳时机。
——希特勒,1944年2月
主要人物介绍
英国方面
休·莱格特(Hugh Legat):本书主角之一,哈特曼的同学,两人均毕业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曾任职于英国外交部,后调任至唐宁街10号,是张伯伦的私人秘书之一。
奥斯蒙德·克莱弗利(Osmund Cleverly):张伯伦的首席私人秘书,莱格特的上司,又被大家称为奥斯卡。
塞西尔·赛耶斯(Cecil Syers):张伯伦的私人秘书之一,莱格特的同事。
霍勒斯·威尔逊(Hollace Wilson):张伯伦的特别顾问。
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英国外交大臣。
亚历山大·卡多根(Alexander Cadogan):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
亚历克·邓格拉斯(Alec Dunglass):张伯伦的议会私人秘书。
威廉·马尔金(William Malkin):英国外交部高级法律顾问。
威廉·斯特朗(William Strang):英国外交部中央司司长。
弗兰克·艾希顿-格瓦金(Frank Ashton-Gwatkin):英国外交部经济参事。
内维尔·汉德逊(Nevile Henderson):英国驻德大使。
伊冯·柯克帕特里克(Ivone Kirkpatrick):英国驻德大使馆一等秘书。
德国方面
保罗·冯·哈特曼(Paul von Hartman):本书主角之一,莱格特的牛津同学,德国外交部翻译,反希特勒团体成员。
埃里希·柯尔特(Erich Kordt):德国外交部文员,反希特勒团体成员。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德国外交部部长。
恩斯特·冯·魏茨泽克(Ernst von Weizsacker):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
绍尔大队长(SS-Sturmbannführer Sauer):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里宾特洛甫的亲信。
保罗·施密特(Paul Schmidt):德国外交部首席翻译。
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党卫队全国领袖。
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
其他国家
阿列克西·莱热(Alexis Léger):法国外交部秘书长。
安德烈·弗朗索瓦-庞赛(André François-Poncet):法国驻德大使。
加莱阿佐·齐亚诺(Galeazzo Ciano):意大利外交部部长,墨索里尼的女婿。
贝尔纳·阿托利科(Bernardo Attolico):意大利驻德大使。
休伯特·马萨里克(Hubert Masarík):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首席顾问。
沃伊捷赫·马斯特尼(Vojtek Mastny):捷克斯洛伐克驻德公使。
目录
第一天1
2
3
4
5
6
第二天1
2
3
4
5
第三天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四天1
2
3
4
致谢
第一天
1
1938年9月27日,星期二下午1点之前,外交部的休·莱格特先生坐在伦敦丽兹饭店的落地窗旁,点了一瓶昂贵的1921年唐培里侬香槟,把《泰晤士报》翻到第17版,然后开始第三遍阅读阿道夫·希特勒前一晚在柏林体育宫发表的演讲。
希特勒先生的演讲
——
给布拉格的最后通牒
——
要和平还是战争?
莱格特的眼神不时穿过餐厅扫向入口。也许这是他的想象,但客人们甚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慕尼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