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战国策
缪文远 缪伟 罗永莲 译
中华书局
出版说明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文史名著,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如何?它的作者是谁?这是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我们确知《战国策》是从战国到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既不作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不会是某一个人的作品。
战国时代,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之间,斗争尖锐而频繁,于是有人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的研究,讲究如何揣摩人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盟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古代把这些人称为纵横家。纵横家对游说之术非常重视,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他们不断地收集材料,储以备用,有的亲自拟作,以资练习,《战国策》中的许多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当代学者中,有人主张秦、汉之际的辩士蒯通是《战国策》的作者,也有人认为西汉前期的政治家主父偃、文学家邹阳也是作者。可能他们都是编集者之一,而大量的篇章是无法确定作者的。
纵横家们所写的权变故事和游说之辞,大体可分作两类。一类属于早期作品,写作时间距所涉及事件发生的时代不远,虽然文采较逊,但内容大致符合历史事实,《战国策》中的许多中短篇说辞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晚出的摹拟之作,写作时间距所拟托的时代已远,拟作者对史实已感到茫然,其中许多都是托喻之言、虚构之事,目的只是在于练习雄辩,不能当做史实看待。
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图书馆中许多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体例不一,文字也错乱难读,有《国策》(这是刘向所见的写本之一,不是今本《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几种不同的名称。刘向认为这些都是战国时游士向任用他们的国家提出的策谋,应称为《战国策》。他按照国别,略以时间编次,定为三十三篇。可知《战国策》的书名是刘向整理后所加的。“策”是策谋的意思,也有人理解为“书策”(写字用的竹简)的“策”,和刘向命名的原意不合,也脱离了本书的实际内容,不如仍依刘向原说为是。
《战国策》成书后,东汉学者高诱曾为它作注,和原书一起流行,但在流传中逐渐有所散佚,到北宋时原书已缺了十一篇,由著名文学家曾巩细心访求,才重新补足了三十三篇(卷)之数。南宋时,姚宏搜罗了十几种本子,在曾巩本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并加续注,流传至今,号称善本。此本通称为“姚本”。和姚宏同时,鲍彪也注释此书,各国按王的顺序分章,暗寓为《战国策》重新编年之意。他的工作有不少缺憾,元代吴师道又为他作补正,和鲍注一起流传。此本通称为“鲍本”,其实包含吴师道的校注在内。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通行的《战国策》本子,属于“姚本”系统,它的构成情况是:东周策一卷,西周策一卷,秦策五卷,齐策六卷,楚策四卷,赵策四卷,魏策四卷,韩策三卷,燕策三卷,宋、卫策一卷,中山策一卷。共十二个国别,三十三卷。《战国策》在流传过程中,经过许多次传抄和翻刻,产生了不少文字错讹,影响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历代有若干研究者对此书的文字进行校订和注释,有的是专书,有的是零篇短札,都可供我们参考。
《战国策》的价值,可从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来看。
战国时期,波翻云诡,策士纵横,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错综复杂,令人目迷五色。但我们在研习这段历史时,却感到材料异常缺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时各国对文献的销毁,更为严重的是秦始皇焚书,六国的史籍是焚烧的重点,竹帛烟消,典籍散亡,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战国二百数十年间的历史,倚赖《战国策》保存了一个梗概,这是极其难得的。我们今天去古已远,尤其应该珍视。
在文学方面,《战国策》也是千古传诵的名著,历代许多知名的文学家都受其影响,从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
书中创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各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如书中写苏秦、张仪游说各国,谈锋犀利,舌吐风雷,一席谈话,便使得国君俯首,倾心听从。如写鲁仲连义不帝秦,指斥向强秦低头的辛垣衍,英气逼人,千古如见。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从身边的琐事悟入,小中见大,由近及远,诱导齐王虚心听取臣民的意见。此外,如写商鞅、范雎、田单、乐毅的政治、军事活动,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锐意革新,都虎虎有生气,令人难忘。写反面人物,如谗臣王错、奸妃郑袖、暴君宋康王、昏君魏惠王等,则揭露他们的阴险愚昧、两面三刀,使魑魅无处遁形。此书可算得上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光辉开端。
在语言方面,《战国策》的文风别具一格,铺张扬厉,雄浑恣肆,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行文则波澜起伏,笔势纵放,绝无平铺直叙之笔。涵泳其中,可使我们执笔为文,富于曲折变化,不致板滞不灵。《战国策》中还运用了许多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等,都一直活跃在人们的口头和笔下,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以对开的方式排版。原文底本采用清代黄丕烈《士礼居丛书》覆宋本,其中错讹之处,根据鲍彪本、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及其他有关资料径予订正。各章前的编码系据姚本,有姚本为一章而鲍本分为二章的,则用上、下分别标明。“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力求做到信、达、雅兼顾,以帮助读者顺利通读这部国学经典名著,从一个侧面了解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5年6月
目录
出版说明
卷一 东周策
一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二 秦攻宜阳
三上 东周与西周战
三下 东周与西周争
四 东周欲为稻
五上 昭鱼在阳翟
五下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六 楚攻雍氏
七 周最谓吕礼
八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九 温人之周
一〇上 或为周最谓金投曰
一〇下 周最谓金投曰
一一上 右行秦谓大梁造曰
一一中 谓薛公曰
一一下 齐听祝弗
一二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曰
一三 谓周最曰
一四上 为周最谓魏王曰
一四下 谓周最曰
一五 赵取周之祭地
一六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一七 周共太子死
一八 三国隘秦
一九 昌他亡西周之东周
二〇 昭翦与东周恶
二一 严氏为贼
卷二 西周策
二二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二三 秦败魏将犀武军于伊阙
二四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二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战国策--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