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五大公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孔子死了
孔子的自我分裂
儒家分裂的标志性事件
第二章 遗世独立墨巨侠
引 子
墨子的四记杀招
非攻的底牌:以暴制暴
以人民的利益为准绳
爱是一种手段
尚贤:平民政治的实践之路
天下大同:墨子的理想国
被天下人抛弃的墨子
专制从何而来
第三章 杨墨之言盈天下
引 子
墨家生存之道
墨家十大主张,谁是头条
名与利不可得兼
苏秦张仪是女人
第四章 风流孟夫子
引 子
君究竟有多轻
仁政:孟子的不二法门
“仁”者无敌
性善论的软肋
从“民本”到“民主”
中庸还是乡愿:论孟子的说话艺术
第五章 逍遥庄周
引 子
六道之外议庄子
世界是用来调戏的(上)
世界是用来调戏的(下)
滑稽的“自卫术”
唯逍遥与调侃不可缺
美好社会不需要是非
隐士与权力同行
第六章 荀卿救世
引 子
救世实践派
性恶和能群:人类的劣势与优势
为大众寻找道德楷模
不平等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尊王:善恶间的灰色地带
儒生有何用
严师出叛徒
第七章 终结者韩非
引 子
韩非的理论土壤
人性是坏透了的
权势高于一切
儒法不两立
法无许可即禁止
术——玩阴的
怎样治理老百姓
汤武关键词:革命还是暴力
附录
中国早就有:从酒和盐说起
儒道墨法关系试梳理
备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战国五大公知 / 刘勃著. -- 北京 :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10
ISBN 978-7-5115-2168-2
Ⅰ. ①战… Ⅱ. ①刘… Ⅲ. ①先秦哲学-研究②哲学家-人物研究-中国-战国时代Ⅳ.①B22②K82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39476号
书       名   战国五大公知
作       者   刘    勃
出    版   人    董    伟
责任编辑   林    薇
特约编辑   龚    珏    马伯贤
封面设计   读客图书  
出版发行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北京金台西路2号
邮政编码   100733
发行热线   (010)65369527 65369512 65369509 65369510
邮购热线   (010)65369530
编辑热线   (010)65369526
网       址   www.peopledailypress.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正合鼎业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开       本   680mm  x  990mm  1/16
字       数   250千
印       张   17.75
印       次   2014年1月第1版    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15-2168-2
定       价   32.00元
如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请致电010-85866447(免费更换,邮寄到付)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言
这本书谈战国五子,按照活动年代的顺序排列是: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正如许多西方学者所说,中华帝国是孔夫子和秦始皇缔造的。而上述五位活动的年代,恰好是孔子去世之后,始皇帝统一之前。他们是大变革时代的革命党与保守派,是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先锋与公知。
而所谓“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在这个词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火爆并充满贬义之前,它和“知识分子”几乎是同义词。摘抄余英时先生的解释: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余先生又说:“熟悉中国文化史的人不难看出,西方学人所刻画的‘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竟和中国的‘士’极为相似。”
确实,以专业知识而论,谁要是夸说诸子今天还如何了得,只能推断为别有用心。但不可否认,那时的许多问题,还是今天的问题。
以韩非子为例。
先秦,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最有名的七子里面,按年代排,韩非是殿军。韩非看前面六位都不太顺眼;相应的,在怎么跟领导人谈心的问题上,韩非一副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小媳妇相,在那六位那里,大概也很难引起共鸣。
而这六位亦是各有各的个性。
《老子》这书,自说自话。一个老爷子面无表情地在念叨,语音语调从头到尾没有抑扬顿挫,爱听不听,不听拉倒。
孔子是低调的,主张跟领导说话要客气,但原则问题不让步。他认为国家领导人听不进不同意见就该亡国,跟你说不通我就自己辞职走人。并且,看《论语》的记录,孔子评价起国君或官员们来,态度常常也并不像他主张的那样谦恭。
墨子很自恋,觉得就他最牛。即使全世界都在反驳他,在他看来也不过是集中天下的鸡蛋砸石头。《墨子》书里记录他和别人的辩论,都透着这股子气势,和国君说话,也不例外。
孟子也嚣张。“道高于君”是他的基本立场,“说大人,则藐之,毋视其巍巍然也”是他的基本态度,“帝王师”是他的基本定位。所以人家问他,咱们大王对您很客气,您对他就不能尊敬点吗?他的回答竟是:“我经常把尧舜之道讲给他听,不就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吗?”
庄子更不必说。庄子稀罕跟国家领导人说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领导不爱听,他当回事吗?
韩非的老师荀子,讲究“尊王”,倒也是特别强调要突出领导权威的。但他一张嘴仍然会说,你们这些国君拿齐桓公、晋文公当奋斗目标 ............

书籍插图:
书籍《战国五大公知》 - 插图1
书籍《战国五大公知》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战国五大公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