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译序
序曲
Ⅰ 诗人与爱人
Ⅱ 阿煞星的天堂
Ⅲ 千禧年之末
Ⅳ 海上诗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撒马尔罕/(法)阿敏·马卢夫著;黄思恩,林子涵,彭广恺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5
ISBN 978-7-5139-1480-2
Ⅰ. ①撒… Ⅱ. ①阿… ②黄… ③林… ④彭… Ⅲ. ①长篇历史小说-法国-现代 Ⅳ. ①I565.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71642号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Title: Samarcande
Author: Amin MAALOUF
© 1988 by Editions Jean-Claude Lattès.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arranged through Dakai Agency Limited
版权登记号:01-2017-4091
撒马尔罕
SA MA ER HAN
出 版 人
许久文
著 者
(法)阿敏·马卢夫
特约策划编辑
黄黉 北京红点智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王颂
封面设计
隋军
出版发行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
(010)59417747 59419778
社 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0号望海楼E座7层
邮 编
100142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7年7月第1版2017年7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889 mm×1087 mm 1/16
印 张
20.5
字 数
300千字
书 号
ISBN 978-7-5139-1480-2
定 价
68.00元
注: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社联系。
现在,你看,那撒马尔罕,她不在大地之后吗?她的荣耀不是凌驾于所有城池吗?她的手不是握有他们的命运吗?
埃德加·爱伦·坡(公元1809年-1849年)
译序
中亚,这块位于亚洲内陆的广袤大地,自古即为草原民族活动的舞台,也许因为草原民族四处游走的习性,其文化大多为口传,很少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由此相较于其东方的中国、西南方的伊朗,中亚历史的追溯之路显得特别艰辛。不仅如此,刚刚接触中亚史的读者,还易迷失于有限而繁杂的史籍资料中,除了先得对照古今地图辨识边界地域,还需厘清当时并存的阿拉伯、波斯和突厥人势力的消长。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十一到十二世纪的中亚和波斯,当时伊斯兰世界已进入第二个世袭哈里发朝——阿拔斯时代(公元750年-1258年),但哈里发的势力已名存实亡,只不过是必须得到各地强权承认和保护才能生存的名义共主。当时东方穆斯林世界的真正统治者为正值鼎盛时期的大塞尔柱帝国(公元1037年-1194年),其领土东起阿富汗的喀布尔,西至小亚细亚,横跨大半个穆斯林世界;还有统治阿姆河以北中地区
[1]
的哈喇汗王朝(公元840年-1212年)。这两个相互抗衡的强权皆为突厥人所建,说明突厥人取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成为中亚新霸主。政治上,波斯人对必须听命于文明程度不如他们、且不重视文化发展的突厥统治者感到痛苦;宗教上,新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统治者与伊斯兰宗教人士和各派间的关系、伊斯兰各教派间的正统之争和彼此倾轧(包括掌握主流优势的逊尼派人士对什叶派的挞伐与迫害,以及什叶派“异端”伊斯玛仪派藉由阿煞星所进行的反扑),更使当时的宗教冲突越演越烈。
本书的后两部分则将时空拉回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伊朗,彼时的伊朗为卡札尔王朝(公元1794年-1925年)中后期。政治上,王权在维新改革和英、俄强权的欺凌间摇摆,民主立宪人士与保守宗教势力相互对峙;宗教上,伊朗已成为以什叶派伊斯兰教立国的国度,其政教合一的主流势力对新兴宗教(如巴孛教或巴哈伊教)强加迫害。
本书作者阿敏·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连历史和铺陈故事的能力,他以波斯天文学家、数学家、医生、哲学家及文学家——奥马尔·卡亚姆(公元1048年-1131年)的《鲁拜集》为线索,成功地将十一、十二世纪和十九、二十世纪这两个相距遥远的时代编织在一起,并呈现出各自的繁盛和喧嚣。透过本书,读者可以通过一种观剧的方式,对于中亚和伊朗在这两个历史时期的纷乱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而如果愿意对照前后,想必读者也将不难发现,伊朗——或中亚地区,无论是在中世纪还是现代,始终都摆脱不了宗教迫害与政治纷争的厄运,从而为之感叹不已。
本书的书名——“撒马尔罕”,位于今日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为乌国的第二大城市。也许读者会对这个书名产生疑问,因为书中的故事多半发生在伊朗,真正发生在撒城的倒很少。译者在此想强调的是,目前世界地图上的国家,大部分是十九世纪末以后才出现的;中世纪的中亚和中东世界,则分属于几个幅员辽阔的王朝或帝国管辖,因此仍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完整国度,而河中地区更是自古即为伊朗文化圈的一部分;由此来看,从撒马尔罕到伊斯法罕,基本上是同一个文化地域;如此以“撒马尔罕”作为这本中亚历史小说之名,也是恰如其题了。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尽力为一些历史名词以及伊斯兰教、波斯或中亚的相关背景知识作译注。而原文书中以斜体字标示出来的波斯语或阿拉伯语词汇,译者也皆尽量在译文中保留音译,再以译注的方式解释该词的意思,附上中英法文的索引以利读者查考。特别要说明的是:卡亚姆的《鲁拜集》怕有几十种中文翻译本,在手法上,有的侧重文字直译,有的则更讲求意境体会,在翻译取材上,有的从波斯文本直译,更多的则是从十九世纪英国费兹杰罗德的英译本翻译。本书所引用的卡亚姆的“鲁拜”诗,一方面尊重作者阿敏·马卢夫的法文翻译,另一方面则部分参考了张鸿年先生从波斯语翻译过来的《鲁拜集》(湖南长沙:湖南文艺,2001)。
最后,特别感谢译者之外子在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翻译上提供的大力协助。
黄思恩
[1]
河中地区是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两流域之间的地区,包括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自古即为欧亚陆路主商道和丝绸之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撒马尔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