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散文精选集(共2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
我喜欢通透的人生
|叶广芩|
1948年出生于北京,满族叶赫那拉氏。
国家一级作家、编剧。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实力派女作家,老舍之后“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
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奖项,多篇文章被选入各地初、高中语文试卷作为现代文阅读试题。
代表作:小说《采桑子》《状元媒》《青木川》《豆汁记》《黄连厚朴》《本是同根生》等,长篇纪实文学《没有日记的罗敷河》,散文集《颐和园的寂寞》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叶广芩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9
ISBN 978-7-210-11473-4
Ⅰ.①我… Ⅱ.①叶…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58998号
我爱这热闹的生活
叶广芩/著
责任编辑/冯雪松
出版发行/江西人民出版社
印刷/唐山富达印务有限公司
版次/2019年9月第1版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
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8
字数/155千字
ISBN 978-7-210-11473-4
赣版权登字-01-2019-324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如有质量问题,请寄回印厂调换。联系电话:13833676809
目录
第一章 热闹生活绘卷
琢玉记
寻找结婚证,找出一部卖座电影
主妇杂记
不可小知,而可大受
第二章 有趣的日子
“联合国”的家长里短儿——一串提不起来的琐碎
平淡豆汁
猫的悲喜剧
学唱
棋趣
云想衣裳
我当奥运火炬手
与王子同窗
第三章 抱以聊慰的情绪
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
请拉住我的手
清淡如水的朋友——殷慧芬
失意的倾诉
返回总目录
第一章
热闹生活绘卷
所有美好都藏于时间的缝隙里,让生活变成了有光照进来的地方。
琢玉记
一 水下房上
这本小书说的是“琢玉”的事情,这个琢玉并非指工艺品玉件的雕琢过程,是指怎么“修理”我的女儿顾大玉,因为大玉也是玉。我知道,“修理”这个词用得不妥,但我一时实在找不出可以替代的其他词汇,毕竟作家也有词穷的时候。谈家事,往往舌头发短,容易偏颇,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当局者迷。希望读者能理解,能原谅。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和我的读者像老朋友一样,泡一壶茶,细细地品着、聊着、说着让彼此愉快又伤心的家长里短,说着家庭中的种种喜悦与困惑。必要时再抹上几把眼泪……我想从您那儿得到安慰,得到批评,得到指点和帮助。
在说琢玉之前先说说我自己。
按大排行,我们家有七个儿子,七个女儿,我是女孩里的老六,是属于“垫窝”的那一类。儿时,过清明节,我和父亲去北京东直门外的坟地上坟,父亲指着地里的一座座坟说,这是老祖,磕头。这是爷爷,磕头。这是姨太太,磕头。这是你第一个母亲,磕头。这是你第二个母亲,磕头……后来父亲指着三个土坟说,这是你的大哥和两个姐姐,不用磕了,给他们添锹土吧。我就走过去给我那些从没见过面的哥哥姐姐们添土,他们都是父亲的亲生子女,大哥叶广厚和二姐叶广芝在1936年同时死于“闹嗓子”,其实就是白喉。那时候的大哥已经二十岁,是个青年了。另一个小坟是我上边一个姐姐叶广蕙的,她比我大三岁……叶家的孩子们早早就到这里来集中了,我不知道父亲看了这些坟会有什么感触,大概是很难过吧。我问父亲,我死了以后是不是也要变个小土堆挤在他们中间?父亲说,怎么可能,你是要埋在别人家的地里的。我说我坚决不到别人的地里去,我就要和他们挤。看坟的老刘就笑,父亲说这丫头又犯浑了。后来,京畿之地的这片祖坟被夷为平地,在此之上又盖起了高楼大厦,祖先的骨殖荡然无存,那些拥在一起的哥哥姐姐也不知去了哪里。只有父亲,在香山的墓地静静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以各种方式生活,看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当年,父亲和他的哥哥,我们的三大爷一起生活在北京东城一座很考究很幽深的四合院里。前面院子里有树,是丁香,后面园子里也有树,是枣树。前院的丁香开紫花,清香淡雅,就像我那些美丽的姐姐们;后院的枣树每年结些莫名其妙的没有甜味的枣,也生产一些浑身长毛的面目狰狞的“洋刺子”,碰到身上痛痒难忍。这些毛病,很像我的哥哥,像老七。
父亲在陶瓷研究所上班,研究陶瓷;三大爷在故宫当特邀顾问,也研究陶瓷。他们都是有学问、有品位的人,爱绘画,爱书法,爱京戏,爱美食,也爱我们这一堆闹哄哄的孩子。
我们家的孩子多,多了便不珍贵,从不娇惯,虽是世家,对孩子养得却糙,放羊一样地养。用我母亲的话说,一个也是养,一帮也是养,大的带小的反而省事。这大概也是满族人的习惯。叶赫那拉家族老辈是崇尚武功的,讲的是勇猛精进,志愿无倦。到了我父亲这儿,家里还有刀枪剑棍,他老人家还能舞双剑,拉硬弓。祖辈的精神自然是希望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不走样,不颓废,发扬光大,直至永远。满族是个在铁马金戈中发展起来的民族,自然也希望他的子弟要勇武强壮,经得起风吹雨打。所以,我们家的孩子自小都很皮实,都有着顽强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谁有头疼脑热,多是凭自己的体力硬扛,很少请大夫。病了,特殊的照顾不过是冲一碗藕粉,病人喝下了藕粉也就知道自己的病该好了,再没有躺下去的必要。我们的母亲认为,越是贫贱,越能结实长寿。所以我们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都穿过用老年仆人旧衣裤改制的儿衣。
我小的时候很各色[1],淘而拗,常常没完没了地哭。早晨起来,百无聊赖,没有事干,看什么都有点儿不顺眼,干什么呀,哭着玩吧,就哭。有时一哭几个钟头,把家里哭得天翻地覆,全家人纷纷出走,四处逃窜,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望着空荡荡的、寂静无比的院落,我在机械号啕的同时,往往怎么也想不起哭泣的初衷。这的确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这样就存在着一个下不来台的问题。
鉴于我常耍这套怪把戏,我就被逼着吃一种叫作“至宝锭”的丸药。主张吃药的是我的母亲,她老说我的内火大,不泻火就要生事,就要出毛病。这药苦而凉,不给别人吃,只给我吃。为此她天天早晨要像抓小鸡子一样地抓到我,给我吃药。对她来说,这是她每天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老盼着她能忘,但是她一天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叶广芩散文精选集(共2册) - (EPUB全文下载)